优化教学理念 激发学生兴趣
2019-10-06高金霞
高金霞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新颖有趣的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语文活动中,获得语文知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学习环境;主体;多媒体
兴趣是种动力与精神支撑,学生如果对某门功课充满兴趣,就会兴致勃勃地学习,学习效果会大幅提高。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优化教学理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和谐愉悦的氛围
和谐愉悦的氛围能使学生心情愉悦,充满兴趣地学习,积极探讨。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生的身心会得到放松,思维也会变得敏捷。创设和谐的氛围时,教师要转变教学角色,构建与学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以鼓励学生上进为主,因材施教,摒弃对学生的冷嘲热讽,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对同一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收到的效果不同,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也会显示出不同的学习效果。在新课改推行的今天,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基础及接受能力,作出不同的激励性评价。
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教学的优势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寓于思想教育,是语文课的一个特点。所以,语文学科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而且,由于语文课程资源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很是深广。因此,更应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中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以声、形、色等表现形式刺激感官,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帮助学生更真实、生动、形象地理解教材,提高语文的素质。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多媒体教学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引起他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求感。媒体是载有信息的物体,改变了以往只能面对教师和黑板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电教媒体发挥着特有的“鲜明色彩”“生动形象”“声响同步”等优势,更容易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综合刺激人脑,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往课堂死气沉沉的气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评判教学的优劣,重要标准之一是教学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太多,总是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例如,古文阅读,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剥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习过程仅仅是机械的模仿过程,毫无创新意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喜新好奇、情绪易变、趣味多样。针对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法,要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的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唤起求知的欲望,强化学习动机。
下放评定权给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最高的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这是漠视学生主体性的表现。教师应注意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自评和互评的权力交给学生,使他们的身心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比如,作文教学可以采取学生互评的方法,这样更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此外,学生也可以平等地参与评教,教学相长,学生的主体意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五、倡导合作学习
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初步养成,心理发展也在逐渐成熟。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分析能力、辩证思維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明显增强;他们具有强而敏感的自尊心、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愿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更强。因而小组合作学习,更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例如,学习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时,我运用了小组创意式拓展学习的方式。首先,布置任务“四人合作,每人先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片断,进行组内交流;其次,每组再推选一位代表上台交流,形式自选”,结果很多组形式多样:有的一人唱,一人朗读,一人阐述选取该片断的理由;有的四人充满感情地齐声朗读;有一组一人朗读时,一人快速画雨中景,一人点评;最后,学生自由点评各组的表现,本来很难学的一篇文章,他们却很感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教师要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偶伟国.精研细究,成就教学精彩[J].江苏教育,2017(91)
[2]苏枫娟.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