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域下陆丰甲子英歌舞的保护与传承

2019-10-06许笑非

戏剧之家 2019年25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发展

许笑非

【摘 要】陆丰甲子英歌舞是岭南民俗舞蹈的形式之一,2007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被列入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護名录。 本文从保护“非遗”舞蹈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甲子英歌舞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如何实现甲子英歌舞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甲子英歌舞;“非遗”;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5-0119-02

甲子镇是广东九大渔港之一,同时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镇。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恪守传统,尊重祖先,敬畏神灵,从而保存了生存环境的完整性,也使古老的英歌舞得以世代相传。英歌舞是岭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民俗舞蹈之一, 广泛流传于广东汕尾、潮阳、普宁、潮安等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甲子英歌是英歌舞的一个代表性流派,清光绪年间从福建传入广东潮汕,并在汕尾市陆丰甲子镇落地生根,演绎着梁山泊一众好汉英勇就义的传奇故事,并传承至今。甲子英歌舞被认为是驱邪扬正、吉祥安康的象征,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舞蹈,素有我国民族传统舞蹈活化石之称。

一、甲子英歌舞的艺术形态

(一)甲子英歌舞的艺术特色

甲子英歌舞的脸谱既与戏曲脸谱有共同点,又独具群像花脸特色。 每一张脸谱都是对梁山泊英雄人物个性形象、性格特征的模拟勾勒,脸谱的画法因画谱师的绘画手法而各不相同,有的简而精,有的花而雅。总体采用点线面的表现方法,用古典对称式的图案或半图案交错综合形式,形象的表现了水浒梁山各个英雄脸谱。

英歌槌是甲子英歌的一大特色,它是由一副直径三厘米,长度五十四厘米的石木制成,后期打磨加工成中间稍粗两头稍细的形状,配以红色和绿色作为甲子英歌槌的标志性色彩。英歌槌有节奏的碰击敲打作为基本动作。

甲子英歌舞在服饰上也显示出独特之处。表演者均穿着武侠服饰,脚穿系有铃铛的草履鞋,舞动行进时会发出有节奏的铃响,此外,在裤子的绑腿部分采用左右不同色系的绑腿和绳结,更加彰显了水浒人物个性化。列队共二十七人,由画上脸谱的二十五位“武畔”和两位“花鼓公”组成;前部共四十一人,由画上小生面谱的十二位“文畔”和两位“花鼓婆”组成;队伍末尾加上小戏等节目。

(二)甲子英歌舞的表演形式

传统英歌队每次外出表演前,都必须在伫立在甲子中心城区的元帝祖庙前巡游一次,以壮行色。甲子英歌舞在过去是群众在小镇中心的元帝祖庙祭拜元天上帝时的一项民俗活动,因此又有元帝祖庙是英歌舞的源头的说法。传统甲子英歌舞的表演形式是由手舞长蛇的时迁当先开道,李逵则率领整支队伍随后前行,队尾两位花鼓婆也就是两个小男孩所饰演的孙二娘和扈三娘站在花鼓公张青和王英肩上压阵。大鼓行锣铿锵有力,而表演队伍则根据鼓点的节奏,举槌敲击,齐声共舞,边舞边行。英歌舞在表演时,每个演员的腰间都得系上一块小木牌,上面要注明每个演员饰演的水泊英雄名号,行动起来十分雄壮,显得更为古老。

甲子英歌舞就动作而言颇具表演性,它糅合了武当派太极八卦拳的特征,举槌击打,肩、背、腰、脚各有分寸,分四大招式。削槌,动作威武飘逸,尽显梁山英雄的气冲霄汉;仆槌,姿态如藏龙卧虎,动中有静,暗含谦让和谐之意;掺槌,动作刚柔相济,起落轻重有致;穿龙,有如蛟龙过海,姿态豪迈奔放。

二、甲子英歌舞的传承与发展

甲子英歌舞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陆丰甲子英歌舞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传承民族经典,树立文化自信,促进区域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总的来说,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民间表演形式到舞台的升华,多元借鉴吸收姐妹艺术融合出新、发挥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作用。

(一)从民间表演形式到舞台的升华

传统甲子英歌舞是节庆活动中的重头戏,以巡游的表演形式在宽阔的场地进行表演,步伐整齐,气势雄伟。但也不难看出,这种演出形式队形比较单一,且只适合在街头巷尾巡游,并不适合在舞台上表演。由此一来便限了甲子英歌舞的传播与发展,若要登上专业的舞台必须要经过一个舞蹈创作的过程,加强其审美规范。

由于每个创作者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文化素养以及接受的不同的舞蹈教育等等,因此就有对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使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和表现手段,创造出不同的舞蹈形象。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炳光先生为代表将传统甲子英歌舞进行改良后,变阵后的甲子英歌舞在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粉墨登场。变阵后依然是时迁一马当先,将整支英歌队带上舞台,但甲子英歌舞的传统队形发生了变化,60多人的队伍演化为6个方阵,而每个方阵之间均可穿梭对换,变化无穷。锣鼓震天,轰轰烈烈,舞姿奔放,翻江倒海,60多人的阵容却呈现出千军万马的磅礴气势。

舞蹈创作是一种审美的创造活动,必须遵循舞蹈艺术发展的规律,才有可能使创作出来的作品获得艺术生命力,使它成为在社会中发挥一定影响和效益,给观众以审美感染的精神存在物②。因此将甲子英歌舞从民间原始的表演形式转变为可舞性更强的舞蹈作品呈现于舞台,需要创作者进行有深度的民间采风学习,对民间表演形式中所蕴含的精神气质有准确地把握后,将其传统套路进行提炼加工美化,从民间过渡到舞台,从而使甲子英歌舞的精神内涵与地域色彩得到升华。

(二)多元借鉴吸收姐妹艺术融合出新

甲子英歌的脸谱是水浒梁山英雄特征来具体描绘出各人的形象。它已有几百年历史,它既有戏曲脸谱的精华,又有自己的特色。由于长期的流传、吸收、演变、发展,最后才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脸谱。传统的甲子英歌脸谱有三种画法,分别是蜡画、水画和油画。不论哪种画法都普遍遇到一个问题:英歌舞由于动作幅度大,运动量强,表演时间长,汗水对脸谱色彩效果影响很大,难以保存。而川剧脸谱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三种方法,分别是抹脸、吹脸、扯脸。

变脸是川剧中的一大绝活。所谓变脸, 故名思义就是剧中人物的脸谱变化。变脸是演员在舞台上用来丰富剧情,刻画人物性格、 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丰富表现力的一种表演手法。 通过这些表演手法, 把不可见、不可感, 抽象的东西变成可视、 可感的具体东西。从表演范畴讲, 它是一种可视性强、 趣味性浓、 神奇刺激、 令人惊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起着烘托剧情气氛的作用, 是一种放大了的夸张艺术。③

甲子英歌舞作为一门民间舞蹈艺术,不论从起源还是从服饰着装上都与戏曲、武术等其他艺术门类有着广泛联系,通过分析甲子英歌舞脸谱的发展史及风格特色,研究借鉴戏曲等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与姐妹艺术元素多元化的碰撞融合,。以文化和艺术积累为创作源泉,进行重新思考和创作。

(三)发挥地方高校对“非遗”舞蹈的传承保护作用

“非遗”舞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舞蹈文化进入校园对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提升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陆丰甲子英歌舞2007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被列入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已将“非遗“舞蹈的保护工作已经列为教学内容和工作重点,甲子英歌舞发源于岭南地区,广东地区的高校更应该利用地域优势将”非遗”舞蹈作为传统舞蹈教学的宝贵资源,积极有效地传承发扬“非遗”舞蹈文化。例如,华南师范大学开展的“非遗”舞蹈进校园舞蹈教学课例展示暨论坛活动在众高等院校中就到了模范作用,始终将传承精神带入教学与对岭南舞蹈文化的探索之中,共同追求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如果各地高等院校能积极展开对“非遗”舞蹈的保护传承工作,将尊重和保护“非遗”舞蹈文化的观念意识渗透于学生的思想中,那么“非遗”保护工作便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注释:

①②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206-206.

③彭登怀.相随心变──我与川剧变脸[J].四川戏剧,1999(03):20-22.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