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高热症状疫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措施

2019-09-28王艳茹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肉牛防治措施诊断

王艳茹

摘 要 肉牛高热症状疫病是现代牛养殖场中发生率较高的主要传染病。该类疫病除了具备高度的传染性、流行性外,还具有牛体高热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同时还会造成部分牛的呼吸道炎症,严重时可致死,故该疫病严重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由此本文就针对肉牛高热症状疫病的表现症状、疫病类型等展开详细分析,而后又以此展开了对该疫病诊断、防治等环节的论述。

关键词 肉牛;高热症状;疫病病因;诊断;防治措施

由于养殖场中的牛往往采用集中圈养的养殖模式,故部分牛常会因缺乏针对性的养殖措施而导致牛体免疫力下降,继而易患得各类病症。而高热症状疫病就是现代肉牛养殖场中的常见疫病之一,鉴于该疫病常会对养殖场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故相关养殖人员就应通过全面化、日常化的牛群健康检测和牛体体温检测工作,再加以一定的疫病防治措施,从而保证养殖场的稳定运行与发展。

1 肉牛高热症状疫病

1.1 表现症状

肉牛高热症状疫病主要是指导致牛出现体温过高或是身体过热症状的疫病,故此类疫病的检查中常会根据牛的体温变化情况作为判断依据。一般来说,牛高热疫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存在较强的传染性,往往一头牛的高热疫病可传染给养殖场内的全部牛。由此养殖人员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牛群进行细致观察、分析、诊断,进而对病牛进行及早鉴别与处理,最大化的降低疫病传染。通常高热病的基本症状为身体突发高热,若用温度计对其体温测量,则体温通常为40℃以上,并且牛体高温会持续数天,同时部分病牛的呼吸道还会出现严重的发炎症状[1]。而高热症状常还会伴有一定的并发症,如牛的食欲衰减、精神萎靡等,都可能是高热症导致。此外,经由上述并发症的影响,病牛还会出现如体力不支、牛体瘦弱、运动失调等情况。

1.2 疫病类型

现阶段发现可导致牛高热症状的疫病类型较多,诸如牛流行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等都会导致牛体温度不同程度地升高。比如牛病毒性腹泻就是常见的热高热症状疫病,患上该病的牛体常会出现体温突然升高的情况,并会一直保持40℃以上的温度无法降低,这一发热情况通常会持续一周左右,并伴有食欲降低的并发症。同时牛病毒性腹泻在导致牛出现发热、腹泻等不良情况的同时,还存在较高的牛体致死率和较高的胎儿致死率。由此,为了保证养殖场的稳定运行,就需要养殖人员能够根据牛体症状的不同,继而分辨出导致牛高热症状的具体疫病。

2 病因分析

通常来说,肉牛高热症状疫病的主要病因均是来源于细菌、病毒的感染,并且基于细菌、病毒的感染,与环境有一定影响,进而导致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入侵牛体,从而导致肉牛患有高热症状的疫病。同时,部分饲养管理工作的不科学、不规范等情况,也可能导致牛体免疫能力的减弱。再加上牛类即便接种疫苗,其体内的抗体也仍处于较弱水平,故牛体往往要面对诸如牛伪狂犬、牛流感、牛链球菌等各类疾病,这就导致出现高热症状的病牛甚至可能是由于多种病原、疫病所导致[2]。尤其在部分未给牛接种疫苗,或是所使用藥物剂量较低的养殖场中,牛更易患有各类疫病。

3 诊断方式

对肉牛高热症状的诊断通常较为简单,其主要诊断内容往往是牛体的体温变化与具体的体温数值。在对肉牛高热症状的检测中,通常会每天开展两次牛群体温测量工作。这两次体温测量一般会安排在上午8时到9时之间和下午4时到5时间。一般来说根据牛成长情况的不同,牛的正常体温也有所不同,如壮牛的正常体温在38℃左右,而犊牛的正常体温略高,在38℃到39.5℃间都属于正常水平。同时,若牛处于阳光下暴晒较久、经过大量运动、饮水后等情况时,立刻进行的体温检测其检测结果往往不具备科学性与实用性,通常应让牛先休息30min左右的时间,才能进行体温检测工作[3]。而且牛体体温常会随着昼夜变化而出现相应变化,故在对牛体测量温度时,通常要将体温计的温度甩到35℃以下,并要涂抹少量润滑油方可使用。此外,由于牛高热症状疫病常存在较强的传染性,往往只要有一头病牛没能及时隔离,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染给全部牛群,故在发现体温异常的病牛时,养殖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同时在测温时养殖人员一定要保证测温工作的全面性,由此才能保证全体牛群的健康。

4 防治措施

通常来说,针对导致肉牛高热症状的疫病类型不同,所采取的防治措施也存在差异。由此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养殖人员就应先对病牛病症的表现情况进行细致观察,而后再经由综合性的科学分析,以避免发生误诊、误治的问题。

4.1 牛病毒性腹泻

首先将存在高热症状的病牛进行隔离,而后再根据病牛的表现症状确定病牛的所得疫病类型。若确定是牛病毒性腹泻疫病,则需加强对病牛的护理来缓解疫病症状,而后再通过静脉点滴青霉素或链霉素进行治疗,并可采用收敛法和补液疗法来促进病牛的身体恢复。同时,对未患病牛群也要进行隔离以及抗病药物添加的形式进行预防,从而避免健康牛群感染相关细菌。

4.2 牛流行热

在确定病牛属于牛流行热疫病后,就应确保病牛的饲喂青草、干草品质和质量较好,并要减少精饲料的投放,从而减轻病牛进食过程对消化器官产生的负担。而后还应增加病牛养殖区域的垫草厚度,再加以经常促使病牛翻身,从而预防病牛出现褥疮的症状。而若已出现褥疮正常,则可投喂适量的抗生素以预防脓性细菌的感染。而在对牛流行热疫病进行治疗时,若牛出现高热、呼吸加速等情况,则可根据其症状强弱选择注射一定量的退热剂、镇静剂。而对该病的预防中,则采用抗病毒药物添加的形式将药物投放到牛群的饮食之中,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对牛流行热进行预防。

综上所述,只要采取全面、有效、科学的预防措施,往往就能有效保障牛养殖场的正常运行。而即便有肉牛患得该病,只要及时发现病牛并采取隔离措施,再经由针对性的治疗后,同样能够将肉牛高热症状疫病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由此可见,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牛养殖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相信在未来我国畜牧业也将有着更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阿古达木. 牛高热症状疫病的诊断和防治[J]. 乡村科技, 2017(16):68-69.

[2] 冉艾, 张斌, 岳华,等. 肉牛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8, 40(4):301-305.

[3] 芦嘉佳. 肉牛高热症状疫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措施[J]. 现代畜牧科技, 2017(3):122-122.

猜你喜欢

肉牛防治措施诊断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分析与解读
简介肉牛快速育肥技术
春季舍饲肉牛快速育肥要点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