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AI时代人工智能与艺术发展的关系
2019-09-28马晓璐
摘要:韦氏词典中对于艺术的解释是:有意识的运用技巧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生产能为他人所共同欣赏的审美物品、环境或体验。从这个解释中不难看出艺术的三个主要特性:技术性、创造性以及共赏性。当今,随着AI程序在艺术领域的各种运用与尝试,对于整个艺术领域的发展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随之而来的也引发了我们对一些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例如,艺术与人工智能科技的关系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是怎样的?以及更为核心的问题AI艺术是否有可能逐渐取代真的“人工”呢?本篇文章将围绕这两个主要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人工智能;艺术;艺术创作
近年来,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科技频频进入大众的视野,可以看出,人类文明已经为一个崭新的智能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人类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受到变换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条件的影响,实际上这也正是艺术自身以及艺术的传播途径革新变化的巨大推动力。以艺术设计领域为例,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已经拥有超强的图像和形象制作能力,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学习-储存-分析的过程,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在模仿性的制图上优势显著,在思维原创性的制图上其优势也渐渐凸显。由此我们不禁会思考一个老生常谈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人类的角色是否也会被取代?尤其是在人类艺术领域,由于其技术性、创造性以及共享性的特征,决定了艺术作品与其创作者的深刻联结,我们又应如何处理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呢?
一、艺术创作者
首先从艺术创作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应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艺术创作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绝不是以获得“答案”为目的的,反而艺术的创造性特征往往需要更多的艺术家思维的灵光乍现,换而言之就是思维的不确定性。人创造的瓶颈是自身的经验、逻辑和方法,人工智能的妙用在于能帮助我们超越自身的经验、逻辑或方法的桎梏,使个体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释放。依托这个理念,我们在处理人工智能与艺术的关系时便可将“零和游戏”的你死我活,转变为“正和游戏”的和谐共生,不再是简单的取代关系而成为共生关系。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也势必为艺术设计开拓新的价值,除了传统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外,还有此前涉及甚少的伦理价值。与此同时也让艺术与科学、教育等相关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进入学科融合的新阶段。
二、AI艺术
从当前的许多AI艺术的实践来看,大都还只是停留于对于人类创作的模仿阶段,且在可以预见的时间轴内距离真正的AI独立创作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例如:艺术设计或智能绘画只能是对于现有作品的模仿或重新整合;智能音乐编配也是对现有作品的模仿,特别是就音乐领域而言,作品的创作与作品最终呈现中间无法离开演奏者的二度创作,这其中的技术、情感以及表达方式,使AI技术与人类演奏着实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文学创作中,智能文学创作也只能是对已有的诗词文章的重组而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无论AI艺术创作在哪个领域的运用,现阶段依然无法摆脱“模仿”这一主题,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现在所谓的纯“AI艺术”其实归根结底只是人类以“AI为载体所创作的艺术”,而艺术之于科技所不同,就在于不同时代的艺术灌注的是时代的精神内涵甚至于灵魂,例如我们不会在有了机器作画之后就觉得蒙娜丽莎已经过时了。退一步讲,也许会有人提出如果将来真的出现了纯AI艺术,是否会超越人类艺术呢?若我们再次回归到艺术的本质,它终归承载了人类内心的精神、情感,我们所担心的“超越”,如果仅仅是表面的技术或者说是物质上的超越,其实这件事情早已发生了,但若讨论的是“精神”层面的超越,实际上我们是在讨论一个更为深刻的伦理问题,就是“精神是否能独立于肉体而存在”或者说“精神与肉体是否可以分离”,这似乎听起来上升到了一个虚幻的神学问题,事实是就目前而言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个天方夜谭,同样的人类“被超越”的担忧也只能说是捕风捉影的焦虑,然而我们的讨论若把眼光放到人类历史浩瀚的时间轴上,种种假设也绝非无稽之谈。科技与艺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它们始终都與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三、结语
《圣经》中说:“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事实是,人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电灯。每个时代的重要新科技的出现,都必然对人类的认知方式进行一次革新,可以说作为人类精神产物的艺术不可能不牵涉其中,例如我们知道印象派的出现与照相机的发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印象主义从照片中寻找灵感,但又努力试图让自己作品的呈现远离照片的写实,这样才能凸显出绘画艺术本体的价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由此我们可以思考影响与掌控的区别大吗?若今天人工智能同样在越来越深的程度上影响着艺术的创作与发展,那么距离它反客为主的那一天是否还真的那么遥远?
参考文献:
[1]张天骄.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创新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1):106.
[2]李林.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艺术性研究[J].大众文艺,2020(01):98-99.
作者简介:马晓璐(1992年8月6日),女,职称为二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