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庆淮山水画创作风格的转变与创新

2019-09-28张雅鑫

艺术大观 2019年12期
关键词:吉林省山水画美术

张雅鑫

摘要:王庆淮(1909~1982),吉林省扶余县人,吉林省著名国画家,关东画派开拓者,吉林艺术学院教授。本文以王庆淮1955年创作的《雪后的松花江畔》为研究对象,这件作品是王庆淮从传统的山水画风格,转变为以传统笔墨描绘现实生活,具有现实主义表现性的山水画代表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庆淮凭借自身对传统中国画的了解以及掌握,在艺术创作上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山水画风格体系,而《雪后的松花江畔》则是王庆淮山水画风格转变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关键词:王庆淮;创作风格;转变;地域性

一、王庆淮生平概述

1909年,王庆淮出生于吉林扶余县。7岁,进入扶余县石头城子镇就读私塾,直至1920年。1921年,12岁的王庆淮在石头城子镇就读一年高等小学之后,离开了家乡吉林省,考入奉天(沈阳)省立第三中学。王庆淮幼年时期对绘画极具热爱,经常临摹名家作品,《芥子图画谱》则是王庆淮初学绘画引导。在1925年16岁时,王庆淮对美术的追求,考入了东北地区第一所独立的美术专科学校——奉天美术学校,就读于师范科。毕业之后,王庆淮在扶余县的初级中学担任美术教师,年仅18岁。

1928年,19岁的王庆淮对美术教师这一职业并不满足,凭着对艺术更高的追求,以及对中国美术类最高学府的向往离开东北,只身一人来到北平,开始了与众多美术名家相同的求学之路。同年3月,王庆淮考入了北平京华美术专门学校,开始接受专业的中国画学习,在北平京华美术专门学校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顺利完成学业。随后,1929年他又考入蔡元培在1921年所创办的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的中国画系,追随众多名家进一步对中国画深入钻研。王庆淮进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后,主修中国画学科,专攻山水花鸟、兼习人物,师从齐白石、陈半丁、王梦白、萧谦中、徐燕荪等国画名家。在花鸟画领域,王庆淮继承了齐白石、陈半丁的写意花鸟风格,笔墨简练、造型生动、设色沉着。山水则受教于萧谦中,承袭了简淡雅致、古厚纯朴的文人山水。王庆淮在学校练就的扎实功底,使他得以进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并且能够和他的老师在精研传统的道路上,一起进行探索与实践。在这里,他能饱览历代名画,临摹大量名家作品,使其原本深厚的传统国画基础得到进一步提升。有了传统的基础,不仅为王庆淮日后风格转变建立了基础,也为他日后能够突破传统、建立新的艺术风格打下坚实的根基。

1935年,王庆淮在京研修一年后,返回家乡以卖画谋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王庆淮投身祖国教育的建设之中,曾担任扶余县三岔河文化馆馆员以及多所学校的美术教师,在此期间,他没有停止美术创作,并获得许多优异成果。如1952年创作的连环画《模范老社员》、1955年的《雪后的松花江畔》、1956年的《城乡道上》等,其中《雪后的松花江畔》在1955年“吉林省第四届美术展览”中获一等奖殊荣。

二、《雪后的松花江畔》的时代背景与图像分析

20世纪50年代期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美术创作中,对传统中国画的改良和再创造,是一个不小的突破,也是在这一个巨大社会变革中必要的改革。在新中国美术奠基人之一蔡若虹看来:“新国画与旧国画之间区别的标志是国画改革的关键问题,看它是否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现状,是否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否除掉了那种‘缅怀远古、皈依自然的衰颓情绪,要将人们的现实生活融入到国画的创作中。想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创作内容首先要做出改变。但是这种发生关系必须与一定的风格形态相结合。”从王庆淮的创作中,可以看到中国画在这一时期的改造理念,影响着他的创作题材和画面语言的转变。

《雪后的松花江畔》创作于1955年,是王庆淮1955年至1960年风格转变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创作,这件作品入选了1955年“第四届吉林省美展”,这次展览共有962件作品报名参展,经过预展选出364件作品正式展出并设置奖项等级,其中一等奖仅有三名,《雪后的松花江畔》则是其中之一。这件作品的出现,预示着王庆淮从1955年开始,无论是山水画创作的题材、还是表现语言上开始转变,并且他的尝试是成功的,这也标志着吉林省山水画创作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有了具有地域性的新面貌。这次展览在展出之后发行了《吉林省第四届美展作品选集》,在选集中看到除了获奖作品《雪后的松花江畔》之外,王庆淮1954年创作的另一幅作品《春耕》也在其中,这两件作品相同的都是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对农村建设生产的生活的写生而创作的作品,但不同的是《雪后的松花江畔》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东北农村的现实生活,而是以特定的地域为对象,选择了吉林省具有代表性的松花江地域的农村生活为创作题材,将传统的山水与松花江上火热的现实生活紧密的结合,可谓一手抓住了传统,一手扎根了生活,并将其合二为一,实现了对自身传统山水画的推陈出新,使画面极具地域性、时代性。

1955年 雪后的松花江畔

1956年 雪后松花江畔

《雪后的松花江畔》在1955年吉林省第四届美展过后,得到了吉林省国画界的认可,王庆淮在第二年重新绘制了一幅,收录在2016年出版的王庆淮《林海朝晖——王庆淮山水画展作品集》中,这两件作品中,画面极为相近,由于1955年为黑白图片,颜色上无法进行对比分析,但可以看出它们的畫面经营、题字上稍有不同。在1956年重新绘制的这件作品上,首先题字部分作品名称有一些变化,1956年为《雪后松花江畔》作品名称相对少了一个“的”字;其次在画面的下半部分对环境的绘制上,在右半部分有所增加,在视觉上给人了一种延伸之感;最后是画面的右上部分,冒着烟的烟囱,冒烟的部分发生了改变,从第一个小房子的烟囱变为右上半部分大烟囱,变得更加明显,更具有时代感。从以上几点不同分析来说,1956年的《雪后松花江畔》与1955年的《雪后的松花江畔》相比,没有过多的变化,更没有改变作品上原有笔墨表现,所以以下图像分析以1956年的《雪后松花江畔》为例。

从《雪后松花江畔》这件作品所呈现出的图像分析来看,这是一幅以松花江流域的农村生产劳动作为创作题材,以平远式的构图描绘了松花江畔农忙的景象。在画面的右半部分是被遮挡的小村落、烟囱,以及在村落的中间矗立着相对较高的楼房、冒着浓烟高耸的烟囱,这些穿插在画面中的建筑,都是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的新建设,为这件作品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感。这件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对象是贯穿整幅画面的队伍,来来回回的马车、牛车,长长的队伍由远及近的从松花江的另一端一直延伸到画面近处,在江畔连接县里的道路中,王庆淮细致的刻画了车上拉着的物品以及人物的动态。在这些车上拉着的都是这一时期人们生活最不可或缺的东西,比如干草、粮食,以及一个刚用扁担挑完水的村民。除此之外,《雪后松花江畔》在创作的风格上,王庆淮不仅继承了他的老师肖谦中南宗一派的圆柔疏散,画面中的山石还多用以传统的线性笔法进行结构的勾勒;在笔墨与技法的运用上,描绘画面中山包上的杂草,依然选择了传统山水中的点苔为主要表现,在被遮挡的村庄部分也留有古时山水画中经常出现的凉亭,无是创作风格还是笔墨表现,王庆淮这件作品仍留有浓郁的传统韵味。

1956年 城乡道上

从以上描绘可以看出,王庆淮将这些曾经在传统山水画中见不到的社会主义新建设,以及浓厚的生活气息融入到自己的山水画创作中,不仅脱离了传统山水画的程式化,还具有一定的叙事情节,也反映出了王庆淮对社会主义新建设深厚的感情,为他的山水画创作不仅增加了现实性,时代性,还赋予了浓厚的情感,以上表明在1955年至1960年期间以《雪后的松花江畔》为代表作,是王庆淮这一时期山水画创作由传统迈向现实主义的重要转折点。

王庆淮1956年创作的《城乡道上》也验证了这一点。从画面整体的风格上来讲,《城乡道上》已经褪去了传统山水的氛围,画面中也减少了传统山水的笔墨技法,描绘现实生活的成分得到增加,是相对于成熟的现实主义山水画创作。两者的不同在于构图上,从传统山水画的平远式的长卷,转变为有情节式的小品;在画面的经营位置上,放大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缩小了山水作为背景的刻画,画面增加了对现实生活中农田的描绘,细致的刻画了人物的动态与神情,传统山水画中的笔法、情景已不再频繁出现,相对于《雪后松花江畔》来说,是一幅完全描写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山水画创作。

《雪后松花江畔》是王庆淮现实主义中国画风格转变的重要作品,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身在山水画风格建立的道路上取得的成就,也预示着王庆淮为吉林省山水画开辟了创新的道路。时任长春市文化局副局长的李又罘在美展后发表的《把我省美术创作提高一步》中对这件作品评价道:“这幅作品不是作者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首先通过写生对现实加以忠实的描写。”并表示这样的创作方法是值得国画工作者学习的。

三、结语

由此可见,《雪后的松花江畔》不仅是王庆淮山水画创作风格转变道路上的重要转折,也是王庆淮在传统山水画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的代表作,这也证明了在二十世纪中期中国画改良时期,王庆淮始终秉持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理念,深深的扎根在东北的黑土地,以东北地域作为山水画创作的题材,用自身扎实深厚的传统山水画功底,结合现实生活,将两者合二为一,打破了传统中国画文人山水的孤芳自赏,是他艺术创作的前期传统山水画与描绘社会主义新生活景象的融合。开拓出了自己独立的具有现实主义表现性的山水画风格,同时也为吉林省的美术创作开辟了一条开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孙吉安.“忆著名国画家王庆淮”[J].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2(4):47-48.

[2]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3]李又罘.把我省美术创作提高一步[R].长春:吉林省文化局,1955.

[4]甘雨辰.“意匠惨淡经营中——记已故著名国画家王庆淮教授”[J].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5(2):140-142.

[5]唐世和.王喜璞.怀念关东山水画的拓荒者王庆淮先生[J].美术,2006(5):102-105.

猜你喜欢

吉林省山水画美术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奔跑的小浪花
美术篇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反腐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