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最后的晚餐》中“人性光辉”的显现
2019-09-28黄柏涵
黄柏涵
摘要:从图像对比的方法出发,本文将对比两幅诞生于中世纪至文艺复兴盛期的作品,并从对图像本身的分析中去探讨中世纪至文艺复兴这一时期内,在绘画领域中“神性”的逐渐衰弱和“人性”的诞生,探究作品间体现出的绘画内容与形式的发展和演变。
关键词:中世纪;文艺复兴;神性;人性;达芬奇
一、绪论
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听说过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但要知道的是,名为《最后的晚餐》的画作不只有一副,不同时期的不同画师们都曾尝试去表达这一宗教的主题。而在本文中,我将选取从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的若干幅画作进行对比,并且用图像比较的方法来对这些同一主题的画作进行分析。
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这样形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尤为完美和伟大的,它已相对成熟。之后的绘画则作风粗糙干枯。是一个很繁荣,很独特的存在。”诚如美术史的泰斗丹纳所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如此的独特,而这样闪耀着熠熠光辉的时代我们可以从特定的作品中重新感受其中的“人性光辉”。
二、“神性”主导着中世纪画作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后来文艺复兴画作的进步和不同,我们先来看看这幅中世纪的绘画:
根据我通过网络搜集到的现有资料以及日本学者高阶秀尔的专著综合来看,这幅蒙雷阿莱主教堂的镶嵌画收到拜占庭帝国的镶嵌画的影响很深,因此也可以看到这幅镶嵌画很大程度地继承了拜占庭帝国在镶嵌画上对于画面秩序感的要求,对于画作本身背景的忽略和对于人物形象往往采用的程序化的安排,更加强调作品在一个建筑环境中的装饰功能,而不强调画作本身的立体感。
在色彩的选择上,可能是受限于镶嵌画的形式本身,画作基本上只选取了金色、白色和黑色作为主要的色彩。从创作的手法来看,作者在画面中用一块圆桌来体现了人物的远近,更加符合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画面借着圆桌分为前后两个层次,比较符合我们的观感。人物也是围绕着圆桌,从左向右排开,没有一个人物有夸张的举动或者特别明显的特征来打破画面的和谐,只是程式化的排开。而在一些细节上,画作很好地展现了画作的主题,画家用了背后的光环和金色的服饰来表现耶稣的形象,根据《圣经》中的故事,倒在耶稣怀里的应该是彼得。而对于犹大,作家则通过“犹大亲吻耶稣的手”这一内容,把犹大放置在画面的最前端,让人们一目了然犹大的形象。这一幅画可以让我们辨认出个别人物的形象,但是就人物的脸部细节而言,我们看到的面部表情只有平静和肃穆,没有展现给我们在《圣经》中阅读到的耶稣宣布自己被背叛时,他身边门徒们会有的惊恐、愤怒、震惊、悲伤抑或是紧张等情绪。
综合来看,中世纪至文艺复兴之前的画作中,绘画更多地服务于宗教宣传的作用,对神至高无上,纯洁,神圣的形象的塑造是最主要的功能;因为后来马萨乔、乌切洛等人发明和推广的透视画法和人体解剖结构观念还尚未诞生,这时候的艺术家对绘画方式的探索也进行得非常的缓慢。“人性”在宗教题材的画作中体现的并不多,涉及宗教题材的作品往往更加强调平静的情绪,心灵的纯洁,符合13世纪(中世纪)天主教所强调的宗教精神。这两幅画能很好地展现“最后的晚餐”这一主题,让宗教的信徒或者是其他的观赏者感受到“神性”的光芒和独特,但它可能不是能给我带来现代目光下能提供“美的享受”以及在感受“人性”上获得共鸣的画作。
三、“人性光辉”闪耀的文艺复兴作品
再来看看15世纪末,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这幅画即使没看过《圣经》的人都能被它的美深深的吸引。最直观的是画面的纵深感大大地加强了,从最前方的桌子到耶稣背后的窗户;从两侧墙壁向中间收束这些细节来看,一眼看过去你可以分清楚景物的前后和房间的构造;其次我们还能看出整个画面以耶稣为对称轴,整个画面是严格的左右对称的,有一种平衡的美感。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来看,这幅画的构图都无可挑剔,给人以平和规整的感受。相比与之前的羊皮插画和蒙雷阿莱的镶嵌画,这幅画营造的空间感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就犹如你坐在耶稣的面前看着这《圣经》故事的再现。
达芬奇用向中部收缩的柱子,用耶稣背后的三面窗户,就营造出了前人的画作中完全见不到的对于空间的感受,让画作在空间上一下子立体了起来。我想,这应该主要应该归功于达芬奇本人以及他的前辈马萨乔等人在焦点透视法上的发现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但是仅仅是用焦点透视法还不足以让人物变得“鲜活”,达芬奇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花了很多工夫。
单单看看人物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的13个人物是神态各异的,有的惊恐,有的则愤怒地站了起来,有的疑惑地和同伴低语,有的则低头流泪...而居于画面中央的耶稣脸上缺表现着平静却带着悲悯,一下子就和周边的门徒们区别开了,无须解读便让人一目了然。
可以看出,相较于前面中世纪的画作,他们脸上展现了人才会有的喜怒哀乐,而不是中世纪强调的那种“神圣的静穆”。人们的感情在这幅画作中更加充沛,举手投足和表情中都表达着他们的情绪。可以说,他们比之前画作中的信徒们更像一个我们现在所认知的“人”,而不像没有情感,沐浴在平和的神的光芒中,让人难以接近的门徒。
而这不正是“文艺复兴”的一大特点吗?禁欲主义盛行的中世纪,画作中的人们显得平静和渺小,在宗教的强大权力下,人们似乎都压抑和隐藏着自己的情感。而到了“文艺复兴”的时候,人们试图去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动作,宗教对于人们情感的束缚一下子就减轻了。人们用情感对抗着宗教,想要表达人们作为一个“人”的情绪,表达自己欲望的诉求,强调个人情感的正当性。
除此之外,很有趣的一点是,该画作打破了以往画家常用的通过一个圆形光环来表达耶稣神圣的光芒和与众不同的地位的手法。达芬奇用三面透着美丽风景的窗户作为整个屋子的光源,并把它放置在耶稣的后面,由耶稣这一点向外拓展和辐射。自然而然的,最多的光芒汇聚在耶稣的身上,即使不用一个“象征神圣光芒的圆环”,耶稣也显得光芒万丈,很好地体现了耶稣作为上帝之子的神性和独特身份,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光芒宛如耶稣给人们带来的福音。在我看来,这也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宗教对于人们的拯救吧。
通过两幅画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正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言。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的绘画相比之前的诸多画作,更为成熟和完美。科学的构图手法,对于颜色的巧妙運用,对于光影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全新塑造,宗教题材的巧妙表达,对于“人性”的独特诠释,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点也没有夸大。
四、总结
我们要知道的是,通过“绘画”这一个层面我们要看看到的是整个意大利相比于中世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长足的进步。中世纪那压抑的宗教氛围,天主教控制人们几乎生活中的一切,而停滞不前的生产水平,黑死病的侵袭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让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暗无天日的黑暗中,而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商品经济的发展,宗教势力的相对衰弱,人类意识开始觉醒,终于在这长久笼罩的阴霾中透出了一丝的曙光,冲破了曾经笼罩了许久的黑暗,绽放出“人性”的光辉。虽然绘画的发展只是历史的一个小小缩影,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意大利的美丽画作看到背后闪耀的历史进步的万丈光芒。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著.艺术哲学 [M].傅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7.
[2][日]高阶秀尔著.《最后的晚餐》为何是杰作?——名画的诞生[M].钱一晶,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10.
[3]曹意强等著.艺术史的视野[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