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国乐发展对中西音关系之启示

2019-09-28张晓楠

艺术大观 2019年12期
关键词:国乐启示

摘要:20世纪国乐的发展受到了西方音乐思想的巨大冲击,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国乐发展的新道路。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国乐发展历程的梳理,探讨了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建构中西音关系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国乐;中西音关系;启示

一、20世纪国乐的发展历程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时期正是“学堂乐歌”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真正形成一种关系的开始。当时社会中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了促使中国进步,将音乐作为改造国民精神、提高国民艺术修养的利器之一。为了适应此种社会形势的需要,“学堂乐歌”广泛深入中国社会,作曲家们应用西方音乐的调式创作了大量的群众歌曲,西方音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在中国广泛流传开来。但当时的音乐界,并没有就中西音乐的关系问题提出理论方面的认知。[1]

(二)20世纪20年代

进入二十年代,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逐渐觉醒,重新审视中西音乐的关系,许多学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归纳起来,他们的观点大致可概括为:以西补中,中西并举。我国近代音乐学家蔡元培先生将其概括为:“采西乐之特长,补中乐之缺点”。他们认为,如果西乐在中国先发展起来,那么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就会停滞,这样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就会产生距离。[1]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具有先见之明的。学者们清楚地认识到中西音乐结合的重要性,将先进的西乐思想运用到有待进步的中乐当中是合情合理的。要实现以西补中,就必须做到中西并重。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萧友梅、赵元任、王光祈、刘天华等,虽然他们各自观点的侧重点有差异,但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都希望中国音乐能够通过吸收西乐的先进之处而使自身得到发展。

(三)20世纪30年代

到了三十年代,人们发现以西补中并非易事,中西音乐在结合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矛盾,并且随着实践的日益增多日渐显露。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激进的思想,笔者其归纳如下:

1、全盘西化

这一观点较之以往的中西交融显得更为激进,随着西方音乐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普遍认为西乐是世界上最优美的音乐,而国乐显得一无是处,因而,作曲家创作中国新音乐时,应在西方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这一时期,青主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应该于国乐西乐之,择定一个 ,要国乐便不要西乐,要西乐便不要国乐。”其言下之意,就是要大力发展西乐。

2、全盘中化

此观点与上述观点截然相反,原因在于他们与持上述观点的学者背景不同。持此论者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所谓的“旧派乐师”,他们认为,中国音乐的声音之纯,乐律之精微必然是世界第一,非西方音乐可比。他日西方乐师必然来我国研究中国音乐。另一类则是西方音乐家,他主张中国音乐就应由中国人指挥,用中国乐器演奏。故而,其学术背景的不同也决定了其观念的不同。[1]

3、内容决定国乐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艺术作品的内容必须是中国的,但其形式中西均可,重点只在于把握住“内容”这一环节。笔者将其总结为“形式现代化,内容中国化”。

综上所述,这三种观点无论哪一种较之20世纪20年代“中西交融”的观点都后退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者们对中西音乐结合的困难估计不足,以至于大家都在寻找无法将中西音乐结合在一起的道理以及途径。但也有进步之处,就是从客观上证明了中西音乐的结合并非易事。

二、对中西音乐关系的启示

20世纪国乐的发展经历了一个“U”字形的道路,即:从“狭隘”的本位出来,经过“本位”的失落,到重新回归“本位”——一种宏观意识下的、开放的、新的“本位”。[2]筆者认为,这一道路对中西音乐的关系的启示如下:

(一)中西交融

我们既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全盘中化”,要调节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吸收西方音乐中先进的思想观念与本国的传统音乐相结合,用新的理念来发展中国音乐。这就要求音乐践行者们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

(二)国乐创新

我们可以从创作思想上提岀全新的认识,在创作手法上大胆吸收、改变。以独特的视角对中国音乐进行思索和创造,为中国音乐真正走向世界开拓道路。中国音乐只有面向世界才能找到真正的岀路,吸取中西音乐之长,不断发展与完善方法、技巧,努力发掘和利用中国传统音乐素材,使音乐能充分、深刻地表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三)国民生活的渗透

我们应该认识到要讲一些理论上的觉悟普遍作用于社会和国民音乐生活,特别是要作用于音乐文化政策的决裁者、传播媒体和各种年龄层次的国民音乐教育。因为民众才是主体,要将这些音乐思想渗透到他们的意识中去,从而克服“欧洲中心主义”对我们整个国民音乐意识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魏廷格.反思中国现代音乐文化问题的重要历史文献——关于杨荫浏先生《国乐前途及其研究》一文[J].中国音乐学,1989(04):16-23.

[2]沈洽.二十世纪国乐思想的“U”字之路[J].音乐研究,1994(02):67-74.

作者简介:张晓楠(1995年-),女,汉族,甘肃省张掖市,现为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猜你喜欢

国乐启示
《国乐大典·巅峰之夜》5·18在京奏响
“国乐改进社”的历史回顾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有一种经典叫特仑苏 《又见国乐》
抗战时期新国乐思想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