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咏叹调《晴朗的一天》的艺术创作内涵分析

2019-09-28李灵娜

艺术大观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民族特色

摘要:蝴蝶夫人是作曲家贾克萨-普契尼的一部经典传世代表作品,其细腻的手法和独特的女性塑造的魅力使这部歌剧历久弥新,《蝴蝶夫人》和其他作品相比不同的是其中融入了东方元素,借鉴了类似《樱花》《江湖日本桥》中的日本民族音乐的音调,给整个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东方色彩,本文在于分析作品的创作特点分析。

关键词:作品背景;民族特色;东方元素

一、《晴朗的一天》创作背景

《蝴蝶夫人》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真实主义歌剧,其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单纯,美丽的日本艺伎,以日本社会为背景,把一对拥有跨国恋情的男女描写的既形象又深刻,其中美国军官平克顿是被一位友人介绍给了年仅15岁的巧巧桑,巧巧桑在出嫁之前有个别名叫小蝴蝶,后嫁人被称作蝴蝶夫人,巧巧桑为了和平克顿的爱情,而放弃了宗教信仰,平克顿和巧巧桑在一起之后便返回了美国,三年后平克顿返回日本,并带回来了他美国的妻子,并且要求巧巧桑交出他们的孩子,巧巧桑最终伤心欲绝,交出孩子,跳楼自尽。

咏叹调《晴朗的一天》是歌剧的第二幕,是整部歌剧最经典的咏叹调之一。剧情讲到平克顿已经离开巧巧桑回到美国并给下承诺会回来娶她。剧中的铃木见巧巧桑如此天真可爱,为她感到悲伤和心疼他的遭遇,但巧巧桑不以为然,满怀欢喜的唱出了《晴朗的一天》,在曲目发展的时候的人物心理变化明显,巧巧桑的单纯性格也暗示着后来结局的悲凉,蝴蝶夫人幻想着平克顿坐着军舰,在晴朗的日子里,缓缓地从海面驶来,这个幻想日复一日,从平静的心情到失落,继而越发激动,最终到达一个情绪的顶峰。最后交响伴奏强烈的奏出再现部分主旋律,犹如大海无尽的波涛,也犹如蝴蝶夫人心中交织的悲欢,夹杂着对爱情的渴望。以此结束这首咏叹调。

二、作品中民族特色分析

咏叹调中所出现了日本民族调式是一种独特的音阶体式,跟中国调式有部分相近,在古代音乐发展中,都有五声音阶出现,日本特有的都节调式,在音阶的排列上采用3 4 6 7 1 3,代表作品有民谣《樱花》,运用级进的手法构成,调式中有两个小二度,色彩沉郁,在歌剧《蝴蝶夫人》中便是吸收了此类调式。

日本的民谣调式及律调式也是不带半音的五声调式包括很多种类。最突出的两类也是运用最广泛的:琉球调式都节调式。

琉球调式是由两个相同的小二度加大三度的四度音列构成的日本调式,音阶排列为:1 3 4 5 7。

都节调式是由两个相同的大三度音程和小二度的四度音列构成的日本调式,音阶排列为:3 4 6 7 1调式中音是3 4 6 7 ,高音是1(上加点) ,低音是3。

从《晴朗的一天》的谱例看来,基本使用的加七音的五声音阶,即都节音阶:6 71 2 34 56。

三、作品中的东方元素内涵

作曲家在浪漫主义时期追求对真实主义的艺术向往,对其他国家的传统故事也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在世界都在处于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下,当普契尼创作《蝴蝶夫人》的时候,日本的文化已在欧洲各国家有所流行,日本文化以及中国文化所代表的是东方文化,在之前作曲家的素材中很少用到,在西方吸收东方文化元素时,一些作曲家也被神秘的东方色彩所吸引。契尼在创作《蝴蝶夫人》时,拿到歌剧脚本后,就开始积极的学习日本音乐,全情投入歌剧创作,包括学习当时的日本音乐旋律特点以及节奏和创作技巧,他还拜访了日本演员佐田·亚科,讨论日本音乐的创作风格,力求作品呈现一个鲜活的音乐灵魂,他还多次得到日驻意大利大使馆大使的夫人的帮助,了解了很多日本民间音乐,而这些民间音乐对《蝴蝶夫人》的创作有深深的影响。例如《越后狮子》,《江户日本桥》在普契尼的改编拓展中,曲调富有日本风味,樱花正好它象征着春天,寓意着美好的意向,旋律走向以级进为主。正好适合巧巧桑温柔纯真的人物形象。

《蝴蝶夫人》和《图兰朵》两部歌剧的创作都运用了东方的音乐写作手法,因为他细腻的写作,丰富的音乐情感才让两部作品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图兰朵》中茉莉花的旋律被改编的庄严大气,充满着皇室的风范,象征着中国古代皇权的权威,而蝴蝶夫人中樱花的改编则显得略为清新,悲痛而带些许的沉重,既符合女主人公期待美好生活的心情,似乎又暗示着歌剧结尾的悲痛。每一个女性角色的喜怒哀乐都在他的笔下展现的淋漓尽致。

四、结语

《晴朗的一天》是声乐咏叹调里的一首难得的带有日本民族色彩的作品,是普契尼众多歌剧中突出的代表作,在歌剧舞台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它无论在配器方面,曲式结构,乐曲旋律都无可挑剔,一篇小小的咏叹调足以显现出大师普契尼的作曲功力和描写小人物内心形象生动的手法,通过对作品创作内涵的分析,可以对咏叹调的风格有更加精准的把握,对声乐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燕.解读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中国元素”[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5月.

[2]樊平.日本音乐的调式[J].人民音乐,1983(02):55-59.

[3]焦杰.长安古乐与日本民歌调式之比较[J].交响.西安音樂学院学报,1987(01):15-17.

[4]徐荣坤.关于日本都节、琉球调式成因及形成时期等问题的探讨[J].音乐研究,1998(02):35-43.

作者简介:李灵娜(1996.10-),女,汉族,湖北孝感,硕士在读,西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为音乐表演。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美及民族特色
浅谈陈凯歌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浅谈建筑元素在服装中的运用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
中国画表现技法在传统灯饰上的运用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教育扶持的基本策略
从《漠南神笔—古拉兰萨传》看苏赫巴鲁传记小说的创作
穿着校服去上学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