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凯奇无声4分33秒美学初探
2019-09-28罗润泽
罗润泽
摘要:约翰·凯奇(John Cage,1912-1992)美国现代作曲家,他的作品体现了音乐与美学的思想碰撞。作品《4分33秒》阐释了这种思想,表达了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过程,让我们了解了生活方式和音乐之间的发展变化。约翰·凯奇尤为特别的美学思想观念深深的影响了西方音乐的创作和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作曲家,他对于音乐发展的研究体现了中国哲学与美学理念。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4分33秒;偶然音乐;后现代音乐
音乐作品,只有把其上升到观念与理论的高度才能有本质的进化,并推动音乐发展与进化。就表演和创作来说,音乐充满了特殊的技巧与经验,但从发展方向来看,离不开观念的创新与变革。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存在于困惑之间,对音乐的写作只局限于音符之上。约翰·凯奇的作品摆脱了人们对音乐传统认识的束缚,让我们以一个全新的的思维方式去重新探究音乐思想、存在的意义以及音乐的发展带来的变化。
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与变迁,“地球中心化”的时代迅速来到我们眼前,“欧洲文化中心论”的世界格局的现状逐渐消失不见,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互对话相互理解终于得到实现。进入近代以来,世界文化、经济、政治的前进引起了社会的发展与动荡;后工业社会的快速到来,人们的思想价值思维、审美思维正发生巨变。在此变化中,偶然音乐和现代的的理论发展思潮具有了新的特点与发展。
一、约翰·凯奇偶然音乐与后现代主义的时代背景与艺术形态
偶然音乐(Chance muisc)是指作曲家用一定的方法和发展上故意对作品的写作或演出不加把握,把不确定的、偶然巧合的或者是没有预先设计好的方面带进作品的写作或演出之中的表演形式。在欧洲被称为机遇音乐(Aleatory music)。西方的音乐发展到20世纪中叶时,序列音乐的发展为了在寻求记谱精确和完整性,音乐作品中的每个部分都被很精确的地标出来。换句话说,作曲家想把握音乐的每个方面已经走到了很特殊的极端的一个地方。于是偶然音乐便出现了。偶然音乐作为音乐的一个流派,它被大众音乐家采用并作为自己写作的方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50年代时期。他在创作音乐时故意的抛弃了对音乐中曲式、和声、强度变化的理念控制,而是使用了很多客观的创作方式来加以创作。或是在作品演出时交由演奏者在表演时作即兴的演出。这使得音乐在很多的演出上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1950年左右出现在西方并引发使世界思想变化的流派,它主要以“无中心”、“无深度”、“反理性”、“反文化”的倾向在人们的美学方向上引发了一股热浪。总的来说,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最大的差别在思想和行为上的不同,这种热点在不同领域各方面都有体现。
二、《4分33秒》的“文本”阐释
《4分33秒》是约翰·凯奇的特别极端的偶然音乐作品,在中国哲学发展的的影响下,凯奇在他的作品创作中融入很多“不确定性”特点。从他的作品的写作观念、表演过程以及台下观众的欣赏来说,由于随机性、不确定性的特点的加强,使得他的作品失去了音乐的本质意义。《4分33秒》用及其反常的演奏方式重重的推翻了西方音乐表达的观念。因此,面对音乐“意义”的改革与审美的变化,必须要让我们用美学的方式去思考去衡量:什么是音乐?音乐的本质是什么?
(一)作品的创作观念
自1940年后期开始,约翰·凯奇音乐作品被中国哲学思想所浸染。他受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始终不移的坚信音乐的目的是“让思想变得沉静和宁静”。作品《4分33秒》是受东方哲学文化影响下创作完成,《4分33秒》称为极端“偶然”之作,成为“不确定”表演的最佳例证。
(二)作品的演出过程
整个作品从开始到演出结束,在这个过程中,观众的心情特征经历:“期待———疑惑———愤怒”,现场的声音特征:“安静——喧闹———吵闹”。
开始:约翰·凯奇走向钢琴之后安静的坐下来。眼神看着键盘,就此开始静止。在这一阶段之中,台下的观众安静的坐着,体现出了强烈的的审美的观看的期望。
中段:约翰·凯奇坐下来之后观众就安静的等待着,大约过了许久,观众们的情绪就按耐不住了,开始急躁起来,出现了愤怒的样子,觉得凯奇欺骗了他们。
结束:观众们经過开始和中段两个阶段,观众们觉得好像被骗了,有些许愤怒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吵闹声,愤怒声、疑惑声、充斥着整个音乐厅。可正在这一嘈杂之际,凯奇站了起来,长吁了一口气,走到台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退场。
(三)观众欣赏作品的方式
《4分33秒》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没有表演任何音乐声响给观众,而是呈现除了一种无声、无节奏、无音乐的一种状态。约翰·凯奇心中认为“无声”就是指没有意识到的声音,他把生活中各种声音和各种人们不留意的细微的声音都赋予了“音乐”的含义。约翰·凯奇创作的这部作品,彻底掩盖了音乐的本质意义,消除了音乐与生活的分割线,目的在于让人们聆听生活中本真的声音。观众的欣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欣赏,是一种另类的欣赏。
三、《4分33秒》的美思想
(一)打破传统思路
约翰·凯奇摒弃了传统意义的作曲方法。他与他作品的感情关系,突破了音乐作品与具体的情感表达、表演方式相对应的理性原则,他的《4分33秒》是“为任何乐器和声音而写作而成的的,具有不可替代和重复性。约翰·凯奇把音乐和生活的界线进行分离,是把音乐进行生活化,期望观众们更加的解自己和他们存在的场所。
(二)“反美”为“美”
《4分33秒》当然存在着很大审美力。当观众与各种偶然的音乐达成相互结合之时时,才能获得审美最佳的体验。约翰·凯奇表演虽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是还存在人们发出的不是人类控制的噪音。人们之所以会将其认为是一种“无声”而无法进入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是因为人们对音乐的理解达不到一种境界,而凯奇创作该创作是需要人们以一种特别的反审美的的方式去解读作品,要用审美经验的听觉去倾听生活中的音乐。
在《4分33秒》中,约翰·凯奇从创作观念、表演方式和创作结果等方面反对了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消解了“音乐的主体性”,以非理性替代理性,以“反审美”的方式去认识和了解欣赏作品,体现了人们对现代主义的“反美学”思潮。
四、总结
约翰·凯奇在《4分33秒》中把音乐当做一种嬉戏,把它当作是一种人们参与和没有任何目的游戏,他在意的只是人们观看表演做出反应的过程,而最终结果是划清了音乐和生活的分界线。作品由传统的行为结果转向行为过程化,作品的美学特点来自音响与台下听众共鸣的“瞬间”,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方式和审美特点。《4分33秒》,充分的体现了现代人们的内心世界,它让人们学会了聆听日常生活中的音乐,这种音乐充分体现了美学与哲学的思想中心内容和现代主义之外的另类的一种美学思想观念,它不同于普通的美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雍凌凌.“无声音乐”存在方式的美学思考——从《4分33秒》到“无声之乐”[J].北方音乐,2017,37(24):256.
[2]冯长春.从“大音希声”到《4分33秒》──关于“无声之乐”及其存在方式的美学思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01):92-97.
[3]欧阳平方.《4分33秒》的后现代美学特征及其东方回应[J].音乐传播,2014(02):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