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方式·方向

2019-09-28黄佩仪

艺术大观 2019年14期
关键词:网络直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佩仪

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记录是一项基础工作,记录指的是完整考察某项有关文化,并维持更新动态,将这一发展变迁过程记录入库。构建非遗名录应能进能出,抓大放小,对于一些非遗项目没有太大价值,或是无法进行活态传承实践,不应该强行传承。可通过博物馆物质化的形式进行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只是保护民间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民间艺术,这些都应转化创新面向市场,有效结合当下的应用场景以及人们审美需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对于其传承环境和文化生态进行保护。影像记录是非遗传承和保护的主要方式,在新的发展时期,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从而可创新影像记录形式,能够完善非遗记录、传承和保护手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名录;网络直播;文化生态保护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凝结民族力量的源泉和智慧结晶,承载一个民族的记忆。我国很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工业现代化、商业激烈竞争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各个方面遭受到破坏,需要进行抢救和保护。针对这样的情况,人们应该准确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使其能更好地传承,并适合于现代社会发展。在新的发展时代下,非遗记录工作原有的形式不再符合现阶段的工作发展情况。互联网数据背景下,非遗记录可通过影像的方式来进行,因此本文对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和优势加以分析,最后主要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策略。

二、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

影像是指人们通过视觉表现出对精神物质以及文化的感知,影像是由相关专业设备来获取,也可是人们创作成果。影像也可以是一种视觉符号,影像在经过设计后,能够成为无须对话,就可进行交流的视觉语言。原有的影像记录是使用专业设备记录和感知物质,接着应用技术手段是记录内容成为数字影视,以达到保存、复制以及传播影像内容的目的。然而现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电子化和数字化产品的出现,不断提高了对影像记录和影像设备的要求,但也将影像记录标准降低,不只有影像专业领域的人才可应用影像进行记录,现阶段普通人可人手一台智能手机,这也能够发挥出专业设备记录的功能。现阶段大部分手机应用可直接在后台剪辑拍摄的作品,剪辑步骤较为简单,可快速完成一部作品。

三、传统的曲艺保护和传承

我国曲艺文化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累积了很多丰富并具有深意的题材。现阶段应用网络化以及现代化技术,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以吸引更多青年群体关注。在新时代下,应不断开发和创新传播戏曲的模式和戏曲资源,在现阶段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条件下,创新曲艺传播形式,从而使更多青年人群参与到传统曲艺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四、非遗影像记录方式及其优势

(一)类网络直播方式和影像记录

类网络直播方式指的是,网络主播或者拍客应用智能手机通过直播或者录播的方式将现存非遗展现给受众,以此达到非遗传播的目的。在观看相关直播后,受众可以准确了解到非遗的困境以及现状,因为非遗自身凝结民族的过往和记忆,可保存着民族集体无意识过去,而这自身也是回忆的主要载体。网络主播利用直播方法吸引受众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并利用自身流量带来的优势,将传统非物质文化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增强,在普通人群间提高非物质文化的影响力,使人们更加认同民族记忆[1]。

(二)类网络直播与影像记录的优势

1、宣传非遗保护的范围扩大

通过网络观看直播有着巨大的流量,特别是现阶段年轻人不愿出门,愿意通过观看直播等方式学习知识和汲取经验。网络直播中主播客串主持人,通过镜头来展现那些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寻找还未发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代表性传承人可教授或分享该项目的文化,从而使更多人加入保护非遗的队列中来。

2、有更多的经济支持非遗和其传承人

古老遗迹以及文明经历历史发展保存至今,不只需要接班技艺的传承人,也需要投入很多資金来开展建设性保护。现阶段很多非遗项目没有受到过多关注,导致其缺少商机。在市场经济这一背景下,很少有人会对无法盈利的项目进行投资,传承人在传承和保护费一时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这也是非遗难以找到传承人的一个主要原因[2]。利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对非遗保护进行宣传,可以让许多年轻人通过第一视角了解和认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给主播带来人气流量,也能够在社会资本中找到很多商机,以此来改善传承人在保护非遗时的经济状况,也能更好地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工作。

相较于原有方式记录和保护非遗,制作纪录片等影像方式对非遗进行保护具有一定的优势,影像方式使非遗故事背景更加真实可靠,记录凸显其真实性。然而制作周期过长,需要主导部门制定策略加以支持。一些人会认为在播放非遗纪录片后会收获一定的收视效益,非遗引发社会关注,吸引大批人到非遗传承地区旅游,这将证明影像记录这一方式来传播非遗会产生直接效益。然而我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部分明确被列为非遗项目,但还有许多没有挖掘或者发现的文化遗产,如果用传统影像记录进行宣传和保护,受众很难关注过来,制作影像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以及成本。

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认识,有效领导非遗保护工作

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加强政府主导,将保护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根据法律促进并监督落实各个地区保护非遗工作的开展,在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各级国民经济发展中纳入保护保存非遗工作内容,使非遗保护法制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属于社会文化事业,应该优化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多部门联动协调统一的长效保护工作机制,为非遗保护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非遗保护更具规范性。根据法律制定非遗名录体系,构建项目代表传承人体系,完善管理制度以及追责制度,使非遗保护工作更具制度化[3]。根据非遗发展的规律,制定和落实保护规划,构建文化生态的保护实验区,制定并执行保护规划,使非遗保护更具科学性。

(二)投入更多资金,在物质方面保障非遗保护工作开展

在非遗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制定相关法律并监督其落实情况,争取提高省财政在保护非遗方面投入的资金,监督并检查非遗专项资金的用处,为非遗保护工作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合理建设非遗基础设施,调查并落实非遗展示传承以及展览等设施建设,将其编制进行规范。通过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以及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场所与民间博物馆等开展传习非遗的展示活动,将非遗传承场地受限的情况打破。

(三)建设非遗专业保护队伍

为了将非遗保护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提高,可有计划地开展理论研究评奖以及教育培训等方式,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升。运用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以及人才优势,培养保护非遗的专业人才,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的培训计划,将相关专业范围扩大,以实现各类非遗工作体系全面覆盖。

六、结语

在传承和保护非遗的工作中影像记录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优势是可永久保存与非遗有关的影像,具有在空间和时间上延伸进行多纬度把握的特征。通过影像能够完整地记录处非遗生存空间和其所处文化背景,确保其不在历史的发展中消失。但是传统的影像记录难以有效解决非遗传承者缺少、保护非遗费用较多以及传播范围小等问题。而在信息时代下应用新的纪录和保护方式,可缓解传承非遗过程中无法及时关注和保护非遗的情况,这样的记录传播和保护非遗的形式更受到年轻人的喜欢。

参考文献:

[1]赵迎芳.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J].民俗研究,2019(06):47-55+158.

[2]赵佳琪,彭国斌.影像记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再思考

[J].传媒论坛,2019,2(10):164-165.

[3]贝亚特·恩格布雷希特,满鹏辉.用影像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记录、保护与保存的问题[J].民间文化论

坛,2018(05):13-20.

猜你喜欢

网络直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网络直播的发展研究
媒介时空观下的网络直播研究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