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非遗”传承进校园推动闽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019-09-28鄢新艳

艺术大观 2019年15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可以让学校教师、学生参与进来,扩大教师知识面,触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理念,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人们真正体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非遗进校园;闽南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2003年国家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4年国家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至今已有十六个年头。通过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截至2019年,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25项,其中人类非遗代表作1项、国家级11项、省级36项、市级41项、区级36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60人,其中国家级13人,省级51人,市级47人,区级149人。如何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成为非遗工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升学校师资力量,言传身教

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教育的社會职能通过老师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的课题,让教师接受系统的培训后,基本掌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范畴和保护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能更好地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学习中,也能很好地感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加深爱国情怀。

厦门曾举办培训班,特邀国家著名民俗学家、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评审委员会评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等专家前来授课。还培训了一批好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离退休老艺人和老教师。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专家和学者及老艺人研讨会,分析厦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和难点,专门向师资力量不足的偏远农村宣传民俗文化,无偿向当地人提供艺术指导,让那里的孩子知道什么是闽南传统文化,进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二、扩充教学内容,编发教材开设课程

中小学生学习课文,兴趣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教材既要顾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选文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的层次性。利用课余活动课,教学生学艺术表演。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各个学校的教学内容,也增加了中小学校的教学成果。

将闽南的传统文化编入教材,通俗易懂,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已编辑出版教材有《闽南文化与方言》系列乡土教材、《厦门市公民文化手册》。《闽南文化与方言·序》里说:“闽南方言是闽南文化的主要承载和传播介体,更是沟通海峡两岸人民亲情的纽带。”当学生都能流利地讲闽南语时,他们就可以听懂南音、歌仔戏、高甲戏、答嘴鼓、闽南童谣等闽南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成为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知识构成,为富海峡两岸的交流奠定语言基础。

三、学生进培训基地,教学形式多样化

学生的学习,并不局限在校园,也可以在非遗传习中心,也可以在非遗夏令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实学生的假期文化生活,并比较集中地熟悉闽南优秀传统文化。已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培训基地,吸纳了厦门市更多的中小学加入,并将探索新的活动方式和长效运行机制,让更多的学生感受闽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落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关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要求,进一步做好答嘴鼓传承工作,提高我市国家级“非遗”名录如戏剧高甲戏、歌仔戏等,曲艺南音、答嘴鼓、讲古、方言说书、各种说唱以及口传文学的歌谣等的创作表演水平,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后组织了答嘴鼓夏令营、培训班、珠绣进校园等活动;厦门市文化馆也组织了数期闽南诗文押韵培训班。这些培训班,传承人亲自授课,让学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零距离接触、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四、传承人进校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演出、展览、讲座等互动交流的形式,往往可以增进、激发学生及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在历届闽南文化走透透夏令营活动中,厦门市非遗携手全市传承单位和传习机构以及传承人,开展了涵盖戏曲、曲艺、手工技艺等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夏令营传习活动。

于教育而言,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于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而言,也是如此。它需要工匠精神,精雕细琢;需要师授徒学,世代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进取。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执着与追求,传统文化才变得多姿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不仅可以让学校教师参与进来,编写教材,开设课堂,也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各大赛事中去,如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等等,触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理念,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从小孩抓起,扩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乐在闽南文化中,让人们真正体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之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鄢新艳,厦门市文化馆。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