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欣赏到鉴赏
2019-09-28吴闽豫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校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促进大学生多元化、全面化发展,各个国家之间应该互相借鉴,把大学西方美术鉴赏课程的价值发挥出来。
关键词:欣赏到鉴赏;大学西方美术;教学思考
利用大学西方美术鉴赏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西方美术的艺术性,掌握更多的技巧,感受西方美术的魅力所在,学习西方美术的精华。本篇文章主要就阐述了大学西方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思考。
一、美术教育现状
美术深受社会的关注,不管在哪个学习阶段,都有着美术课程。利用美术课程,可以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通过美术,展开辅助教学,能侧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今,国际上美术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是在中国,由于学校太过重视应试教育,导致艺术类课程不受重视,地位反而逐步下降,针对这一状况,呼吁大家重视美术教育,将美术教育放在更高的位置,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挥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
二、美术教育的意义
不管是什么阶段,都应该注重美术教育。但大多数中国人都不太重视美术教育,相比而言,西方国家更注重能让学生多元化全面发展的美术教育。通过美术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让学生懂得欣赏事物,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各类艺术中都蕴含了美的思想,因此美术作为辅助教学,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1]
三、大学西方美术鉴赏选修课程教学思考
(一)引入优秀的美术作品
在大学美术课程上,大多数教师的授课方式太过生硬,只是为了填满学生的大学学分,没有足够重视此门课程,学校也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应该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学校做出回应,重视此门艺术课,加强师生的思想教育,让师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美术,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老师需要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方法,改掉以往的教学方式,加入新的学习元素,引入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对学生分组,结合课堂人数的多少设置小组。在教学前,老师为每一组打印好一份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组内欣赏,并且对学生提问,从这幅画中你看出了什么,看完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讨论。最后,由组长将讨论结果汇报出来,老师再评价学生的答案,对于美术而言,没有标准答案,老师需要用心分析学生的答案,只要学生足够认真,就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
(二)展开课外活动
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学生接触美、感受美的机会,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外面写生,展开课外活动,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画出美术作品。美术学科的实践性也比较强,通过实践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感受美术不能够只是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那样只是纸上谈兵,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练习这些理论知识,很多优秀的美术家都是因为自己的实战,创作出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所以大学美术选修课程不能太过死板,需要挖掘学生的潜力,锻炼学生的意志,潜移默化之中锻炼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将东西方美术结合在一起
东西方美术之间存在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审美观念也不同,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东方美术中应用优秀的西方美术技巧,有机地结合东方美与西方美,如果想实现这一目标,老师需要告诉学生东西方美术之间的差别,让学生懂得区分,找到适合自己的与不适合自己的,由于东西方美术的画工与技巧的差别比较大,因此老师也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懂得更好地去分辨。
(四)老师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老师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扮演合适的角色,不能够只是一味地传承知识,还需要组织课堂,讲授文化,老师有着重大的任务,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负责。目前,很多大学课堂的学生状态都比较懒散,对于此门课程而言,又并非专业课,教师就应该重视自己的课堂,做好课堂的组织者角色,结合学生的上课状态,调整讲授方法,提高课堂活跃程度,做好教师组织者的身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并且老师需要注重知识的讲授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讲授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加强对西方美术的研究,并且每个美术老师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信服自己,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才能认更加认真地听课。[3]
四、结语
重视大学西方美术鉴赏课程,利用美术教育,增加学生接触美、感受美的机会,不能太过死板,需要挖掘学生的潜力,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天赋,锻炼学生的意志。老师需要告知学生东西方美术之间的差别,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扮演合适的角色,让学生懂得区分,吸收西方美术好的技巧,找准老师自己的定位,做好课堂的组织者角色,采取科学合理的讲授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加强对西方美术的研究,重视美术教育,充分发挥出大学西方美术鉴赏课程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嘉莉.从欣赏到鉴赏——大学西方美术鉴赏选修课教学
思考[J].美與时代(中),2014(2):65-67.
[2]王瑞雪.关于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思考[J].品牌研
究,2014(11):229.
[3]琳君.民办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探索研究
[J].明日风尚, 2017(11):186-187.
作者简介:吴闽豫,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