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影响下广东肉鹅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9-09-28作者卢桂强何道华梁雅妍蔡伟忠
◆作者:卢桂强 何道华 梁雅妍 蔡伟忠
◆单位:1.广东科贸职业学院;2.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3.英德市德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2018年8月3日,从农业农村部确诊并发布非洲猪瘟二级疫情预警开始,非洲猪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对我国生猪产业造成重创。2018年我国猪肉产量5404万t,比2014年减少4.7%。2019年上半年,非洲猪瘟影响持续,预计2019年猪肉产量将大幅下降,而这部分缺口需要靠禽肉等其他肉类产品来填补。其中水禽,特别是肉鹅的饲养成为近来的热点。当前新形势下,准确分析肉鹅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养鹅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肉鹅产业的机遇
我国肉类消费一直以猪肉为主,但随着肉类消费的多样化发展,其占肉类消费的比重逐步下降。如表1所示,2014-2018五年,我国猪肉产量下降4.71%,禽肉产量增加13.90%。而水禽一直以来占我国禽肉产量的34%左右,是我国家禽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水禽总产值已超过1000亿,是全球水禽养殖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其中,我国肉鹅养殖量巨大,约占全球鹅养殖量的93.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类结构的重新认识以及烹调技术的传播,鹅肉产品国内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在肉类市场消费份额中,猪肉由10年前的85%下降到67%,而鹅肉已经从10年前的1%上升到4%,今后鹅肉市场份额仍呈上升趋势。目前,鹅消费区域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二、三线城市鹅肉消费量必然上升。加之,受非洲猪瘟影响,我国猪肉供应将出现大幅下降,禽肉是填补肉类供应的主要来源,因此,目前国内鹅的市场需求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是种鹅季节性休产的淡季,鹅苗价格和肉鹅价格成倍上涨,2018年鹅的行情是近年中最好的,鹅苗均价15.58元/只,同比上涨12.52%(见图1,引自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数据)。
鹅全身都是宝,其产品档次高、经济价值好。鹅产品适应了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饮食结构调整的需求,其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营养的需要,同时鹅产品还具有医疗保健作用,是高级保暖、装饰、美容等生活用品的原料。而且近几年鹅餐馆在全国遍地开花,鹅肉的消费呈现全国普及的趋势,市场非常广阔。就市场总体来说,我国肉鹅的年需求量约在10亿只,而全国的饲养量仅有7亿只,缺口约3亿只。据初步统计,上海年需要鹅2000万只,广东年需要7000万~8000万只,广西也在7000万只,香港每天就需要10万只。由于鹅供应缺口较大,而且受环保等影响,2018年,活鹅上市价格25.12元/千克,同比上涨10.38%(见图2,引自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数据)。
2 我国肉鹅产业面临的挑战
虽然我国鹅产业的产量和消费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当前鹅产业离传统畜禽产业,如猪、鸡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还有很大的差距,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肉鹅产业缺乏良种的培育和改良。我国拥有地方鹅品种30个,但当前养鹅以散养为主,散养户几乎都只顾生产,而少有进行品种的选育培育。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长期近亲交配,种鹅的繁殖性能低,抗病力也降低。肉鹅品种质量参差不齐,急需对现有的品种进行改良。
表1 2014 -2018年全国肉类产品产量(单位:万t)
图1 2016 -2018年鹅苗价格
其次,肉鹅产业缺乏科学的用药观念。养殖户往往会忽视饲养、保健与预防相结合的重要性。长期形成的以抗生素为首的防治理念,鹅发病越严重,用药越乱。随着鹅业模化和产业化发展,肉鹅养殖密度不断提高,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如鹅坏死性肝炎、鹅副粘病毒病等。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势必造成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对养鹅业影响深远。
再次,某些养殖户只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鹅养殖环节中的废弃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传统的肉鹅饲养方式对环境污染大,不利于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疾病防控。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尤其是南方水网大面积划定禁养区、限养,传统养鹅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另外,肉鹅业目前还面临一个新挑战,就是非瘟让一大波养猪人转型涌入家禽养殖业,加大了肉鹅养殖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家禽行情对供求关系的变化非常敏感,一旦出现某些地区供过于求的征兆,很可能导致整个行业集体价格一落千丈。产能的集中爆发,通常伴随着价格行情的暴跌,近期我国白羽肉鸡鸡苗大幅降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必须有所防范。
总的来说,现代化养殖提倡规模养殖,提倡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先进科学的养殖技术,融入现代养殖思想。但是当前肉鹅养殖户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难以提高养鹅效益。很多养殖户把养鹅当成一种副业,农民群众受经济条件、文化水平所限制,养殖技术水平低,距离提倡的现代养殖模式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加上肉鹅养殖的科研投入相对较少,养殖还处在较原始粗放的状态,导致肉鹅生产性能低,养殖效益不高,容易受到市场冲击,阻碍了我国肉鹅产业的发展。
图2 2016-2018年活鹅价格
3 我国肉鹅产业的发展方向
非洲猪瘟导致猪肉产量下降,短期来说对我国肉鹅产业是利好因素,但在行情大好的情况下,更要居安思危,密切关注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和存在问题,找到解决途径,找准发展方向,才能保证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1 保护优良地方品种资源,推进肉鹅品种改良
我国是世界上鹅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北方白鹅主要用于生产盐水鹅、风鹅及产蛋用,南方灰鹅主要是用于生产烧鹅的黄鬃鹅、乌鬃鹅和马冈鹅,生产卤水鹅产品的狮头鹅。广东省是我国肉鹅的消费和生产大省,其中清远、广州、汕头、佛山、阳江、江门、肇庆、潮州8市肉鹅养殖量占全省的84%。广东省肉鹅品种选育工作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育种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如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与英德市德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同培育了高产优质肉鹅配套系,新配套系体型外貌接近于马冈鹅,但其生产性能大幅提高,父母代种母鹅每年产蛋量达55.2枚,比马岗鹅原品种提高10枚以上。其克服了马冈鹅繁殖性能低下,制种成本居高不下的缺点,加速品种改良的进程。鹅业发展,种业先行,因此,加强肉鹅品种选育,完善繁育体系,是实现我国肉鹅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3.2 加大鹅业科技投入,提高肉鹅饲养技术水平
这些年,国家对鹅业的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资金支持力度小,造成我国养鹅技术水平落后,科技理论研究与养殖实践脱节。因此,要加大鹅产业疾病防控、饲料营养及生产模式等科研投入力度,通过产学研密切合作推动技术的进步。而且要建立由硕士、博士组成的专业科研队伍,为行业注入高精尖人才和科技力量。同时对养户进行鹅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户的养殖技术水平,从而带动农村养鹅业的蓬勃发展。
3.3 推广绿色生态养殖,减少养鹅对环境的污染
传统的肉鹅养殖存在对水体污染的缺点,因此采用立体循环生态养殖模式,推进肉鹅旱养,林下养殖等模式,是今后鹅业的必经之路。生态养殖技术还包括通过科学的方式来确定鹅的营养需要量及防疫抗病方法等,从而减少氮磷排放,减少抗生素及药物残留。可以通过应用酶制剂、微生态制剂提高饲料消化率,替代抗生素的使用,从而减少养鹅对环境的污染。
3.4 适当控制产能,避免盲目扩张
目前,我国肉鹅的供求关系仍然脆弱,当非瘟影响下,外行持续涌入肉鹅行业的时候,必须更加谨慎,抑制投资冲动,避免盲目扩张。吸取猪业、鸡业市场行情大起大落的前车之鉴,充分认识到产能控制的重要性。在行业过热的情况出现时,采取限制引种、提前淘汰种鹅等措施,及时“去产能”,使行业走上有序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