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疑问引路,用方法阅读

2019-09-27焦勇

阅读(教学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漂流记野人鲁滨逊

焦勇

书籍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书中主要介绍了主人公鲁滨逊一个人流落到了一座荒岛上,在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中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离开了荒岛回到了家乡的故事。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教人学会如何在逆境中生存的书,是一本教人学会坚强的书。这本书早已风靡全球,成为了许多人案头珍藏的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主人公的人物特点。

2.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品读精彩片段,感受语言特色。

4.引领学生运用科学的、适合自己的方法阅读并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关注书评,引出作品

师:同学们,今天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我国著名作家臧克家先生說过一句话——(出示: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生自读)

师:这位新朋友就是一本好书。老师先不告诉你们是什么书,先来一起看看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出示:(1)孩童时期,这部书只是读来有趣,成年之后再读,就会知道这是不朽的杰作。——英国文学史家艾伦 (2)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卢梭)

(生自读)

师:最后还有一个人,你们和他认识,也对这本书做出了评价——(出示:每个成长中的男孩子和女孩子都要读读它。)

(生自读)

师:猜一猜,这个人是谁?

生:是老师你吗?

师:没错,你真聪明,是我说的这句话。

(生笑)

师:其实啊,只要我们认真地读过一本书,都可以对这本书做出正确的、精彩的评价。同学们,我相信你们读完了我今天推荐的这本书,也可以做出精彩的评价。现在,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生:我现在最想知道这本书的书名。

师:看老师写书名。(板书:鲁滨逊漂流记)

(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一起关注了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当我们去选择一本书的时候,应该首先去关注人们对它的评价,这样能够帮助我们选择到一本好书。(板书:关注评价)

【设计意图】关注书评,我们可以选择到比较好的、有益的作品。通过关注评价也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二、关注细节,走近作品

师:孩子们!当你拿到一本新书的时候,你最想了解这本书的什么呢?

生:最精彩的部分。

生:主人公是谁。

师:了解这些最快速的方法是什么呢?

生:看目录、前言。

生:看封面、封底。

师:这些是我们读一本新书通常采用的方法,通过看封面、封底、目录、前言等部分,整体把握全书的内容。我们先来看这个版本的《鲁滨逊漂流记》的封面,仔细地观察一下,想想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作者是丹尼尔·笛福。

生:这个人是在海外生活。

生:看这个封面,可以知道他在海上遭遇了风暴,船坏了,他逃到了一座荒岛上。

师:仔细地观察一本书的封面,我们可以获得这么多的信息。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简介——(出示:在18世纪英国四大著名小说家中,笛福名列第一。他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笛福直到晚年才开始创作小说。写《鲁滨逊漂流记》时,他已59岁了。此后,他又创作了《辛格顿船长》等小说,这些小说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生自读)

师:读了作者简介,你知道了什么?

生:写《鲁滨逊漂流记》时,笛福已经59岁了。

生:他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说明笛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生:笛福在18世纪英国四大著名小说家中名列第一。他非常有名!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本书的目录。你读出了什么?

生:鲁滨逊在一个荒岛上生活了很长时间。

生:他救了一个野人,叫星期五。

生:鲁滨逊在岛上过得挺不容易。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惊现食人族、可怕的脚印。

师:孩子们,能不能试着根据目录猜猜主要内容?

生:鲁滨逊喜欢探险,探险的过程中不幸遭遇了海难,流落到了荒岛上,遇到了种种困难,他克服了这些困难,最后返回了自己的家乡。

生:鲁滨逊出海探险,遇到了海盗、风暴,独自一个人在一座荒岛上生活了很长时间,最后返回了自己的家乡。

师:读一本书的目录我们大致可以猜得出来书的主要内容。好!我们接着看看主人公他叫——(出示:鲁滨逊·克罗伊茨拿)

师:克罗伊茨(cí)拿,外国人的名字不太好读,再读一读!

(生自读)

师:这是鲁滨逊——(出示:鲁滨逊图)。说说鲁滨逊这个人物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十分强壮。

生:蓬头垢面。

生:他很勇敢。

师:同学们,我们来读一读人们对鲁滨逊的评价——(出示:他,一个在孤岛上生活了28年的英雄,他用智慧一次次与命运抗争,他的故事教会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逆境中学会生存,学会了自立自强,他就是一个拥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鲁滨逊。)

师:读了人们对他的评价,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他在荒岛上生活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鲁滨逊靠什么在孤岛上生存了28年?

师:看来我们六(1)班的同学个个都喜欢思考,善于提问。同学们,我们刚才观察了书的封面,了解了作者简介,看了这本书的目录,读了人们对主人公的评价。其实,这些都是这本书的细节。读书,学会关注细节,你一定会有意外的发现。(板书:关注细节)

【设计意图】当我们拿到一本书,都想急切地了解这本书相关的情况,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关注封面、封底、前言、目录、主要内容等细节,这其实也是读书的方法。教者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细节获取信息,步步逼近故事。

三、关注方法,走进作品

师:孩子们,当我们的课上到这儿时,你最大的想法是什么?

生:立即去读这本书。

师:孩子们,想走进这本书中,和主人公鲁滨逊一起经历风浪,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学会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举手?

(生举手)

师:大家的愿望比较强烈嘛!老师这儿选取了书中几个故事,先来一睹为快!(出示三个链接)你们先选第几个?

生:第三个。

师:(播放波浪滔天的声音)这是一段声音,请仔细聆听,发挥想象,鲁滨逊正经历什么?

(生闭目倾听)

师:说说你刚才想象到哪些畫面?

生:鲁滨逊正在海上航行。

生:鲁滨逊正经历着一场风暴。

师:你是一个善于想象的孩子!

生:他可能正在战斗!

师:再想想正和谁战斗?

生:他可能正在和野人战斗。

师:好的!那在这波翻浪涌的声音中,鲁滨逊究竟经历着什么呢?答案在书中。

【设计意图】周一贯先生说过:“想象对于阅读是何等的重要”。学生只有将文字描写的内容,想象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才能真正走进书中世界,才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教者设置了聆听波翻浪涌的声音等环节,引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迫不及待地要走进故事中。

师:(出示链接)我们继续下一个故事,选哪一个?

生:选第二个。

师:这是一幅鲁滨逊的图,请大家仔细地观察一下,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鲁滨逊的外貌。

生:图上是一半绅士,一半狂野的男人。

师:你是从感觉的角度来介绍的。我们尽量从鲁滨逊的衣着、外形来介绍。

生:他身穿兽皮做的衣服,手里拿着兽皮做的伞,腰间别着一把斧头,手里拿着一把长枪。

生:他戴着一顶帽子,撑着笨重的羊皮伞,腰间别着一把斧头,手里拿着一把长枪。

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鲁滨逊的外形特点的?

(生点头)

师:(出示文字配音)书中描写的如何?

生:十分精彩。

师:孩子们!像这样精彩的语言,在《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中,比比皆是。你们想不想去见识更多的像这样的精彩的语言?

生:(点头)想!

师:(出示链接)我们继续最后一个故事环节——故事一。请大家从抽屉里面拿出阅读材料。在阅读这个故事之前,我们来说说你会用什么方法来阅读这则故事?我们在课外阅读时,还要关注读书的方法。(板书:关注方法)

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生:画出精彩的语句。

生:做批注。

师:同学们,请选择适合你自己的方法,尽情阅读吧!

(生阅读)

(师巡视,提醒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

生:(交流)我选用的阅读方法是批注。

师:读读你批注的句子。

生:“我说,‘不要害怕,星期五。我尽量给他壮胆。可是,我看到这可怜的家伙简直吓坏了,因为他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人是来找他的,并准会把他切成一块块吃掉。”

师:你批注了什么内容?

生:星期五看到有三只独木船来了,认为是来找他的,他吓坏了。

师:很好,哪些同学做了圈画?

生:我圈画的是:“星期五去了不久,就飞也似地跑回来,一纵身跳进外墙,他跑得飞快,仿佛脚不着地似的。”写出了星期五跑得很快。

师:作者怎样写出了星期五跑得很快?

生:写他脚不着地似的。

师:很好!你们用适合自己的方法阅读了这则故事,那么知道大致写了什么内容吗?

生:野人准备吃三个俘虏,鲁滨逊非常憎恨野人。

生:星期五准备去捉海鳖时,发现了野人的到来,于是鲁滨逊和星期五做好了与野人进行战斗的准备。

师:你们读得真仔细。

【设计意图】曹文轩先生曾说:“我们要提倡深度阅读,不仅有来自文本所给予的那些东西,还在于思索、品味和琢磨。”学生阅读,如果掌握了科学的读书方法,必然会收获更多。在学生阅读“与野人交战”片段时,教者引导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法阅读,有意把主动权给了学生,给其自由,任其选择。

四、关注疑问,阅读作品

师:孩子们!当我们课上到这儿时,我相信你们的心中充满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生点头)

师:那就来说说此时你心中最大的疑问是什么?

生:野人是从哪里来的?

生:故事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生:鲁滨逊和星期五是怎样和野人战斗的?结果怎样?

生:野人是从哪里得来的俘虏?

生:鲁滨逊究竟是靠什么生存了下来?

……

师:古人说“读书贵有疑”,大家此时的疑问有千千万万,请大家拿出作业纸,把自己没有表达出来的问题写上去。

师:孩子们,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写下来,让这些问题刻在自己的心中,如果你想解开这一个个谜团,就去读——

生:《鲁滨逊漂流记》!

师:孩子们,希望大家课后好好地去读这本不朽的著作——《鲁滨逊漂流记》,把你的收获认真地写在作业纸上“我的收获”栏里。

【设计意图】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对于课外阅读读前指导课,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无数的疑问,形成阅读期待,才能引领学生主动地读书。因此,激发疑问是课外阅读读前指导课的主旋律。

教学反思:纵观本节课,我们可以发现教者着力引领学生关注评价、细节、方法、想象、疑问,其实这些都属于阅读的方法。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于课外阅读课来说,教师应该激励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唤醒学生阅读的兴趣,鼓舞学生在阅读中勇于探索!

猜你喜欢

漂流记野人鲁滨逊
黑熊漂流记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勇敢坚强,永不放弃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鲁滨逊漂流记
野人迷踪
枧潭漂流记
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