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
2019-09-27张馨月
【摘 要】 针对应用型培养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应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层面探究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具体措施,提升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英语;存在问题;改革思路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国际化转型,在国内和国外市场融合力度不断提升的时代大趋势下,高校英语教改所面对的问题及挑战,压力及机遇也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其本质和表现形式均尝试摒弃以传统的四、六级为教学目标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要求等。高校作为英语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市场用人需求对高校英语人才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到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的方向及定位。但在长期扩招过程中,各高校普遍存在英语教学方式单一,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教师教学改革多流于表面,师资力量薄弱,学校英语应用型学习所需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始终制约着高校英语人才培养定位的调整成效。这也是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当前高校英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教学改革流于表面,教学改革思维与学生需求脱离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及我国教育改革大潮的影响下,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持续进行英语教育以及其他学科教育改革等工作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英語教学改革本身而言,与高中以高考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不同的是,大学期间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以四、六级考试作为教、学目标,但是四、六级考试与高考相比带给学生的压力并不大,尤其是部分高校并不以六级成绩作为学生毕业衡量依据时,四、六级考试为学生带来的英语学习激励作用,就相对有限。然而以四、六级考试以及教学大纲作为教学改革依据的高校英语教师,其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都离不开四、六级考试以及教学大纲。但是在学生毕业后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并不以此作为学生英语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学习程度衡量的标准。
由上可见,从教学改革思想层面,英语教师的教学改革思维和切入点,就很可能与学生毕业之后的实际需要不符。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兴趣不高,英语教师所期待的学生课上积极参与和积极与教师互动景象很难出现等,不仅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成效,也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主动性,会影响到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效。
另一层面从教师教学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忽视学生学习成效,重视教学方式的形态各异,忽视学生接受主动性,重视知识点的灌输和传递,忽视学生专业技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求等,同样会影响到英语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的是,在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要求下,很多企业要求职员必须具有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和书面撰写能力,当然,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对英语应用型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不同,如果学生长期的英语学习只是纸上谈兵,在面对企业此种实战性要求时,很容易出现心理不自信、怯场、能力不足等直接由于长期职业发展的问题,此类问题的实质或背后,其实也是在校期间,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不当等。
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是与教师相比学生的英语学习经验不足,然而学生英语学习的创新性和相关知识搜集的及时性、时代性等却有可能高于教师,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的英语知识,很有可能被其视为“老旧”知识,与其接触到的前沿知识,含职业英语存在差距,这也有可能导致学生因为无法在课上获取到其所需要的内容,而对英语课程失望,进而转为厌学甚至逃课等。
2、师资力量薄弱,英语教学暂时性更为明显
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与部分高校教师交叉使用或外聘兼职教师密切相关。众所周知的是,师资力量是高校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只有师资力量雄厚,才能有效提升高校英语教学水平。对于一名优秀的英语高校教师而言,仅仅拥有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及英语教学所需要的口语教学能力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具有在英语课堂上及时把控学生神态动向,并借此分析学生学习心态和是否理解等的能力,以及课下可以顺利轻松地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英语学习需要和进程的努力。以上各项能力均是高校英语教师进行英语课程教改和创新的基础。故而对于高校英语教师而言,除了以上各项能力之外,最为重要的是如何精准、良好把控学生心态及英语学习需求,设计出具有创新性时代性,设计出具有创新性、时代性、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课程内容。
但是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英语教师多以中老年教师及研究生为主,中老年英语教师存在课下不坐班,学生群中无法及时找到教师的问题。而研究生为主的教师团队又存在创新能力高于中老英语教师,但是英语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能力较高、知识渊博、善于探知学生心理需要和实际英语学习状况的优秀教师凤毛麟角。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前提下,学历层次较低的英语教师,尤其是兼职英语教师多成为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团队的主体。在此种状态下,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并不具备从事英语教研科研活动的能力,在高校不考虑英语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或者很少为英语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的前提下,单纯依靠现有的英语教师师资很难达到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英语教学暂时性明显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很多教师仅仅当堂课本学期课程要求及大纲要求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忽视英语教学需要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以及需要加大学生职业英语培训的要求,如此,更谈不上达到英语应用型人才终身培养和创新性思维以及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长此以往,即便是国家加大倡导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即便是各行各业加大对英语应用型人才需求力度,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脱节,也无法满足各行各业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以及对应用型人才针对性培养的要求。
二、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要求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思路
1、以人本位为基本理念的教学方法改革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传统英语教学方式相对忽视学生创造力和主体性发挥。但随着英语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学本位要求对英语教学改革实效的影响已经得到了证实。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实际应用,必须从教学方法改革入手。建议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融入到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来,使之辅助教师拓展英语课堂的空间。建议英语教师借助网络不受地点、空间、时间、限制的优势,将课上和课下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融合起来,为学生提供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可邀请学生参与到此类课程的设计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善于搜索和调查最前沿知识的能力,使之成为学生温故知新的基础模式,按照英语学习的特殊需要,运用声情并茂的形式从听觉、视觉、思考、记忆等多方面来刺激学生全方位的学习。学生在课下使用网络搜集到的相关题材也可以成为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辅助,学生所搜索到的语音材料在经过课堂共享或可想共享后,同样可以为学生带来成就感,这更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等的重要渠道。
2、充分发挥英语优势的教学思维转变
英语所具有的魅力已经得到了客观的证实。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其目前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都是片面的、狭窄的,具有阶段性的无法与英语的整体性魅力媲美的。因此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英语的魅力,更可作为提升英语教师和学生对于英语学科认知的切入点。以往教师和学生将英语学习重点均放在四、六级学习及考试通过率方面,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听、说、读、写、翻译等学习要求,进行更具有实用性的设计,比如将听、说、读、写、翻译等学习要求与学生职场英语实际运用要求融合起来,为学生设计和培养对应的环境和氛围,以此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师资力量直接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师资力量的薄弱,可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来加以应对。事实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前进、共同学习就可以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
除此之外,学校应该重视英语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努力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充满活力、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化、高素质高校英语教师团队。对在校教师英語知识加大培训力度,以此来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扭转教师错误的教学思想,培养其创新教学理念等均可以作为培养师资团队的切入点。具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国外深造和外出学习的机会,要求本校英语教学权威为其他教师指导,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通过榜样力量来感染和影响其他英语教师。对于兼职的优秀英语教师可定期进行筛选和培训。
3、基于教师职业成长需求的评估方式调整
高校对英语教师的培养可以以赛促学、以练促学、以任务为中心,此种培训方式以及对应的评估方式,也可以由教师带到英语教学中,成人教师培养学生和评估学生的主要方式,以此来打破看下仅限于考卷考试的评估方式。多样化英语课堂不能仅限于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可以将评估设置为以终结性评估为辅,以交叉式和立体式评估为主的评价模式。
高校英语教师的评估内容必须包含教师的应用文写作、快速阅读、听力口语、表达语法、英语语调等的基础能力,在具体评估时可进行专家向评估、交叉性评估(同一专业的不同年级之间进行交叉和不同专业的同一年级之间进行交叉)。按照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和考查英语教师英语语言运用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比如考查教师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对比教师对英语语言,国家概况的介绍情况来了解教师的口语实际表达和知识储备能力。
考查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技能,尤其是针对英语教师所在的专业,进行教师专业英语知识和专业英语技能的考查。在专业性考察方面,需要考察教师对最前沿英语知识点和技能的了解情况,以及自己所在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发展最新状况。以上各项当时均可作为教师针对性引导学生,并考察评估学生的具体方式,由于教师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掌握情况不同,对学生考查的难度可以酌情降低。
三、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要求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分段方式
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可按照分段教学的方式逐步推展。具体可将学生整体分类初级阶段、高级阶段两种,具体分层时学生的范围不宜扩大,可以某个专业的某个班级为考察对象。按照学期的分期时间,将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设置为初期阶段。此阶段考查和学习的重点在于综合技能和听说。因此可将此两个考察对象是为两个不同模块。再将两个模块分别分为,基础阶段、巩固阶段和提高阶段,此种设置模式利于教师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具体情况和学习水平,进行学生分层。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英语专业特点、英语基础水平和课程安排等情况灵活调整课程进度。
高级阶段为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在基础阶段,学生已经经历了听、说、读、写的基础训练,并尝试话题讨论和演讲比赛、配音比赛等多种趣味性的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好奇心已经被培养和调动起来。在高级阶段,可将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即专用用途英语课程模块、英语文化课程模块、英语语言高级技能课程模块。以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学生基本掌握的基础技能为训练前提,在此基础上,以提升各种语言技能为目标,进行高级英语的口译、笔译、写作、试听、英语综合技能锻炼。在文化模块中,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使用英语的国家的美食、政治、人口、景点、历史、文化、肢体语言、禁忌可作为介绍对象,这也是培养学生在毕业之后职场英语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基础。专业用途的英语课程模块更贴近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可囊括计算机英语、科技英语、法律英语、商务英语以及旅游英语等的阶段性学习。
【参考文献】
[1] 阎丽. 论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J]. 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03)76-77.
[2] 徐君.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 英语广场,2015(10)64-66.
[3] 袁媛.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英语教学改革——CBI模式下的创新性英语教学[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1)228-229.
[4] 陆莲枝. 凸显教学的实践性,培养英语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怀化学院学报,2013(04)117-119.
[5] 聂瑜.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人才,2013(06)251-252.
【作者简介】
张馨月(1979—)女,陕西西安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