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视角的国内海参产业竞争态势分析①
2019-09-27陈科光茅沈丽陈水春黎康园毛海峰李修岩祝华龙方春海
陈科光 茅沈丽 陈水春 黎康园 毛海峰李修岩 祝华龙 方春海
(1广东天海参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湛江 524000;2农本科技 (湛江)有限公司 广东湛江 524022;3湛江天利海参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湛江 524072)
近年来,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不断调整,海参产业也随之高速发展。海参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活性物质,历年来被人们视为海中珍品,其人工养殖量逐年攀升。2016年,我国海参养殖量超过20.4万t,产值约600亿元,中国海参产量位居全世界第一。国内海参养殖研究始于1954年,1957年首次培育出刺参参苗,20世纪70年代后期多个省份开展了海参的人工育苗和增殖研究,21世纪初技术相对完善。从发展历程上来看,技术发展时间较短,重大新技术的突破都可能引起整个产业的巨大调整,如2007年,福建海参产业应用 “北参接力南养”技术,造就福建海参产业当年产量2.74万t、产值38.3亿元。国内对海参专利分析研究较少,仅有潘诚[1]、曲凯等[2]海参产业领域专利技术进行了分析,内容较全面,但数据较为陈旧,尤其是2011年后专利数据爆发的情况未能涉及;林楠等[3]对1985~2013年我国海参领域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进行了分析,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并不能显示出海参产业发展趋势。李红卫等[4]和应月等[5]分别对海参加工专利进行简单论述,内容较为简单,不能清晰表现出海参产业专利发展趋势。鉴于此,笔者拟以国内海参发明专利技术为研究样本,对国内海参产业专利技术的发展趋势、技术领域、主要竞争者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期为国内海参产业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1 数据选择
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确定技术边界与检索要素,以 “刺参 OR白沙参 OR糙海参 OR辽参OR鲁参”为专利检索组合,检索内容为发明申请,不包括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检索及分析系统(PIAS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共获得3 218条专利检索结果。
2 专利分析
2.1 总体趋势分析
国内海参产业专利发展大致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2001年为探索萌芽期。在此15 a间,每年海参国内专利的申请数量和公开量均低于8件,该阶段为技术的探索阶段。该阶段专利集中于海参产品的开发,如海参酱油、海参乳精、海参营养液等,养殖技术相对较少。
第二阶段,2002~2006年为技术蓄积期。在该阶段,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23件逐年增加到2006年的63件,技术平稳蓄积,逐渐储备,蓄势待发。该阶段体现为海参产品的深加工快速增加,如海参多糖的提取和养殖技术。养殖技术多样化,配方饲料和除菌剂研发成为该阶段养殖技术研发的重点。
第三阶段,2007~2017年为快速增长期。在这11 a间,专利申请和公开量同步快速增长。由2007年的105件迅速增长,并稳定在300件左右,2013年达到峰值399件。如养殖技术成为该阶段的发展重点,网箱养殖、土塘养殖、饲料研发等养殖技术。
第四阶段,2018年起为技术瓶颈期。2018年申请数量仅166件,可能是由于技术研发遇到瓶颈,后续具体情况需进一步分析。
2.2 技术领域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海参产业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养殖技术、食品加工、养殖饲料、提取物利用4个方面,具体到小类分别为A01K61/00、A23L1/333、A23L1/325、A23L1/29、A23K1/18、A23L17/00、A23K1/16、A23K1/14、A61K35/56、A23L1/30、 其他分别为481、 408、 331、 323、 311、257、209、158、123、119、498件 ,分 别 占14.95%、12.68%、10.29%、10.04%、9.66%、7.99%、 6.49%、 4.91%、 3.82%、 3.70%、 15.48。 其中,A01K61/00领域自2007年开始由过去的低于10件/年逐年增加至18、 25、 29、 56、 57、 51、 102、57、36、26件,整体趋势与国内海参产业专利发展总体趋势一致。
2.3 主要竞争者分析
2.3.1 主要申请人分析
对申请人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排名前十位的申请人共申请709件,占全部申请总量的22.03%。其中中国海洋大学119件、青岛佳日隆海洋食品有限公司77件、大连工业大学77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77件、大连海洋大学62件、大连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53件、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2件、大连水产学院50件、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47件、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33件、其他2 509件。其中,中国海洋大学海参专利申请集中在制品加工、养殖技术、提取物、食品药品应用等方面,青岛佳日隆海洋食品有限公司集中在海参营养制品开发,大连工业大学集中于养殖设备、养殖技术、海参制品加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集中于养殖设备、养殖技术、分子标记,大连海洋大学集中于养殖技术、养殖饲料,大连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集中于海参加工,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集中于海参制品加工、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养殖技术,大连水产学院集中于养殖技术、养殖饲料、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集中于生物制品、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集中于养殖技术、养殖设施。
表1 1987~2018年国内海参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2.3.1 主要发明人分析
对主要发明人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排名前十位的发明人分别为胡炜(82件)、姜玉宝(80件)、耿元生(71件)、 薛长湖(64件)、 焦健(57件)、 邵俊杰(57件)、 袁文鹏(55件)、 常亚青(53件)、 刘昌衡(51件)、张晓龙(50件)。其中,胡炜曾供职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姜玉宝、张晓龙和耿元生供职青岛佳日隆海洋食品有限公司、薛长湖供职中国海洋大学,焦健供职大连工业大学,邵俊杰供职大连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袁文鹏曾供职中国海洋大学,常亚青供职大连海洋大学,刘昌衡曾供职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其成果与申请单位排名基本一致。
2.4 有效期内专利地域分析
对已检索出的3 218条专利进行分析,筛选出在有效期内的专利数据2 407条。其中,山东986件、辽宁636件、江苏90件、浙江129件、安徽67件、福建64件、广西44件、其他391件,分别占比40.96%、 26.42%、 3.74%、 5.36%、 2.78%、 2.66%、1.83%、16.24%。在各市中,青岛478件、大连562件、宁波55件。专利地域分布与海参养殖地域分布较为一致。
2.5 技术趋势分析
对已检索出有效期内的专利数据2 407条进行分析,由于其在1987~2001年申报数量极少,不具备技术趋势分析特征,故选取2002~2018年的主要技术领域进行分析,分别为A23(食品、食料加工处理)、 A01(养殖技术)、 A61(医学、药学领域)、 C12(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2002~2018年国内海参专利主要集中在上述4个领域,其中A23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波动性持续上升,且申请数量增加较多,说明随着海参专利产量的激增,对其如何进行加工处理是当前研究的重点;A01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增加较快,并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说明国内养殖技术专利处于持续更新改造阶段;A61和C12处于稳定缓慢增长阶段,说明海参产业在医学药学生物化学的研究处于缓慢进展中,对文献内容分析发现多处于技术储备阶段。
3 结语
本研究对国内海参产业发明专利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自2007~2017年为海参产业专利申请的高峰期,这一点与国内海参产业的高速发展相吻合;海参产业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养殖技术、食品加工、养殖饲料、提取物利用4个方面;主要申请人和申请单位集中在山东和辽宁,科研单位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专利申请主要地域与海参产地极为吻合;养殖技术和食品加工处于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总体而言,国内海参产业专利情况与海参产业发展较为一致,在无较大技术突破的情况下,专利技术的数量增长、区域分布及预计仍处于平稳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