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姆莱特》 中波洛涅斯之死
2019-09-27夏思学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夏思学 王 芳 [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是西方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宝石。这部戏剧除了以亡魂形式出现的老国王外还死了八个人,其中第一个走进坟墓里去的就是波洛涅斯,他的死显然很有分量。研究《哈姆莱特》的资料浩如烟海,但对波洛涅斯的研究却相对稀少,屠格涅夫说:“波洛涅斯是一个干练实际,善于思考,然而同时又是一个目光短浅,喜欢饶舌的老头。”孟宪强认为他“地位很高、资历很深”,“心地善良却又愚蠢昏聩”,正是他的愚蠢多事导致了他的家庭的不幸,卡茨则从戏剧情节的角度提到了波洛涅斯之死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虽然波洛涅斯之死可以定性为一次误杀,但存在着必然性。本文将从伏笔剧情、性格因素,以及剧本思想内涵这三个方面对波洛涅斯之死的必然性进行分析。
一、 伏笔剧情显端倪
莎士比亚的戏剧向来以情节复杂,多线交织著称,别林斯基称“莎士比亚是戏剧方面的荷马”。 在《哈姆莱特》这部剧中,情节也同样复杂,有着层层叠叠的对照和隐秘幽深的伏笔,波洛涅斯这般具有“分量”的死亡,自然在剧中有所铺垫、暗示。纵观全剧,笔者认为至少有四处伏笔,暗示了波洛涅斯之死。
第一处伏笔,出现于第二幕第二场。波洛涅斯向国王汇报情况,他以项上人头起誓哈姆莱特的疯癫是由于恋爱的不遂。第二处伏笔出现于试图证明自己经验正确的波洛涅斯与王子的对话之中。波洛涅斯坚信自己的错觉,认为奥菲利亚就是哈姆莱特发疯的根源,于是他想从哈姆莱特的身上得到验证。此时的哈姆莱特预感到波洛涅斯会做出一些蠢事,戏谑地称他为“鱼贩子”,又将他比喻成死狗的尸体,以示警告。第三处出现在波洛涅斯大谈戏剧,哈姆莱特称波洛涅斯为耶弗他老头时念的歌词里。此处有多句歌词暗示着波洛涅斯的大祸临头。身为朝廷重臣的波洛涅斯在大学期间受过人文主义教育,对古典文化较为熟悉,曾经也参演过一些以古罗马历史为题材的悲剧,但是对哈姆莱特的一再警告却置若罔闻。第四处是波洛涅斯回忆曾经扮演过什么角色。扮演朱利斯·凯撒的他在朱庇特神殿里被勃鲁托斯杀死。哈姆莱特听后,戏谑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综上,哈姆莱特发现波洛涅斯忙上忙下的举动干扰了克劳迪斯妄图对哈姆莱特行不轨之事后,对其进行了多次暗示,希望他别做蠢事,但是却都被这个执着的、定式思维的老头认定为“疯言疯语”。
这四处伏笔与后文波洛涅斯之死相互照应。波洛涅斯确实判断错误,大难临头。在王后的寝宫(并不圣洁,呼应第四处哈姆莱特嘲讽戏谑的语气)里,哈姆莱特误认为躲起来偷听母子间谈话的是克劳迪斯,因而失控将波洛涅斯杀死。波洛涅斯就这样丢了性命。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波洛涅斯之死出自作者的精心安排。
波洛涅斯之死也是戏剧情节发展与冲突实现的必要环节。波洛涅斯是躲在王后寝宫帷幕后面被刺死的,在这之前哈姆莱特刚巧错过了杀死克劳迪斯完成复仇的最佳机会。《捕鼠机》一戏已经让哈姆莱特暴露了,克劳迪斯必然会采取行动。哈姆莱特优柔寡断了太久,还是不肯轻易用暴力、血腥的手段来结束克劳迪斯的生命,莎士比亚便以波洛涅斯的死作为戏剧进入高潮的催化剂,去推动剧情快速发展。这场误杀和它的连锁效应瞬间引爆了矛盾点让悲剧性的情节环环相扣,灾祸接二连三发生,冲突急速产生,情节冲上高潮。
因为父亲曾经坚定地认为哈姆莱特是因为得不到她的爱而疯癫,所以奥菲利亚认为父亲被杀的源头是她,最终美人忧伤溺毙。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决斗的冲突来源于雷欧提斯为父亲和妹妹报仇,结局两人双双赴死。王后不听劝说,喝下毒酒暴毙身亡,死亡不停蔓延,情节发展迅速。最后冲突再现,克劳迪斯撕破丑恶的嘴脸,被毒剑和毒酒轮番伺候。波洛涅斯的率先死去牵动了余下所有死亡的发生。因此,波洛涅斯的死为推动情节的发展做了不小的贡献。
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其中人与外界的冲突最容易引起社会性的悲剧。《哈姆莱特》中存在不少冲突,同时也引发了不少悲剧。作为剧本的重要构件,人物和情节会为冲突的产生服务。《哈姆莱特》又叫《王子复仇记》,王子要向弑兄娶嫂的叔父复仇,但却一再拖延。波洛涅斯的死便是情节急需的一个契机,促使哈姆莱特踏上复仇之路、完成他的使命。
综上所述,复杂情节中的隐秘伏笔与前后照应暗示着波洛涅斯早死的命运,而他的死也为戏剧冲突的实现、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必要的作用,存在必然性。
二、 性格因素促悲剧
英国的布拉德雷在谈“莎士比亚悲剧的实质”时,说到“悲剧的中心可以说是在于由性格产生的行动”, 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已成定论。那么波洛涅斯的性格是什么?他的性格和他的悲剧命运有何关联?据现代汉语词典,性格指的是“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波洛涅斯的行为方式和对人对事的态度来做些分析,才能发现他的悲剧的深层原因。
首先,波洛涅斯是一个好管闲事、爱表现的庸俗之人。在剧本第二场,当雷欧提斯向国王申请回到法国的时候,克劳迪斯将波洛涅斯与他自己比作嘴和双手的关系。此处莎士比亚就已经向读者暗示了波洛涅斯喜欢出谋划策的特点。往后,随着剧情的展开,国王对哈姆莱特的疯癫起了疑心,波洛涅斯开始积极奔走,奥菲利亚向他报告哈姆莱特疯癫求爱的状况后,他马上前往丹麦皇宫对国王报告,十分肯定王子的疯癫是由恋爱不遂引起,“要是我说错了话,把这个东西从这个上面拿下来吧”(哈,33)。此后,他主动提出将女儿作为试探工具,试探哈姆莱特。这一切都说明波洛涅斯喜欢多管闲事、爱表现。
波洛涅斯不仅好管闲事,还庸俗昏聩。年老的他丧失了对事物的敏感性,耽溺于自己固有的经验和书本知识之中。对于哈姆莱特爱慕奥菲利亚的事情,雷欧提斯是这样认为的:“也许他现在爱你,他真诚的意志是纯洁而不带欺诈的。”而波洛涅斯却直接否定了哈姆莱特的爱情:“你是一个毛孩子,竟把这些假意的表示当作了真心。”(哈,17)两相对比,波洛涅斯以所谓的经验不分区别地对待人的感情,显得十分庸俗。随后,我们发现他的庸俗渗透在他的家庭教育之中,女儿和王子书信的往来,他要知道;儿子在法国的表现,他费尽心机地吩咐仆人变相打听。这种庸俗运用到与王室家庭的交往中时,就不仅仅是好管闲事那么简单了,当他提出将女儿作为试探工具,偷听女儿与哈姆莱特的谈话,随后又自告奋勇地偷听哈姆莱特母子间的谈话,就把自己的家庭完全卷入了皇室纷争的旋涡之中了。这个昏聩的家长,终于把自己和子女带进了覆灭的危险中。
波洛涅斯的家族属于贵族。贵族曾在476—1640年间的欧洲封建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也就是在整个中世纪时期,贵族的影响力都是非常巨大的,他们不仅控制了中世纪欧洲的经济、生产命脉,还直接掌握了地方上政治、军事和司法的尚方宝剑。即便12—14世纪欧洲的王权逐渐强大,贵族的势力仍不容小觑。
拥有权势、地位、声望、财富的波洛涅斯,并不需要依附于国王,可他老年昏庸、盲目自大,喜欢窥探别人的隐私,缺乏自我意识同时有着狂热的表现欲。对政治变故和即将因复仇而发生的政治冲突毫无警觉的他把自己连同整个家庭卷入了皇室纷争,造成了自身的悲剧。
波洛涅斯这样的性格和行事清晰地描绘出他毁灭的轨迹。他把自己卷入皇室,招致死神就合情合理、不可避免。就算当时哈姆莱特理智归位、情绪稳定,分辨出了波洛涅斯惊呼求救的声音,没有杀死他,他也在劫难逃,危如朝露。所以,波洛涅斯的死和他的性格有莫大的关系。
三、波洛涅斯之死与剧本思想内涵的关系
《哈姆莱特》这部世界艺术的最高峰之一,蕴含的思想极其深刻,它扎根于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土壤,是时代的缩影。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伊丽莎白女王年老体弱、性情多疑,开始听用亲信,不再如从前贤明能干。因为女王没有继承人,封建势力便蠢蠢欲动。农业歉收、就业困难、通货膨胀,难民流离失所,生活异常艰辛,社会矛盾十分激烈。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哈姆莱特》应运而生。
基托在《哈姆莱特》一文中写道:“莎士比亚悲剧所揭示的是复杂的、扩散性的毁灭。”《哈姆莱特》中有一系列表示腐烂、毁灭的意象,比如霉烂、腐败、恶疮等,“患病”的不仅仅是单个人物而是丹麦的整个社会。戏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显然和笼罩着丹麦的毒气有关。波洛涅斯由于和罪恶源头克劳迪斯走得最近,最先感染到了毒气,也最先死去。从波洛涅斯开始,接连而至的死亡恰恰揭示了丹麦溃烂的逐步渗透以及毁灭的扩散性。
除了腐烂、毁灭意象,《哈姆莱特》中还使用了轮子的意象。轮子意象具有两种象征含义:一种指的是国家之轮,另一是命运之轮。哈姆莱特借伶人之口咒骂命运:“去,去,你娼妇一样的命运……拆毁她的车轮,把它滚下神山,直到将她打入地狱的深渊。”(哈,43)使得命运之轮的意象显现。“君主的薨逝不仅是个人的死亡,它像一个旋涡一样,凡是在它近旁的东西,都要被它卷去同归于尽;又像一个矗立在最高山峰上的巨轮,它的轮辐上连附着无数的小物件,当巨轮轰然崩裂的时候,那些小物件也跟着它一齐粉碎”(哈,65)。“君主的薨逝”具有两重性,一指肉身的死亡,一指君王不承担王权责任,王室成员尊严的消逝。《捕鼠机》演出后如此关键的时刻,克劳迪斯放弃忏悔,不作任何改变,王子犹豫不决选择另找机会。国王与王子的行为抛弃了政治责任,违背了王权的职责,没有为丹麦谋福祉,君王的尊严荡然无存。再加上老国王的毒发身亡和王后的乱伦之罪,“君主的薨逝”的两重性全部显现,国家之轮无法避免地屈从于命运之轮。两个轮子间的屈从关系决定了全剧人物的生死。波洛涅斯这个轮辐上的小物件,必然随同国家之轮的坍塌而灰飞烟灭。
有感于时代的严峻,《哈姆莱特》呼唤正义、渴望重建秩序。哈姆莱特曾说:“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哈,25)虽然哈姆莱特没能当上国王,建立他理想中稳定传承的文化和秩序,但是在他的授意下福丁布拉斯继承了王位,稳定了丹麦。阿谀奉承的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因为王子将书信调包而被英王处死,深陷情欲泥沼的王后因替儿子饮酒而毒发身亡,国王死于罪有应得。这些人物的死,都是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秩序重新得到建立的表现。
波洛涅斯的死显然也是正义得到伸张,秩序得到维护的表现。送王子去英国的提议是波洛涅斯先提出的,他费尽心思去探究王子发疯的原因,帮助克劳迪斯牵制王子。人性的两极若以克劳迪斯为最恶,以奥菲利亚为最善,波洛涅斯显然要更靠近克劳迪斯。他心术不正,使用圈套和诱饵,把亲生女儿当作试探工具,《捕鼠机》一戏结束以后,波洛涅斯明确选择站队克劳迪斯,此后他身体以及灵魂全都裹满了恶臭的“泥巴”,再也洗不干净了,等待着他的只有一死。
由于剧本情节发展、戏剧冲突实现的需要,再加上波洛涅斯自身性格以及剧本的思想倾向,波洛涅斯的死成为必然。波洛涅斯虽然不是《哈姆莱特》中的主要人物,但他的死亡情节亦充分展示了莎翁卓越的戏剧成就。
① 〔俄〕屠格涅夫:《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收于杨周瀚选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72页。
②③ 孟宪强:《三色堇:〈哈姆莱特〉解读》,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50页,第250页。
④ 〔美〕卡茨:《在〈哈姆莱特〉中的命运之轮、国家之轮与道德抉择》,罗峰译,收于刘小枫、甘阳主编:《丹麦王子与马基雅维利》,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33—54页。
⑤ 〔俄〕别林斯基:《戏剧诗》,收于1962年《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3期。
⑥ 〔英〕布拉德雷:《莎士比亚悲剧的实质》,收于杨周瀚选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页。
⑦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1470页。
⑧ 〔英〕莎士比亚:《哈姆莱特》,朱生豪译,天地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本文所引文本均出自这个版本,为了行文简洁,后文所引文本只随文注出页码,不再另行作注。
⑨ 参见朱孝远的著作:《中世纪欧洲贵族》的引言部分,第1—2页,广东人民出版社,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
⑩ 〔英〕基托:《哈姆莱特》,收于杨周瀚选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