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数学情境教学设计

2019-09-26黄福刚

赢未来 2019年17期
关键词:内角三角形数学知识

黄福刚

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知识、培养素养、提升能力。初中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很多的数学知识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来感知,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定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初中数学教师重视情境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本文就初中数学情境教学设计展开探讨。

教师,应充分运用情境教学设计,将数学图形、语言文字整合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

新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从生活中应用数学,在学习中感知生活,做好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联系,创设更多的生动而又情趣化的情境。数学教学需要创新改革,以问题为切人点,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围绕学习目标,依照“问题情境一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实际应用的模式实施几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通过分析问题锻炼思维能力,结合具体应用感知数学价值,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知识,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例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最近我校附近的购物中心和另一家购物广场为迎接五一,都进行促销活动,其中购物中心是全场物品打六折销售;购物广场是实行买两百送一百的活动,请问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合算?这问题一出,许多学生觉得这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都会主动地思考,然后解决问题。可见一个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有用的数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不断地尝试探究解决新问题。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赖于教师精心地点拨和启发。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应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立足点。而悬念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中,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种纲领性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的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等问题进行研究,当发现这些问题只对某种特殊三角形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教师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经测量、计算,学生发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度左右。教师再进一步提出:“由具体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度左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否为180度呢?请同学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构成一个怎样的角?”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后发现,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平角。经过上述两步实验,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教师指出了实验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学生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在寻找证明方法时,教师提出:“观察拼接图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凭借实验操作时的感性经验找到证明方法。实践操作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受到了证明定理的启发,显示了很大的智力价值。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活动或游戏,构建数学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情趣。如在学习完“有理数的运算”一节时,如何对学生进行运算能力的训练?如果做大量枯燥的计算题,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这时可以让学生进行“24点”的游戏,这样不仅使学生熟悉了有理数的运算,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又如“从不同角度看”,重点是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画法。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完成课堂内各个画图任务,教师课前准备了充足的教具,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大量观察、比较活动,学生间交流气氛非常活跃,课堂教学即时反馈效果很好。

为使情境设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展示数学语言的艺术性、数学思维的连贯性,尽可能体现数学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体现快乐教学的思想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则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圆柱,圆锥”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圆柱、圆锥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找出共同点,再让学生结合多媒体展示,将所学知识与現实生活进行联系,加深对圆柱、圆锥的认识,感受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不能对学生进行僵化的知识理论讲解,采取有效策略,依照新课程精神,不断创新模式,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

猜你喜欢

内角三角形数学知识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三角形分割问题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