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策略与思考

2019-09-26刘娟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活动课创新能力

刘娟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课作为教学的难点,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文章分析了数学活动课的内容、意义与价值、教学方式等,期望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活动素材;创新能力;活动课

“数学活动课”是一类以建构教育性、创造性以及实践性的主题活动为主要方式,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学本质,习得数学知识技能,提升数学素养. 不少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具有挑战性,有的教师认为数学教材中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料,有的则认为中考中不涉及这类试题. 这使得多数教师认为数学活动课无关紧要,便很少像数学教学一样精心准备教学设计,一些教师甚至选择放弃开设数学活动课. 笔者认为,数学活动将原有的“学”升级为“做”,数学活动课的有效推进,可以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与实践,从数学活动课的各方面展开分析,谈一谈自身的一些思考.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

1. 活动内涵

“活动”作为数学活动课展开的主要形式,借助学生的亲历行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深入考察、积极实验、不断探究、精心设计和制作、充分想象和反思,然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 作为数学课程之一,数学活动课的内容首先应是对数学学科的一种探究,在内容上应先于数学学科的教学,在作用上应当引导学生借助实践形成感性认识,进而探究结果.

2. 活动方式

初中教材中的数学活动都是以对应章节的知识内容为指导,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在动手操作、数学实验、实际测量、调查统计、规划设计、思维游戏等活动方式中得以体现. 借助活动,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富有趣味,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具体,能不断开阔学生的眼界,能增强他们的见识,进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和社会,并能灵活自如地处理信息,不断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交际能力,让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3. 开发素材

在数学教材中,数学活动课的基本素材稍显匮乏,有些只有寥寥数语.

比如,数学活动“设计包装纸箱”:市场上有一种型号的肥皂,它的长为16 cm,宽为6 cm,高为3 cm,合计30块肥皂为一箱,请为肥皂厂设计出一款包装箱,以使该纸箱所用材料最少. 此时,教师需要进行如下思考:这一内容编入教材的原因是什么,意义又为何,如何使其发挥作用?基于对教材编排的分析,笔者有以下看法:编者借用这个引子,引导学生走入数学天地,进而延伸到更宽广的数学学习世界. 深入了解之后,开发素材也就简单多了. 笔者要求学生上课之前去超市进行调查,并思考哪种包装盒的形状更具合理性,再从身边找寻一些实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大家收集的包装盒,并进行分析. 然后创设“梯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假如有两盒同样的肥皂,它们的长为16 cm,宽为6 cm,高为3 cm,我们如何设计出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盒,将这两盒肥皂刚好放入?综合设计出的方案,进行表面展开图的绘制,并思考如果不考虑粘接处,哪种方案所用材料最少. ②假如有6盒同样的肥皂,它们的长为16 cm,宽为6 cm,高为3 cm,这时我们又该如何设计包装盒呢?如果不考虑粘接处,哪一种方案所用材料最少?据此你能得出什么规律吗?③假如有30盒一样的肥皂,你能设计出最合理的方案吗?为什么?最后进行延展:假如我们用一张正方形硬纸板去制作一个体积最大的无盖长方体纸盒,该怎么设计?这样一来,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素材了.

笔者认为,素材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教师对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进行精心选择、适当调整和整合、创造和改編. 教师需借助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博览群书,收集丰富的活动课材料,精选数学活动素材,而后对这些材料进行整修、提炼,让其与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珠联璧合.

数学活动课的意义与价值

数学活动课的意义体现在引导学生感悟数学,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提高其自信心上.

1. 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

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手指开始的,借助实践活动,儿童可以获取充足的信息. 数学学科也需要引导学生借助各种活动,获取充足有效的信息,进而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分析认识数学本质与内涵的效果. 学生通过活动不断探索,“再发现”数学知识,借助实践活动这一推手,才能真正提升创新能力.

2. 有助于贯彻课标

在课程标准中,“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中有以下要求:学生需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和理解问题,并可以灵活运用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学生需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进而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透过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联,体验数学活动的创造性和探索性,感悟数学的严谨性. 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借助活动课的开设,训练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1].

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方式

数学活动课也是数学课之一,所以它应当与常态下的数学课堂基本保持一致,授课方式为教室内集体授课;但它又与常态下的数学教学有不同之处,课堂中需具备“活”和“动”. 根据自身的实践与探究,笔者认为数学活动课可以有以下几种教学方式:①纯粹的课堂教学式. 比如算“24”,这类活动课学生基本在课堂内活动,以纯知识为主要内容. ②课前活动——课上讲解式. 比如“反比例函数实例调查”,这类活动课所涉及的知识是关于应用方面的内容. ③课上讲解——室外活动——课堂交流式. 比如“测量距离”,这类活动所涉及的知识是测量一类的内容. ④课前活动——课上交流——课后活动式. 比如“勾股定理的研究”,这类活动课所涉及的知识以探究性的知识为主要内容. 当然,数学活动课教学方式远远不止这些,需要数学教师进一步探究,从而收获更多.

数学活动课的情境和作业

经过数年的实践和探究,笔者认为活动课不需要像一般数学课堂教学一样借助“情境”导入课堂教学,情境在活动课内无关紧要. 原因在于,数学活动课的教学重心不在于传授知识. 若是在每节课都介入情境的创设,就显得过于机械,且活动课中的有些题材也无法引入情境,比如一些借助游戏来阐明数学问题的游戏性质的活动课,例如“石头、剪刀、布”就是如此[2]. 也有一些活动课需要“情境”的介入,比如“平面镶嵌”这类具有思辨意义的活动课,课上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各位同学,你们注意到街上的石块都是采用什么形状的石材铺设的吗?”

笔者认为,活动课的作业布置也是富有弹性的,应依据课题的不同来设置,可以是纸质作业,也可以是纯粹的活动类作业. 教材中,有些活动课所安排的作业是以实习为主,那就不需要安排纸质作业了. 比如,课后了解“三个一次”的应用、剪纸等;而有些活动课与中考有着较深的关联,那就需要纸质作业的创设了,如“画画算算”“正方体涂色”等;其余的活动课如“测量距离”“确定藏宝图”等,则不需要布置课后作业.

总之,数学活动课的作用是其他数学常规课无法取代的. 对数学活动课的认知和探究也是永无止境的,数学教师需不断努力地提升数学活动课的有效性,不断培养学生通过数学观察生活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树臣.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J]. 中学数学杂志,2011(4).

[2]忻再义. 初中数学学生自主性课外活动设计[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活动课创新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低年级的实践与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