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阅读之旅 领略隐性之美
2019-09-26庄艳丽
庄艳丽
我在执教《你一定会听见的》这篇课文时遇到困惑:作者为何能听到蒲公英梳头、蚂蚁搬家、雪花飘落的声音,而且描写得如此美妙,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赏析朗读呢。带着种种疑惑请教经验丰富的名师。老师只告诉我一句话:你该去读读作者的书,寻找她的写作风格和特色。就是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读完了桂文亚女士的《美丽眼睛看世界》。
桂文亚的散文,描绘着各地的“风情美”。读着这些清秀的文字仿佛跟随作者的脚步欣赏着各地的风情。同她在江南欣赏一望无际的荷花田,同她在台北音乐厅聆听悠扬甜润的小提琴,同她在尼泊尔与印度交接的喜马拉雅山脉上裹紧棉衣等待日出,同她一起寻访玛雅古文明遗迹,享受失落文明的苍凉美。她的喜爱旅行,为她的散文带来丰富的写作题材,也为她的散文带来一种隐性的豪气。
她的散文里,折射出俗人看不到的“视角美”。当生长在乡下的堂妹指着一片红花草向作者介绍:红花草嫩叶可当蔬菜吃、花凋谢后可成为土地的丰盛大餐。可在作者的眼中,红花草并不只是“有用的”。她们像春天里的地毯,大大方方地铺开着,跳着叫着闹着,拥抱着轻抚着欢笑着。读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原来作者是带着审美的视角来看待自然的一草一木的。
她的散文里,渗透着亲人离别后的“味道美”。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继母住在乡下,每隔一个周末外婆从城里看望她,夜间就寝前,外婆和她在一个房间打开包装精美的巧克力“偷吃”,这些爸爸和新妈妈都不会知道,当第一口巧克力吃下去时“妈妈的味道”便出来了。这一点超脱了众作家笔下的离别之苦,读着读着仿佛尝到了妈妈在身边的“甜甜的味道”。
她的散文里,出现了神妙的文学“评论美”。她在《美在颜色》一文中写道唐诗诗句给人的色感:春眠不知晓,是“绿”,花落知多少,是“红”;床前明月光,是“银”,疑是地上霜,是“白”;空山松子落,是“茶褐”,幽人应未眠,是“浅灰”;朱雀桥边野草花,是“淡淡的紫”,乌衣巷口夕阳斜,是“冷冷的金”。在她的独特的有思想的笔下,诗歌如国画,有一种空阔流动的淡雅之美。
她的笔下竟有一种尴尬的“暴力美”。她在印第安人聚居的市镇为一群卖花妇人照相时,一个卖花妇人愤怒的抄起一束花,掷飞镖似的朝她脸上扔过来,犹如“仙女散花”或“花如雨下”,她赔笑脸、鞠躬、作揖、打手势,在“花雨”中知难而退。
在朋友看来,桂文亚是一个爱好旅游的女子,但她不只是一個随到随拍的温柔美丽的小妇人,她在旅行中有欣赏有思考,她就像是爬行在地球仪上的一只会思想的蚂蚁,球体上的每一个色块,都曾经出现过她的身影,读了那些有温度有思想的文字后,会发现她是一位行万里路的散文人。
感谢那堂课,感谢我在困惑时提醒我的名师,感谢桂文亚女士的《美丽眼睛看世界》,是他们开启了我的美妙的阅读之旅,学会了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的生活方式,领略到了身边存在着在别人看来或许并不美丽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