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2019-09-26张强邢清华刘晓梅
张强 邢清华 刘晓梅
摘 要 高职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京津冀区域内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同时亦存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不高等问题。在理清高职专业与产业协同理论及相互关系的前提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调研京津冀高职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匹配程度,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透过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提出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即专业合理布局、专业动态调整、专业设置精准、专业特色彰显。
关键词 京津冀;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产业结构;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18-0025-07
实现京津冀一体化是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仅局限在经济、技术等领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培育的重要渠道,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协调程度直接决定或间接影响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与速率。
一、理论基础与互为关系
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专业是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逻辑起点, 专业规模、专业层次和专业布局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相吻合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必备条件[1]。
(一)专业结构
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中各环节间的内在联系是通过学科专业结构予以体现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层次同样适用于相关概念。京津冀区域內高职专业结构是指京津冀两市一省所辖高职院校中具体的学科专业(种类、规模和质量内涵)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和组成方式,包括数量结构、规模结构、层次结构及区域结构等。
(二)产业结构
能够组织生产或制造某种相对独立产品且相对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叫做产业。当某一产业由于其自身内部结构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产业,我们将这种条件下产业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作产业结构。京津冀产业结构可直接反映出区域内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各产业所占比重、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
从劳动力供需平衡的角度分析,教育具有经济效益。产业结构影响着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决定着专业结构和培养规模, 是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根本影响因素。专业结构要契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并能够适时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加以动态调整。使受教育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新价值,使得教育的生产性得以实现,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从需求决定供给的角度分析,教育促进生产力的再生产。专业设置对产业布局具有一定的适应、引领作用。合理的专业设置和规模反过来会助推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又与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密切相关。高职专业结构只有在设置较为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才能提供、储备社会所需的人才资源,进而使生产力得到扩大再生产,促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2]。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职院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体现其教育内涵、办学特色、育人质量的重要指标。专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专业建设应置于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秉持前瞻性、特色性、市场性等原则,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对接产业、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高水平专业为目标,主动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养老护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的相关专业,满足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文献整理与数据处理
(一)文献整理
国内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相关的研究成果颇丰。杨振军(2015)认为,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的种类、人才培养规模能够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需求,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匹配,是评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合理性的重要标准。梁丹(2016)以辽宁省为对象,研究区域内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从布局结构、层次结构等多层面提出协调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对策建议。郝琳琳(2016)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对区域内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河北省为例提出职业院校需要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新的定位要求,为实现经济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培养人才;注重对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培训;为第二产业创新升级提供高技术人才;为拓展第三产业产业链,发展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沈陆娟(2019)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协调的重要性。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高职专业数量对接产业发展规划、高职专业布局对接产业集群布局的发展策略 [3]。
(二)数据处理
1.京津冀区域高职专业结构与三次产业结构协调性
产业和就业数据多来源于2010-2016年的京津冀三地的《教育统计年鉴》《经济年鉴》等,就业结构数据为全口径劳动力,产业结构数据为产业增加值。衡量协调程度的指标采用结构偏离度D,分别计算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D1和专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D2,将二者取绝对值求和即为总偏离度D,具体计算公式见式(1)(2)(3)[4]。
Dj1=(Sj-Ij)/Sj(1)
Dj2=(Sj-Ej)/Sj(2)
Dj=|Dj1 |+|Dj2 | (3)
Ij—— 产业结构,各产业增加值与产业增加总值之比
Ej——就业结构,各产业就业劳动力与劳动力总数之比
Sj——专业结构,各产业毕业生与毕业生总数之比
Dj1——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
Dj2——专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
Dj——总偏离度
J=1,2,3,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表1、表2、表3分别为京津冀三省市2010-2016年三次產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专业结构数据。图1、图2、图3分别为京津冀三省市近年来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曲线。
由图1可见,北京专业结构介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协调性较好;津冀产业结构高于专业结构,专业设置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2010年以来,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下降明显,说明随着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和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较快,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逐年提高。京津冀区域第一产业的整体就业结构下降明显,表明传统农业在京津冀区域内不再作为发展重点,在GDP中的比重和规模正逐步缩减。
由图2可知,区域内两市一省的第二产业的结构和专业结构均高于就业结构,说明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北京专业结构曲线高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专业超前发展、毕业生过剩;天津、河北两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曲线相近,且大致介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但对口就业不充分,毕业生数量或质量存在短板。
由图3可知,北京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曲线部分趋于重合,协调性较好。专业结构还需调整进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天津第三产业与就业及专业结构曲线交汇上升,三者协调度较好。河北省第三产业的专业结构显著高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说明第三产业高职人才培养“超前”发展,毕业生过剩,或存在结构性就业困难的情况。
整体来看,京津冀区域内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偏差系数绝对值高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说明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或人均所创造的产值不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专业结构间的不均衡程度较为严重。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系数为正值,偏差系数的绝对值不断远离零值,说明第二产业的专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不协调性有增加趋势。第三产业的专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偏差程度趋于缓和,且第三产业还有一定的劳动力就业空间。此外,由于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具备很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偏差不大。
三、现状分析与问题聚焦
(一)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分析
在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中,北京定位为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其第二产业占比为16%,第三产业占比为80.6%,产业逐渐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发展,这是一个地区产业结构逐渐走向完善的标志。《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明确提出未来产业将聚焦于价值链高端环节,大力促进金融、科技、文化创意、信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和高端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业态[5]。
天津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改革开放先行区。目前处于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阶段,第三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占比不断扩大,2017年第三产业占GDP总值的58%。天津将形成“两带集聚,多级带动、周边辐射”的产业空间布局,构筑以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传统产业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新体系,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6]。
河北定位为全国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目前,钢铁、石化、建材等仍是河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新优特产品少,较大比例的企业仍处于国际垂直分工体系底层和全球价值链低端。下一步河北省将在降低传统产业增长速度的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在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上做文章,拓展新型服务领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7]。
(二)京津冀区域高职教育资源现状分析
随着京津冀区域内各省市发展定位的明晰,各省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优化升级的强劲步伐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如表7所示,京津冀三地高职教育资源不均衡,存在明显差距。整体来看,北京市高职教育优势明显,各项统计数据不仅优于天津、河北,更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北京各类型、各层次的教育资源都较为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发展,导致高职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逐年下降,存在资源利用率不足的现象;天津高职教育规模处于北京市和河北省之间,资源比较丰富,办学水平较高,多数统计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生源短缺问题较为突出;与此相反的是,教育资源投入有限的河北却保有着数量众多的高职院校与学生基数。高职院校的数量不少但实力不强,较京津两市高职院校存在差距[9]。
仅从专业设置来看,教育部2017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结果显示,北京高职院校开设专业211个,天津高职院校开设专业266个,河北省开设专业443个。京津冀区域内高职专业基本覆盖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的19个专业大类[10]。整体上看,三地专业设置都集中于财经、电子信息、制造专业,水利、公安专业设置较少。
(三)专业与产业结构间协调问题分析
1.专业结构趋同
由于京津冀区域内的两省一市在历史基础、资源结构、社会文化、地方制度等决定经济行为的主要外生变量上存在较多的相似性,导致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规模经济不易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政区域间的市场分割,进而使得高职专业结构趋同、毕业生就业方向相近的现象存在,相关专业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明显,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和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并存。
2.规模结构失衡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驱动下,产业规划不断进行动态调整,三地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方向各有不同。高职院校反应迟缓,虽专业涵盖广,但学生数量与区域内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与趋势不能同步保持均衡,“冷”“热”专业计划招生数量相差悬殊,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的空间布局不相适应,在专业调整及专业群的整合等方面明显存在滞后性。
3.专项研究乏力
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弥补了在科研领域开展区域合作的空白,但专门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机构还没有,专项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力量比较薄弱,研究人员多为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实践经验足、问题抓得准,但理论深度有限、视角广度不够、站位格局不大。特别是针对区域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协同发展的前瞻性和系统性的专题研究成果不多,缺少相关准确数据予以强有力的支撑,缺少行業企业参与教研的工作制度保障,缺少高质量论文,缺少多学科视域下对区域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入研究,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
4.行业作用不足
行业作为高职教育与产业间的连接纽带,肩负着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相一致的社会功能。目前,京津冀行业协会作为社会组织,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未突显。其自身的专业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组织优势还没有真正得到发挥,服务企业发展、协调校企关系、参与专业建设的职能缺位,搭建合作平台、组织社会资源,把握行业发展的状态和破解瓶颈问题的能力不强。
5.企业热情不高
高职专业(群)建设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有力抓手,是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过程中解决人才紧缺问题的必然选择。京津冀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京津冀“物联网+”职教集团纷纷成立,但由于企业主体地位未明确,造成其在参与高职教育及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合作形式、各方权责、财税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内容尚不明晰,致使企业参与校企专业建设的热情不高、程度不深、方式不多等问题依然存在。虽《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已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于2018年联合制定并发布,但具体的配套政策和落地的可行举措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对策建议
(一)专业合理布局
进一步明确、巩固政府、行企、科研机构和高职院校在专业管理中所处的主体地位,站在区域协调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双重角度审视并逐步优化区域内高职院校的空间布局,以政府机构联席会议、高校联盟会议、产教融合、集团化办学等形式,提供政策性保障,完善学科间的专业交流机制,统筹规划、调整现有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和数量,共同制定招生计划、统一执行录取标准、实现协同就业,促使区域高职教育资源依据市场规则合理流动。
一是疏解北京教育功能。根据京津冀三地发展定位,按照“北京只减不增、天津只调不增、河北增调结合”的区域专业建设原则,北京核心区不再举办高职教育,既有的高职院校促其升级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天津与河北在承接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外迁的过程中重新进行顶层设计,对专业结构与区域及各自省市产业结构吻合度不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协调适应性差的专业进行削减,降低区域专业重复率。天津通过调整现有专业满足新兴行业发展需要。借助京津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扶持,新增专业原则上向河北进行倾斜。
二是均布重点高职院校。抓住国家统筹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的契机,对标雄安新区的建设蓝图,撤销或合并条件差、规模小、无特色的高职院校,迅速形成一批、短期培育一批、长期谋划一批高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形成“以重点带全面”的区域发展格局。高水平高职院校依据自身条件,制定科学的专业规划和专业设置调整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操作流程,以科学高效的治理水平增强依法依规自主办学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持续减少专业结构被动性与滞后性的调整对产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三是整合高职教育资源。配合区域产业园的规划与建设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园区的发展。积极利用天津、河北发展空间较大、人口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在加快已有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河北廊坊大学城建设的基础上,着手谋划雄安新区职教园区建设工作。积极引导区域内高职院校以整体搬迁、建立分校等形式融入职业教育园区。
(二)专业动态调整
区域内高职专业建设紧随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动向,深度融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促使专业的质与量均契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动态调整、统筹定位、错位发展、彰显特色。
一是做好市场预测分析。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完善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定期发布区域人才需求与专业信息,加强对专业设置的监督评估,规范、引导高职教育多元参与主体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信号,以详实数据为支撑,探寻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系统分析所需人才的层次、数量、素质等要素,预测人才的需求走向,快速做出专业结构的优化策略,适时调整各项专业建设的配套机制与投入保障。同时,利用财政支持力度等宏观调控政策及手段为高职院校“放管服”改革保驾护航,避免完全依赖市场化运行对高职院校自主设置专业所带来的冲击。
二是优化存量严控增量。区域内高职院校可从办学水平、招生和就业质量三个维度优化、调整专业设置。首先考虑自身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优先支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特色专业,积极培育与优势专业群相互依托的新兴专业。其次是紧扣行业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支持服务战略新兴产业的优势专业,持续支持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传统专业。再次是综合考虑京津冀区域内其他同类院校专业设置的情况,逐渐淘汰不符合学校发展定位、专业设置重复率高、市场需求低、专业实力弱、招生就业萎靡的专业。在相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应对市场急需的某职业岗位,当市场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时,再正式精准设置对口专业。所设新专业应参照《悉尼协议》等国际化的标准流程进行建设[11]。
三是完善多元评价机制。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建设和评估多以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内部审核、评价为主,社会认可度、影响力有限。要积极引入市场要素,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建设与评估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机制,以对口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就业满意度等为重点考核指标,自然淘汰经市场考验“对口就业率”等未能达标的专业,倒逼高职院校持续优化专业设置。
(三)专业设置精准
专业设置是一个持续调整的动态系统工程,不仅要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而且要充分兼顾专业的科学性、系统性,使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多样需求相契合。
一是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由区域内行企人员和高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团队,按照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律和产业转型发展趋势,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等多个维度进行论证,以产业链工序为参照,科学评估产业关键环节和要素,分析所需专业素質,形成纵向跨越产业、横向跨越区域的高职教育专业链条,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资质对接、学生素养与行业素质对接,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的专业链条。
二是精细划分、交叉发展。从粗放式的专业建设向精细化、特色化、交叉型专业设置方向转变。控制重复设置严重的专业规模,对原有专业进行分解、整合、提升,开发形成新专业。设置新兴交叉类专业,新专业的设置按技术领域或职业岗位进行细化,形成专业—产业对口的供给模式。
三是建设高水平专业(群)。依托京津冀功能定位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趋势、专业资源条件等要素,遵循互补不重构、配合不重合的原则,精准调整、设置专业[12]。通过成立专业联盟,建标准、建专业、建资源、建基地,探索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新模式,推动成立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教融合平台、技术技能平台等举措,着力建设一批支撑、推动、引领国家高新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高水平专业(群),解决高职专业聚集度低,对产业群变化不敏感的瓶颈问题。
(四)专业特色明显
发挥市场在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依托区域产业群发展特色专业,切忌大而全、力求定位准、确保质量优。遵循京津冀区域内两市一省各自的发展定位、利用行业企业所拥有的生产线、设施设备、技术能手等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职教育资源重组和专业内涵改造。
1.做精第一产业相关专业
就京津冀区域第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整体比较,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规模日渐萎缩,就业人数已达饱和状态。第一产业精细、智能、高效、绿色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区域内对生态农业、水产海产养殖技师等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可结合区域风土人情、农业特色和现代农业产业链,改造传统专业,拓宽原有专业口径,积极优化先进种植技术、培育技术、生物技术、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提高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层次与质量,推动生态修复与建设力度,助力打造扶贫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做强第二产业相关专业
应以《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为指南,对区域内涉及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耗能高的产业相关专业要缩小规模、减少数量,做强发展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和智能化制造等相关专业。以较强的专业及专业群实力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助力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串联起京津冀三地所处上中下游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增强行企创新活力,形成中国更为强大的区域创新能力“龙头”。
3.做优第三产业相关专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综合考虑京津冀三地的具体情况和城市功能定位要求,从产业协同发展的角度考虑,改造、削减社会需求不大,特别是一些通用专业,以及供需基本平衡、布点过多的专业,应将具有较高技术、知识与人力资本含量、能够代表服务业产业升级方向的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健康服务业、信息、金融、科技服务等相关专业予以重点建设、破解服务业生产效率不高、从业人员学历偏低的现实问题[13]。
4.做实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2019年初,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员、物联网工程技术员、大数据工程技术员等15个新职业,其大多来自目前比较新兴和热门的行业。京津冀区域内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及时调整,具备战略眼光、具有先觉意识,超前规划、提前着手,明晰社会需求、紧扣产业发展趋势,依托自身办学条件,积极更新专业,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 考 文 献
[1][10]曹洁,张学英,闫妍.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问题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7):17-22.
[2]王波,张崎静.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升级协调发展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10-11,18.
[3]侯小雨,曾姗,闫志利.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问题及优化措施[J].职业教育探索,2019(1):63-69.
[4]邹吉权,刘斌,邢清华.我国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8(22):40-45.
[5]一文读懂:北京市产业布局现状与未来[EB/OL].[2019-04-06].https://new.qq.com/omn/20181110/20181110A1F47Y.html.
[6]天津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EB/OL].[2019-04-06].https://f.qianzhan.com/chanyeguihua/detail/181008-b1d1e2db.html.
[7]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与雄安新区建设[EB/OL].(2017-07-28)[2019-03-21].https://wenku.baidu.com/view/238e478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c.html.
[8]张国丽.京津冀高职教育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24-26.
[9]闫志利,侯小雨,辛夏夏.京津冀区域高等职业院校一体化布局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8(11):13-17.
[11]杜鹏,李正文.基于产业结构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调整策略分析[J].天津电大学报,2018(4):58-61.
[12]柳礼奎.京津冀高职院校專业建设策略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分析[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7(4):57-60.
[13]卢风琪,牟占军,徐睿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6):3-5.
Empirical Study on Coordination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Zhang Qiang, Xing Qinghua, Liu Xiaomei
Abstrac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reg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while serv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also confronted with problem of low coordina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institutions. On the premise of clarifying the theory of synergy between and industry in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atching degree between specialty layout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optimize specialty structure so as to promot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at are rational layout of majors, dynamic adjustment of majors, precise setting of major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majors.
Key words Beijing-Tianjin-Hebei;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y se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coordination
Author Zhang Qiang, research associate of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 (Tianjin 300410); Xing Qinghua, research assistant of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 Liu Xiaomei,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