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S:从现场管理到干部选拔

2019-09-26孙鹏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总书记习近平干部

孙鹏

中图分类号:C96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7-086-02

摘 要 在生产企业中,7S现场管理法耳熟能详 。“7S”是整理(Se iri)、整顿(Se iton)、清扫(Se is o)、清洁(Se ike )、素养(Shits uke )、安全(Sa fe ty)和节约(Sa ving)这7个词的缩写。“7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其实,在当前干部选拔工作中也存在着7S要素:自信(s e lf- confide nce)、自律(Se lf- dis cipline)、奋斗(Struggle)、学习(Study)、实干(Solid work)、科学(Scie nce)、制度(Sys te m)。而且,面对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坚持干部选拔7S要素非常符合当下正处于历史交汇期的时代特征,更有利于促进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坚实成绩。

关键词 7s 现场管理 干部选拔

一、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和干部选拔,多次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战略思想,对于把握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促进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指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将“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作为一条重要原则,为新时代选人用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队伍指明方向。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是我国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导向。70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提出了“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为党的干部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严把德才标准。德才兼备,方堪重任。”更加凸显出当前历史时期,坚持干部选拔7S要素的必要性。

(一)自信(self-confidence)。就是要求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热爱祖国,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干部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特别是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使我们更加铭记于心,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更加增强政治定力,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主动作为取得实效,真正为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有所贡献。正如自2018年3月至今,美国破坏规则、蛮横霸道不讲理的掀起对华贸易战,更加使我们看清楚美国一些对华抱有敌意的人,就是要借经贸摩擦采取“围追堵截”手段遏制中国,但是我们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志气,坚决摒弃“恐美症”与“崇美症”,坚持走正道、行大道,发扬红船精神,无论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都打乱不了中国发展的节奏,都无法阻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的脚步。

(二)自律(Self-discipline)。就是要求做到,嚴守规矩,清正廉洁,锤炼品德,传递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选拔、任用干部必须严把德才标准,德才兼备,方堪重任,要把德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更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严字当头、刀刃向内,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反“四风”,要求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关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大家日常衡量德才的一杆秤,即德才兼备>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德无才,虽然不够全面、不够严谨,但却真实反映对德才兼备好干部的认可,及对那些争权夺利、腐化堕落、懒政不作为的不合格干部的反感和唾弃。以反腐热剧《人民的名义》中塑造的人物为例,第一位是优秀干部易学习,多年来老实能干,坚持党性原则和敢于担当,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不热衷于找靠山、搞依附、拉关系一直未被提拔;第二位是贪官赵德汉,平日里表面勤俭生活工作,却是“小官巨贪”的典型案例,真实诠释了面对诱惑难以抵挡落入深渊;第三位是“宇宙区长”孙连城,自称“心怀宇宙”“无私者无畏”,既不想升迁,也不想贪腐,一心观测天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退一步,这种“懒政干部”坚决不可取,但在某种程度上比那些“精明能干、双面人生”肆意挥霍、侵吞国有资产的腐败贪官强一些。

(三)奋斗(Struggle)。就是要求做到自强不息,不畏艰苦,敢于拼搏,勇于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10次提到“奋斗”一词,激情的语言充满了催人奋进的力量:“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回顾建党98周年、建国70周年经历的风风雨雨,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卓绝,抗日战争时期刘胡兰、杨靖宇、叶挺、张自忠、狼牙山五壮士等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建国初期钱学森、邓稼先、王进喜等一批呕心沥血、顽强拼搏做出卓越贡献的前辈先驱。我们生活在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和平年代,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铭记感恩为党和国家、民族付出毕生心血乃至献出生命的老一辈革命家,更要以焦裕禄、孔繁森等等模范人物为学习的榜样,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发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敢于拼搏、勇于担当,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四)学习(study)。就是要求做到坚持学习、善于学习、创新学习、学懂弄通。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毛主席说:“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学习理论上,干部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回顾中国近代历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到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取得一系列的伟大胜利,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闭关锁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学习、寻求真理才能不断进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特别是面对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虽然不用刻意追求“悬梁刺股”“凿壁借光”,但是要从根本上消灭“差不多、过得去”的错误思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以“精”字当头,秉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学习没有结束时,只有进行时,保持学习永远在路上的精神风貌,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打牢知识功底、积蓄前进能量,知行合一,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五)实干(Solid work)。就是要求做到踏实肯干、注重实效、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在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的基础上取得的,王进喜、雷锋、杨善洲、沈浩等一批党的好干部已经做出表率,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与重任,必须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诚实守信,公心敢干,牢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坚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既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任劳任怨,更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执着,在工作实践中,摒弃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以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不做日常工作只会质疑的提问者,争做踏实肯干、匠心会干真正解决问题的实践者。

(六)科学(science)。就是要求聚焦科技、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追求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回顾拥有四大发明的汉唐盛世,再到大刀长矛长毛冷兵器对抗火枪大炮热兵器失败的屈辱历史,真切感受到科技创新、科学发展的巨大影响力,近年来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页岩气勘探到量子计算机研发,从高铁跨出国门到全球称赞的5G网络技术等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令人振奋和自豪。但是回想钱学森放弃国外丰厚的报酬和优越的生活科研条件毅然回国,邓稼先吃住在茫茫戈壁滩研究两弹一星,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所体现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追求真理、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的科学家精神,更是值得去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尤其是当前面对新时代、新任务,需要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精神风貌,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科学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七)制度(system)。就是要求法纪在先、健全体系、程序正义、严肃考核。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在人才选拔管理体制中要抓住以下重点:

一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体系,让铁规生威、铁纪发力,既要为想干、敢干、能干的干部提供制度保障,更要确保权力在“刚性”的制度笼子里运行,并及时启动追责问责机制,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时刻谨记“举頭三尺有纲纪”,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减免和挽回国有资产流失。

二是严把选人用人关,选拔出真正干事的人才。严把“政治关”,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严把德才关,坚持以德为先,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程序完备的选拔管理机制。严把实绩关,考察评价注重实际业绩,将敢于担当、廉洁自律好干部选出来。

三是正确理解政策,精确执行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常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以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为例,鉴于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系统工程,但是全面深化改革也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容错机制是改革创新实践中,鼓励敢担当敢作为、敢闯敢拼的干部,任何人不能以深化改革、容错机制为借口,违反原则、损公肥私、打政策“擦边球”,要严格划分宽容不是纵容、宽容无心之失严禁明知故犯、宽容公心干事严禁暗藏私心、宽容创新工作严禁违反程序、宽容偶然事件严禁错误反复、宽容敢于担当严禁违背民主、宽容挽回损失不代表就可以随意造成损失,特别要严格区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的界线,坚决打击肆意挥霍国有资产的行为,及时启动追责问责,保障政策解读、制度执行取得实际效果。

坚持干部选拔7S要素,真正选拔出一批批对党忠诚,对法纪敬畏,信念坚定、知识渊博、能力出众、作风硬朗的新时代人才,全心全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总书记习近平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