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的互联网全链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2019-09-26宋萍,于凤,付盼
宋 萍,于 凤,付 盼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0 引言
万物互联时代下,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发展,一款互联网产品往往是集成了软件、硬件、生产、渠道、营销和运营的综合体,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对最终的用户体验造成影响。这就需要互联网产品设计师参与和把控产品发起到策划、执行到复盘,战略讨论到数据分析的全链路所有环节[1],而目前我国高校的互联网产品设计人才大都分散在交互设计、技术开发等不同方向,这类人才往往只熟悉单一产品交互设计、视觉设计或者开发环节的专业知识,缺少对整个行业/商业模式的全局角度思考,很难做到业务层面线上线下业务流程打通,尤其是对互联网商业模式及思维、用户研究、产品运营缺乏深入了解,因此最终的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体验一定会受到影响。近年来,互联网行业提出了“互联网全链路产品设计师”的概念,即产品设计师能够站在整个行业/商业模式的全局角度,去思考设计在其中如何帮助产品实现商业目标,在打通产品策划、设计、开发、运营、复盘的全部环节基础上又有好的用户体验设计,因此互联网全链路产品设计师不仅仅具有狭义的产品设计能力,还应具备商业、运营、服务、用研、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
1 基于CDIO理念构建互联网全链路人才培养模式
CDIO的教育理念最初应用于现代工业产品工程师的培养,是指学生需要掌握产品从构思、设计、实现到运行的4个重大环节,也体现了作为现代工程师所应具备的服务于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究到运行改良的全过程所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3]。这一教育理念也高度契合了互联网产品从构思、设计、实现到运营的4个主要环节,与互联网产品全链路设计师需要具备宏观的专业视野、全局把控能力的培养目标一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将互联网全链路产品设计人才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之一,借助CDIO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产品策划、分析、设计能力,有社会和职业道德意识的互联网产品全链路设计人才;让学生获得更宽更深知识的同时,逐步具备足够的个人、人际交流能力和构建产品、业务流程和运营的能力。
2 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2.1 确定互联网全链路设计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构成
以往的互联网产品往往只是一个基于线上业务的满足工具。通过挖掘用户需求,开发产品功能去解决需求,产品设计人员只要运用数据分析、PRD、UI 设计和交互设计能力就可以解决所有的客户需求。但是现在的互联网行业远比之前复杂,例如共享单车就是一个集成了硬件、生产、O2O 生态、线上、线下、营销和运营的综合体,线下的运营和营销能力也直接决定了用户的获取和体验,所以产品在设计时,关注到所有线上线下的用户交互环节,满足运营需求。而当前的产品策划和设计人员还是比较偏线上的经验,只是把 APP的设计和交互做好,而没有把线上线下的流程打通,用户的最终体验将无法满足和被提升。全链路设计更适用于贯穿线上线下、涉及的角色和接触点多的场景,而这也意味着设计的对象会变得更加多元化,设计对象的多元化意味着在考虑服务流程中多个角色的诉求时,如果只是孤立地围绕每一个角色去思考,那和传统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并没有什么区别[4];全链路产品设计人员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能够基于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为中心,兼顾经营方、合作方、关键合作伙伴的利益,将不同角色的诉求连接、整理起来考虑,为产品设计合理的商业模式、分配资源,设计出最大化各方综合利益的方案[5]。全链路设计人员需要团队中的交互设计、运营人员、技术人员深度合作,一起去制定商业计划、明确产品需求和运营需求,并且推动运营和开发人员去落地执行。因此全链路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强大的个人和团队管理能力,推动整个项目按计划实施完成。综上所述,全链路设计师应该具备业务需求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个人和团队管理能力、产品规划和运营等多方面的能力,表1列举了全链路设计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表1 互联网全链路设计师知识能力素质构成
2.2 确定互联网全链路设计人才培养能力目标
在明确了全链路设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之后,根据 CDIO 人才培养能力指标体系,结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互联网产品设计方向人才培养定位,分别从“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实践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为社会的贡献”8个维度对学生毕业后应具备的能力进行了明确的要求[3]。部分一体化人才培养能力见表2。
2.3 确定课程学习顺序
在明确了互联网产品全链路设计人才培养能力及掌握程度后,能力目标的达成就要通过一体化课程与项目体系实现。由于 CDIO 诠释了知识、能力与态度的一体化思想,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中,不仅要确定学生4年学习的课程及课程顺序,同时还要确定学生的能力达成顺序。因此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中,难点在于如何确定课程学习顺序及能力达成顺序。电子商务专业依据产品设计流程和课程之间的关联度最终完成了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4]。
表2 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部分)
2.3.1 课程学习顺序依据1——产品设计流程
根据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工作流程,一个产品首先要满足企业、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商业需求,学生首先要了解企业业务流程,整条供应链的人、财、物、信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企业的经营目的是什么,因此需要学习会计学原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以及企业资源规划等课程;通过市场营销、市场调研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掌握如何获取产品的市场环境、用户特征;通过互联网产品策划课程、数据库原理、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了解产品策划的流程,完成产品前台、后台业务流程以及逻辑的规划;通过界面交互设计、移动界面交互设计、设计理论等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移动静态界面设计和动态界面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能够独立完成产品交互和视觉设计;虽然作为全链路产品设计师,不需要亲自完成产品的前后台开发,但是必须理解产品的基本技术架构,掌握前后台基本开发语言,具备能与技术人员沟通和理解的能力;在产品开发完成后,通过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和掌握可用性测试的原理,为产品的改进和迭代打基础;在产品进行市场推广阶段,作为全链路设计师,需要了解运营的基本方法和目标,能够在产品规
图1 产品设计流程对应的知识模块
划和设计阶段考虑运营的需求,因此需要学习网络营销和产品运营的理论、方法;能够与产品运营人员一起进行产品数据化运营分析,了解如何通过多渠道进行产品的推广和品牌的宣传;在产品售后阶段,能够利用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对客户的信息、体验和反馈进行收集、分析,进行产品迭代和升级。图1 展示了学生在产品策划、分析、设计、开发和运维的不同阶段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
2.3.2 课程学习顺序依据2——课程关联度分析在明确了总体的课程群之间的依赖关系之后,依据每一门课程的直接依赖关系,计算得到所有的课程间的依赖关系,从而确定每门课程开设之前所有应该开设的课程;根据所有课程间的全依赖关系,找出课程体系中的顶端课程,即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安排在最后开设的课程;将顶端课程从专业课程集合中剥离,重新构建剩余课程的直接依赖关系以及全依赖关系,再次确定剩余课程中的顶端课程并进行剥离,不断循环迭代,直至剩余课程中不再存在全依赖关系。至此,可以确定专业所有开设课程的开课顺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教学进度[2]。互联网全链路设计人才的专业课程学习顺序如图 2所示。
3 一体化项目教学
CDIO 教学模式提出,在大学4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经历不同的项目经验,早期的项目经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打好基础,并激发其对分析问题的欲望。后期的项目经验则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刻理解并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记忆。通过不同的项目反复强化学生对知识及其应用的理解[5]。电子商务专业根据互联网全链路设计人才一体化课程体系,将课程按照知识所属模块进行分组,利用一个案例项目,设计6个课程群二级项目,如图3所示。“电子商务企业模拟经营”在学生将所学的会计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企业资源规划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商务企业人、财、物以及信息在企业内部运营流转的业务流程模拟实践,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企业的典型商业模式和运营流程;“产品交互设计实践”在学生完成案例项目的界面交乎设计、移动界面交互设计课程之后,完成一个案例项目的移动界面交互设计,初步具备移动产品的交互设计能力;在“移动前端开发实战”项目中,学生利用 HTML、CSS、Javascript 等前端知识对案例项目进行微信小程序的前端开发实战,让学生具备基础的前端开发能力。“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战”项目则让学生完成案例项目基本的后台程序功能;在“互联网产品设计实战”中,学生需要完成案例项目的市场分析、竞品分析、需求调研、需求规划,并最终设计出产品的业务流程、任务流程和页面流程;在“互联网产品运营实战”中,学生需要为案例项目策划运营方案,为其实现拉新、促活、留存和变现等经营目标。在最终的压顶石项目“互联网产品全链路设计综合实践中”,学生组成团队分别担任产品经理、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前端开发和后台开发负责人,与团队成员一起完成小组项目从创意策划、商业模式设计、用户需求调研分析、业务规划、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和前后台开发,以及产品运营方案的指定等全链路项目产品策划设计开发和运营流程。
图2 互联网全链路设计师课程学习链路
通过一体化项目,学生在大学4年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一个案例项目在不同的课程群二级项目中分别体验和实施产品策划、设计、开发和运营过程,在最后的压顶石项目中,通过小组协同学习完成自选项目的产品全链路设计开发和运营流程;在毕业设计中,可以独立完成产品策划、分析、设计、开发和运营环节。一体化项目体系如图4所示。
4 实践场所
为学生提供成功的设计—实现经验需要一个具有合适工作空间、设备和工具的学习环境,这些设施条件称为工程实践场所。实践场所可以是新建的楼房或对其他使用功能进行重新定位的实验室和房间。它们能够支持简单及复杂的个人或小组项目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全过程。同时还建立相关的基础设施,其目的是对主动学习和动手学习策略的支持[5]。
对互联网全链路设计而言,能够有效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动手学习的并非物理场所和软硬件设施,而是支持学生能够进行产品策划、设计、开发和运营的一套项目孵化机制。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将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作为互联网全链路设计最佳实践场所。电子商务学科竞赛中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类竞赛,往往需要学生团队根据企业给定的题目,或者自拟题目,针对企业或目标用户的痛点提供一套完整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这与互联网全链路设计的策划设计流程完全契合。在竞赛过程中,学生需要组队,分工完成线上以及线下的产品和服务策划、设计以及实现,团队需要提交原型、代码和产品策划方案/商业计划书;除了互联网创新创业类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团队把课堂、项目实践中的项目进行进一步完善,通过大创项目的形式进一步孵化项目,同时学校对优秀项目进行资金、场所和政策的扶持,鼓励学生进行创业。互联网全链路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场所见表3。
5 结语
图3 一体化项目体系
表3 互联网全链路产品设计实践场所
基于 CDIO 的互联网全链路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符合行业和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需求之上,按照 CDIO 的八大能力指标,将这些知识、技能和素质转化为明确的、可测量的三级能力指标体系,并以此为目标,按照全链路产品策划、设计、开发和运营的流程,对相关的知识模块的学习顺序进行梳理,同时根据课程前后的关联度分析,确定所有课程的前后顺序,最终完成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体化的项目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项目中强化了全链路产品设计的各方面技能,培养了必要的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产品、服务和运营的设计能力;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导向的实践场所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