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航空自卫队机载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

2019-09-26李鹏勇史英春

国防科技工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日本航空自卫队电子战预警机

李鹏勇 史英春 丁 锋 / 文

日本航空自卫队历经60 余年的发展,已构建了由空中预警探测、空中指挥控制和空中火力打击等多个系统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空中作战体系,成为可以全空域作战、远程奔袭、快速反应的“准战略打击力量”。当前,日本航空自卫队装备各型飞机740 余架,其中战斗机306 架、预警机17 架、侦察机13 架、电子战飞机8 架。日本航空自卫队具备了较强的预警侦察、火控制导、指挥控制及自卫防护能力,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系统为支撑的信息化空中作战体系,其电子信息装备信息化程度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预警探测系统

在空中预警探测方面,日本防空自卫队共拥有E-2C 预警机13 架、E-767 预警机4 架,其机载的AN/APS-145 和AN/APY-2 远程预警雷达具有很强的预警探测与态势监控能力,可为前出作战的飞机与舰艇提供早期预警、生成态势情报,并充当空中指挥所,指挥海空作战。12 架RF-4E 侦察机和15 架RF-4EJ 侦察机,主要负责日本周围海面上空的警戒监视任务,为进一步扩大其预警范围,提高对多目标的跟踪监视能力,日本航空自卫队与美格鲁曼公司合作,将E-2C 升级至E-2C“鹰眼2000”,于2004年9 月交付使用。2014 年4 月,日本将部署于三泽基地的4 架E-2C 预警机迁至冲绳那霸基地,成立预警机中队,以进一步强化对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冲绳县西南诸岛的监控。日本航空自卫队还计划引进美军E-737 系列大型预警机以替代当前的E-2C 中型预警机,进一步提升其远洋预警探测及预警能力。F-35战斗机装备AN/APG-81 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接近现有雷达探测距离的三倍,并能提供超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指挥通信系统

在空中指挥控制方面,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是直接依靠E-2C 预警机和E-767 预警机空中指挥所的作用,通过Link16 数据链和V/UHF 通信与自卫队空中火力打击系统实施数据和话音交互传输,对空中作战实施指挥,确保联合作战的协调一致。二是依托“佳其”系统,对其海空作战行动进行指挥控制。“佳其”系统是日军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全自动战术指挥控制系统,该系统可综合处理日军陆、海、空、天各平台搜集的相关情报,编写作战任务,并将指令传至自卫队空中火力打击系统,为各主力战斗机提供及时准确的目标信息。“佳其”系统还可与日本中央指挥所相连接,保证日本最高当局在必要时能直接指挥日军海空作战力量;该系统也可与驻日美军相应C4ISR 系统连接,组成一个紧急联合管理系统。

火控制导系统

在空中火力打击方面,F-35 战斗机装备AN/APG-81 有源相控阵雷达、光电分布孔径系统和光电瞄准系统,具备高分辨率像、自动跟踪、红外搜索、激光指示和点跟踪能力。F-15J/DJ 重型战斗机是自卫队遂行远程空空交战的主要武器装备,该战机主要用于夺取战场制空权,挂载AAM-4 空空导弹后最远射程可达50 千米。该机装备的AN/APG-70 多普勒火控雷达目标处理能力及抗干扰能力相比传统AN/APG-63 雷达有了很大提升,该机还装备有日本自行研发的J/ALQ-8 改型有源干扰系统,可自主对敌方雷达进行电子压制,信息化程度非常高。F-4EJ 型战斗机主要用于中低空和中近程防空拦截作战,其AN/APG-66J 相干脉冲多普勒雷达可在185 千米处(上视)发现目标,并完成20 千米以上的中距攻击。执行空中作战任务时,F-4EJ 战斗机一般与F-15J 配合使用,实现高、中、低空作战全覆盖。F-2A/B 型支援战斗机主要担负对海支援作战任务,可配合其海上作战力量,对我水面舰艇实施反舰作战。其装备的国产J/APG-1 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180 千米,具有边扫描边跟踪、多目标制导和攻击能力,该机还可与E-767 空中预警机进行数据联网,可在预警机的引导下,从距目标280 千米的距离作超低空飞行接近目标,而不必开动自身雷达进行探测,从而避开敌方雷达的搜索,达到隐蔽突防的目的。

电子战系统

在电子战方面,日本航空自卫队一直大力加强其远程进攻作战所必需的电子战能力,其每个作战飞行队均编有电子战支援队和电子战测定队,装备有EC-1、YS-11、RF-4F/EJ 系列专用电子战飞机,能在E-2C 预警机和E-767 预警机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实施协同电子作战。EC-1、YS-11 系列电子战飞机装备有日本自研的J/ALR-2 信号情报系统以及J/ALQ-7 电子干扰系统,使其同时具备较强的情报搜集和电子战能力。当前,正在测试中的EC-2 飞机是日本航空史上起飞重量最大、加装新型电子侦察设备最多的电子战飞机。相比EC-1电子战飞机,EC-2 的情报搜集能力和电子战能力将大幅提升。RF-4F/EJ 战术信号情报飞机则装备有日本仿制的“阿斯塔克”电子情报吊舱,该系统可在密集的电磁环境中探测、分析和定位各种体制雷达信号。F-15、F-2、F-4 等主战飞机则装备有自行研制的J/APR 系列雷达告警接收机和J/ALQ 系列有源电子干扰系统,该自卫式电子战系统集侦察、告警和干扰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处理同时多信号的能力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性能指标高于美军的同类产品。日本正在研制未来战斗机(F-2后继型)使用的自卫式电子战装备,该型电子战装置将威胁告警、有源和无源干扰分系统与机上其电子信息系统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电子战系统的反应速度和作战能力。

发展趋势

依据“海上歼敌”“洋上防空”作战思想,未来日本航空自卫队将采取自主研发与装备引进并举等措施,进一步改进现有机载电子信息装备,提高远距离侦察探测能力,加强作战飞机电子战能力,以攻势手段达到防空作战目的。一是利用新技术对现役机载电子信息装备进行改进,加快自行研制的步伐,不断提高其作战效能。例如为机载武器加装数据链,改进与武器的数据链吊舱,增强机载武器对移动目标的打击能力; 研制新型电子战装备,适应现代作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研能力,增加日本造含量。二是采购专用电子战飞机,提高远距离侦察与干扰能力。三是大量引进美制F-35A 隐身战斗机作为航空自卫队下一代主力战机,进一步提升其整体作战能力。四是研制与新概念武器系统配套的电子信息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新概念武器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包括机载激光、粒子束、高功能微波和等离子等武器系统。

猜你喜欢

日本航空自卫队电子战预警机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电子战大拿”歼-16D
空中指挥所——预警机
美赛博司令部研究电子战能力
空射诱饵在防空压制电子战中的应用
日本首批3架C—2大型运输机正式服役
日本航空自卫队 用“儿童飞机”阅兵
日美澳空军下月联合训练
金牌新兵预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