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铜博物馆:科技燃情文物盛宴

2019-09-25杨洋

科学导报 2019年48期
关键词:参观者青铜器青铜

杨洋

熠熠青铜,吸引四方目光。8月12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备受公众瞩目的山西青铜博物馆,目睹山西青铜重器的耀眼和夺目,在这里能深刻地感受到厚重三晋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据了解,2018年1月,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山西省公安机关将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列为重要内容,25000余件文物历经劫难,最终展现在世人面前。对眼前的一件件青铜展品来说,昔日散落各地,如今它们带着历史的尘埃和沧桑的往事聚集一处绽放魅力。

1.博物馆之旅高科导览

走进山西青铜博物馆一层大厅,记者看到几位小朋友在家长们的带领下围观着一个“会说话”的小家伙。原来它是博物馆的“机器人导览”,只要在屏幕上点击选择你想去的展区,小机器人就会引导方向带参观者前往。

步入展览馆后,你时时处处都能看到一些科技亮点,感叹着科技与文物相结合碰撞出的火花,让参观者应接不暇,流连忘返。“第三只眼看博物馆”,这个名为“云观博”的APP是首款基于AR技术的智慧博物馆观览平台,它带着参观者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山西省青铜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参观者只需要扫海报架上的二维码,下载云观博APP,下载成功后打开软件点击‘导览按钮,选择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对贴有标识的展品扫描,即可获取文物信息,参观时还可使用管内免费WIFI。”

记者在展厅内,看到有参观者使用云观博扫描展品,手机弹出一段视频和带有文字的页面,详细介绍了展品出土的情况、文物的年代及出土地。参观者对记者说:“如果你有感兴趣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微信分享这个页面给家人朋友,还可以对喜欢的文物介绍进行打赏,这还是第一次体验,非常地好奇也很喜欢,让参观者对展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的阶段。”

山西省文物局巡视员、山西青铜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副主任宁立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主题性的博物馆,很多专家提出要做青铜文化、青铜考古、青铜艺术、青铜文明,但是经过认真分析,并吸纳了专家意见后,观众最终能在山西省青铜博物馆内看到三个内容,分别是华夏之根、礼乐春秋、技艺模范。这可以说是一座汇聚“国之重器”,凝聚山西青铜器精华,书写华夏文明与三晋文化的现代化专题博物馆。

2.数字与青铜相得益彰

除了陈列文物瑰宝的展厅外,山西青铜博物馆还有专门的教育互动空间和数字青铜展区等,总展示面积1.1万平方米。教育互动空间将互动展示和动手体验相结合,向观众普及青铜文化知识。数字青铜展区借助数字化的媒体技术,让参观者沉浸于青铜艺术的唯美之旅中。

数字与青铜展厅内的科技含量很高,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国内超一流,兼具互动、体验和三维展示等多种科技元素的展馆,设计者站在公众的角度考虑,用最现代的科技手段揭开了青铜器的神秘感。展馆内有一个小剧场,每天按时段循环表演,为参觀者讲述青铜器和中国礼乐、礼制的关系,便于大家了解青铜器,为参观者解密古时候人们为什么会使用青铜器?它最大的用途在哪里?

顺着展厅继续前行,记者看到一位参观者在大屏幕前,伸出手来屏幕就有所感应,大屏幕上将赵卿墓驷马战车车饰构件拆解,参观者按图索骥把车马器放置在马车的正确位置上,等车马器全部安装到位,屏幕上的马匹就飞奔起来,驰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让参观者耳目一新,颇为震撼。

在互动体验设备上,观众可以360度欣赏文物的细节,并能了解有关背景知识。器型连连看、金文对对碰、纹饰拼拼乐等小游戏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馆内工作人员表示,博物馆运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让参观者能更好地贴近文物和历史,感受到青铜器的温度。开馆后的山西青铜博物馆会针对展览主题设计各类宣教活动,让公众参与和互动。

3.参与式互动探幽寻胜

利用科技和数字手段,让文物“活”起来,是山西青铜博物馆的一大特色。由光峰科技为山西青铜博物馆打造的CAVE沉浸体验空间、画卷长廊、电子书等激光投影方案,向大众酷炫地展示了山西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也生动“讲述”着青铜器物的王者时代。

巨幅画卷长廊,带参观者感受历史滚滚变迁。据了解,为了直观展示山西青铜文化的面貌、成就和历史,光峰科技采用无缝拼接融合的激光投影方案,打造了一副18×3m的巨幅画卷,将历史直接搬到观众眼前。色彩表现力是本方案的一个重要要素,方案所采用的光峰科技工程投影机D系列,体积灵活轻巧,色域覆盖Rec.709,色彩亮度和饱和度长期保持,色彩表达更加准确可靠,可真实再现自然界的缤纷色彩。

此外,因正值暑期,山西省青铜博物馆“探幽寻胜”展厅还推出了暑期系列教育活动,每周二到周五体验制作拓片,参观者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体验文物工作者如何在青铜器上提取纹饰及铭文信息,并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拓印作品。周末是金文临摹、凤鸟纹纸浆画,参观者可以了解铭文或纹饰在青铜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动手试着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

记者在展厅内看到,山西青铜博物馆志愿者李煜正在指导她的妹妹体验制作拓片,李煜告诉记者:“我是一名大学生,听说博物馆招志愿者就利用暑期时间来进行实践,最近被轮岗到指导体验制作拓片的岗位上,就带着自己还在上小学的妹妹前来体验,而妹妹李蓉蓉对这样的体验很感兴趣,姐妹俩在互动中体验和了解着山西青铜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青铜器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常见于西周青铜器上的“子子孙孙永宝用”铭文,正是人们传承中华文明、汲取发展力量的祈愿。

猜你喜欢

参观者青铜器青铜
最美的蝌蚪
生僻字里识青铜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脑洞大开
关上手机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