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灶与美食

2019-09-25张素娟

闽南风 2019年9期
关键词:土灶簸箕铁锅

张素娟

古时,闽南算是一个偏远闭塞之处。但是,这不代表它愚昧蛮荒。偏远闭塞是对于当时的大环境而言的,内在里,闽南人却因此更加勤劳,更加懂得创造。至少作为地道吃货,土生土长在闽南,我很幸运。

闽南有很多特色吃食,那些吃食都是智慧的闽南人因地制宜发明出来的,而闽南的灶就是制作美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灶,最初人们将由三块石头垒成,上面架上一口锅,称之为灶。几经演变,灶变得越来越规范。以食为天的人民,开动脑筋,便有了讲究风水布局、合理规划的近现代土灶,今天我们讲的就是这个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土灶。不管现代科技多么发达,灶多么先进,我觉得,都比不上那口土灶来得好用。

那个时代,不,具体说是我当时的那个时代,在20世纪80-90年代。村庄里面,家里筑灶是一件大事,动工及完工的时辰都需要拜问过神明,夯土烧砖的原材料需要用后山山壁上最干净的土,深山山泉中最清澈的水,混合搅拌,人工夯土。

首先,需由泥水匠将灶间屋顶的瓦片掀开,然后才动工砌造,此称“见天灶”。

灶以圆形为主体最佳,内里一层砖,中间层夯土,外层用竹编混土围制而成。砖和土都那么讲究,外围的竹编也不简单,竖排需由24根竹片围成,多一根或者少一根都不行,24根竹片代表着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灶跟二十四节气有什么关系呢?当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祈盼,愿每个节气都有得吃,也愿吃四面八方,总之就是希望全家、全年不挨饿。而一个灶上面的竹片需要从同一根竹子上取得,代表全家一条心,奔着好日子去。

先砌好灶的底部,再砌灶面。那个时代,有一口铁锅其实就很不错了,因此,只要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新铁锅,按照锅沿尺寸来砌灶面,即可。

灶面上用红砖砌起一个排烟的烟囱,以便排烟。砌烟囱的过程中,在砖排楼中常留一个小方格,在里面放置五谷种子,再置灯火一个,即在瓦片一小凹碟里,斟满生油和置灯芯五条,再取“乾隆通宝”铜钱二枚,一正一反压于灯芯之上,然后用红砖粘桨把小方格封固,再于其上继续砌筑烟囱。封入上述诸物,蕴含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运红火之意。

筑灶用时一至两个时辰,完工后,架上一口大铁锅,蹭亮的新锅炒上一把炒米花再撒上红糖,代表发财。然后再煮上一锅汤圆,沉浮拥挤的白胖圆子代表团圆美满之意,筑灶这才算真正完成。

土灶的标配有这些:烟囱,铁锅,火剪,竹火管(吹气用),火托(清理木灰),火炭瓮(保存炭火),竹扇,小火炉。旁边还会有一堆叠放整齐的火引和木柴。

灶有了,好日子就来了,我们这一代人,说到灶,脑子里总会浮现出灶前忙碌的母亲身影,踏实的温暖,画面中各种美食的味道扑面而来,那么深刻。

春来,万物复苏,有甜糯米粿、红糖发糕、咸水鸭,迎新接福,也是镇年的意思。

母亲搅拌好红糖发面糊,再将面糊倒入一个个小碗里,整齐地排列在灶沿上,接着继续收拾那肉质紧实,养了一年半载的土鸭,收拾干净后整只沉入灶内大铁锅中,清水淹没鸭身,水面上放上一片竹片制成的筛子,竹筛上整齐放上一碗碗红糖发面糊,烧火,过个半小时,发面就好了,一碗碗裂出花的红糖发糕很让人高兴,是对母亲愿来年丰盛的回应。再过半小时,熄火,把煮熟的鸭子提上案板,抹上盐,就一个咸味,现吃就斩成小块,那种单纯实在的肉香,会让你每隔一段时间就想起来,不吃会馋得慌。如果不现吃则可挂在房梁屋檐底下,过道的风会让鸭肉自然风干,什么时候想吃了拿下来,切成块后可蒸可炒,都是越嚼越香的美味。

土灶火力足,容量大,一次性可以烹饪好几种食物,还能够将食物最原始的味道激发出来。

在春夏交际,有个清明节和三月半,清明节母亲会做清明粿敬告祖先,三月半母亲会做香片,香片也叫“簸箕流”,用来敬献神明。说到“簸箕流”就要提到有趣的闽南方言了,这种食物,在锅中制成后需要盛入簸箕内等上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让Q弹的粿体慢慢流动,布满整个簸箕,所以称为“簸箕流”,最后在表层撒上熟米粉,这才算真正完成。粿体清透Q弹,若切下一块摆放在白色浅碟中,无论视觉还是味觉上,与现代西方甜点比,毫不逊色。

清明粿、“簸箕流”这类食物都是需要在灶边忙活上一个小时的,小火慢熬,双手紧握搅棍,将锅中充满黏劲的熟米饭或者米糊,沿着一个方向不停搅拌,直到彻底通透有韧性,粿体紧紧抓着搅棍,好似扯不开的那种感觉,成品才会Q弹有劲。孩时的我在旁看着有趣,闹着要帮忙,母亲促狭地笑着把搅棍给了我,坚持不到几分钟我的双手已经酸疼得不行,但要面子的我还是不肯轻易放弃,最后还是母亲笑着把棍子抢了过去,才解了围。至此以后,我对母亲越加崇拜,好似母亲的手劲是如何也使不完的。

夏季将至,端午先临,粽子是全国性的美食,但我们闽南粽子种类可以说是最丰富的了。我们这里的粽子,有糯米肉粽、绿豆肉粽、小碱粽、豆沙粽等。端午节前三天,母亲就开始包粽子了,粽叶都是后山上提前摘下清洗干凈晒干备好的,要用的时候泡一夜的水,这样的叶子柔韧性足,包起粽子较方便。灶上放上一排的原料,有一盆卤好的五花肉,一盆爆香的青葱虾米香菇,一盆炒过的糯米,一盆泡水去皮的绿豆,炒过的萝卜干、海蛎干……这些是用来包肉粽的。

包肉粽的同时,锅内已在烧水,待包好肉粽,就可以直接放进去煮,大灶大锅容量很大,可以一次性煮好几提的粽子,这个时候母亲可以继续包另外口味的碱粽和甜粽,这两个口味一般包得比较少,因为家里人对于这俩口味的销量不高。我个人最喜欢绿豆肉粽,刚出锅,儿时的我可以一次性吃上六七个,余味不绝。碱粽也是不错的,淡淡的碱味,小小的个头,粘上一层厚厚的蜂蜜或者红糖,一口一个,极其解腻。

秋日,母亲开始舂麻糍了,先将糯米用大锅蒸熟了,然后放在石锅内舂制。闽南的麻糍很出名,我觉得麻糍的美味都是来自于闽南人对于美食的诚意,怎么说呢?母亲可以站在灶前,不停地搅着锅内的黏米糊,也可以站在翘板上,不停地踩着翘板,直到完美的食物制成。儿时不懂,只觉得又有好吃的了, 现在想想,这种制作美食的认真和坚持,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七夕到了,母亲开始做青草粿,用的青草可以是门前的鼠曲草、可以是后山的白艾草等,可入粿内的青草有许多,都是可入药的,对人体有益。所以说人民的智慧无限,山里的人们多长寿,吃着没有污染的天然食物,怀着虔诚的心制作美食,怀着美好的愿望活着,这都是对生命的负责。

七月半到了,现代人都说七月半是鬼节,但是我们七月半是要做好吃的祭拜先祖呢。闽南的咸粿,先用红葱头、虾米、香菇、瘦肉等爆香,有条件的会加一些卤肥肠,然后用石磨磨出来的粳米糊,还没煮就能闻到那股米香呢。爆香的料加进一大盆米糊上,旁边留一小盆米糊备用,大盆架上滚水大锅内开始蒸制,在咸粿八分熟的时候,加入一旁用红糖调了微甜的米糊,一层将熟再铺一层,一层一层的铺,待到全熟,切开,侧面看咸粿层层分明,咸甜的结合,不仅不串味,还更加鲜香。

中秋,我们这里有的地方做中秋肉饼,有的地方做松糕,我家做的就是松糕。备好的糯米粉掺点白糖水,揉搓均匀细腻后筛入一个个扇形模具内,中间一层芝麻花生磨的粉,上面再一层糯米粉,最后将木质模具放入大锅上隔水蒸,这是我很喜欢的一种美食,脱模后,在圆形的竹编上一个个紧紧挨着,满室的甜米香,咬上一口松软清甜,那是小时候幸福的味道。

转眼到了冬季,万物沉寂,灶也为主人辛勤忙碌了一年,灶不同于人,灶越是使用频繁越是好用。十月十五萝卜包,外面竹叶包裹,说是“萝卜包”,但这个包不是包子的“包”,而是由糯米粿,里面包上萝卜干丝和各种炒料制成。萝卜干丝是里面的精华所在,有爆过香的萝卜丝已被完全激发出了一股特别的香气,让你一闻口齿生津,再咬上一口,入口即化的卤五花肉,搭上外层糯糯的糯米粿,毛孔舒张,通体舒畅,这个年就完整了。

小小的灶间还能酿酒,能做麦芽糖,能煮咸甜汤圆……能做很多很多好吃的。闽南母亲都是全能的,背靠大山,勤劳耕作,即便只有一座灶,一口锅,一双巧手。

舌尖上的中国有一句话:“在这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长大后,我才慢慢了解,母親为什么如此全能。

岁月变迁,我们这代人大多已成家立业,然而,我们这代人既不会烧柴用土灶,也不会做这些吃食。我时常矫情地想起,总觉得可惜又无奈。偶尔闲暇,回到旧厝,走走看看,在村里撩猫逗狗,虽惬意,却总有一股淡淡的伤怀,这股忧伤,是对过去欢乐时光的缅怀,也是对吃食手艺后继无人的感慨。

我喜欢吃美食,也喜欢做美食,但母亲多年来手把手教会我的,远远不止是美食吧。

猜你喜欢

土灶簸箕铁锅
土灶的光阴书
Anything Goose
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老屋
土灶
铁锅和瓦罐
铁锅和瓦罐
行走的簸箕
忠满: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不倒翁扫帚簸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