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灶
2020-12-31陆云锴
陆云锴
土灶承载了过多的往事。
———题记
土灶是什么时候在那里的,我不知道。反正我出生之前,它就在那里了。
冬天是土灶最受欢迎的季节,燃起一炉火,四周都变得暖洋洋的。这时候就可以把箍了一整天脚的棉鞋脱掉,凑近土灶烤火,驱散冬日的严寒。
我家的土灶不大,就两个,每个上面都架着一口锅,锅下面是灶灰。可别小看灶灰,那可是农家人肥田的好材料。
外婆烧晚饭时,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两个土灶一齐烧着,外婆熟练地在两个土灶前忙碌着。那时候,家里的灯不怎么亮,土灶里的火光将外婆的脸映成古铜色,给她口里讲述的故事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冬天,家里还有几块红薯。老家的红薯不用蒸,而是要埋到土灶的火塘中去。烧火前,先将红薯埋进灶灰里,不能埋得太深,否则会半生不熟;也不能埋得太浅,否则会烧焦。一顿晚饭的工夫,红薯也就熟了。吃完饭,把鸡关进鸡窝,就可以把红薯拿出来了。剥开外面一层焦黑的皮,金黄的红薯瓤散发出浓烈的香,炫耀着它第二次成熟。
到了夏天,土灶便不怎么吃香了。扑面而来的风卷得土灶回烟,直冲眼睛,奶奶常常被熏得泪流满面。这时候,我就不再抢土灶旁的“宝座”了。到后院摸两个鸡蛋,采两篮桑葚,便能消磨一个下午。我还喜欢逮蚂蚱,用小瓶装着,蚂蚱常常多得跳出来。回来后,外婆已把土灶的火灭掉,屋里只剩下晚餐的香气。
土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守在那里。春天,送来了满桶肥田的灶灰;夏天,送来了晚餐的香;秋天,送来了新麦的清香;冬天,送来了烤红薯的甜香。
不过,谁也没有料到,老屋会拆迁。
后来,我也曾吃过烤红薯,不过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香。
教师点评
土灶这样东西恐怕不少同学都沒见过。作者用充满怀念的语气,讲述了土灶的春夏秋冬,烤火、烤红薯、坐在土灶边听外婆讲故事……与其说作者怀念的是土灶,不如说怀念的是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李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