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情山水 与民同乐

2019-09-25滕达余红刚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醉翁亭小石山间

滕达 余红刚

导语

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挂在眼前,怎样用文字把美丽的风景描写出来呢?我们需要先按一定的顺序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再按观察的顺序写下来。写景的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等。时间顺序,比如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顺序,早中晚一天的顺序,植物生长的先后顺序等。空间顺序,比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定点观景,移步换景等。逻辑顺序,比如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总到分等。总之,只有观察得仔细,才能表达得清楚,把景物写得细腻逼真。

技法探微

解析

《醉翁亭记》的写景部分主要集中在第一段和第二段。

第一段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写醉翁亭,而是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先从远处落笔,写“环滁皆山也”,这是站在滁州城远望所见,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接着作者将“镜头”从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读者的视野由此集中到最佳处。随后,读者跟着作者的脚步来到“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这时景物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醉翁亭也越来越近,“山行六七里”之后,便到达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使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最后方落笔于醉翁亭,“行六七里,峰回路转,有亭翼然”,照应上文“蔚然而深秀”,可看出醉翁亭坐落在山清水秀的最佳位置上,为下文人物的活动安排了一个优美独特的环境。这种写法逐步交代清楚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将醉翁亭置于大的环境中,通过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的美,使景物具有层次感,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第二段按照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分说山间的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时,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山间朝暮画面。接着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一句话概括了山间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风光,一季一幅画面。清晨之景,日出而林霏开;傍晚之景,云归而岩穴暝;春之盎然,野芳发而幽香;夏之繁盛,佳木秀而繁阴;秋之清爽,风霜高洁;冬之沉寂,水落而石出。“朝而往”以下四句是小结,直接抒发了作者被美景陶醉的欢乐心情。“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是对上一段总写“山水之乐”的具体化。第二段用对偶句描写,散句收束,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仿写

春天,湖边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春风吹来,柳树随风飘动,翩翩起舞,仿佛在亲吻波光粼粼的湖面。桃花仙子在春风中绽开了一朵朵美丽的花,好像在朝我们微笑呢!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的,茂密的枝叶挡住了阳光,就像一把把小伞,远远望去,好似一片绿色的海洋。湖中,荷花开出了一张张粉红色的笑脸,我不禁想起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秋天,湖边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秋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扇动起来,妩媚极了!片片落叶飘下,有的像金色的小船航行在湖面上,有的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還有的像芭蕾舞演员在欢快地跳跃……

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啊,美丽的西湖,你真是杭州的一颗璀璨明珠!

(湖北孝感市楚澴中学 湛蕾蕾)

结语

其实,观察的顺序即是我们写景的顺序,当然,在具体的运用中还需要对景物进行合理选择。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安排好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

技巧延伸

选段一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观潮》(周密)

解析

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写景顺序,从江心到江岸,着力刻画了涨潮的壮观气势、演兵的宏阔场面、弄潮的惊心动魄、观潮的热闹非凡,层次分明、场景清晰,突出表现了钱塘江潮摄魂夺魄的壮美景观。特别是第一段的描写,当潮水远远地从入海口涌过来的时候,远看仅像一条银线;不久渐渐近了,就像玉城雪岭般连天而来,宏大的声音像雷霆一样,震撼大地,浪花溅射,那情形像要吞没天空、淹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作者由远到近、极目所及,从声、色、形、势四个方面实写了涨潮伟观。

选段二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柳宗元)

解析

第一段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小石潭的景物特征。第一二句着重描述了作者一行人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再由水声寻找小潭,待到伐竹取道,才见到小潭。真乃是曲径通幽,景象确实不凡。这潭以整块石头为底,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而且潭中露出的石头姿态又都是那么奇特,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周围景物的描绘了。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缠绕在一起,组成一张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潭周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所在,突出了小石潭全景的清静感。

第二段采用定点观景的方法,直接把镜头对准潭中的鱼,描写其动静状态,间接突显潭水的清澈透明,着重表现一种游赏的乐趣。以静衬动,写潭中小鱼,是本文点睛之笔。

第三段作者把镜头推向远方,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西南方向的景物。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交错,找不到其源头。

猜你喜欢

醉翁亭小石山间
醉翁亭历代重修记比较研究
夏日走过山间,我就成了森林
从洛阳花到醉翁亭,他为中国文人构建了两个精神故乡
游紭琊山醉翁亭有感
山间小屋
师与书·庄小石
滁州醉翁亭园林历史变迁及其特征探析
小石鸻与大犀牛
彭黎明 书法作品欣赏
那份山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