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县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途径分析
2019-09-25李玺家
摘 要: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纲领性要求。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四个振兴”,即实现乡村文化、产业、容貌、基层集成性治理。本文主要以平山縣为例,分析在新时代下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振兴乡村产业,旨在建设具有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途径。
关键词:平山县;乡村产业;振兴途径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815067
引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平山县辖23个乡镇717个行政村,总人口50.3万,土地面积2648km2,其中山场28800hm2,耕地4600hm2,水域4600hm2,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平山县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可满足多种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大县。本文结合平山县自然资源禀赋,分析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途径,以供参考。
1 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优化生产布局和结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农行采纳品德需求已经不再是吃饱即可,更加注重绿色营养,因此,平山县的农产品供给也要依照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实现优质特色产品的生产[1]。如平山县目前正在优化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品质结构,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推进 2100hm2小麦、2400hm2玉米生产功能区精准化建设管护,平山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hm2以上、产量保持在10万t以上。同时,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a行动计划,进一步调整设施蔬菜、中药材、食用菌、林果等特优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平山县中药材、食用菌、林果产业分别达到600hm2、220万m2、1380hm2。传统产业链较短,不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盈利能力差,若是想要提升平山县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加工,实现特色产品生产,将产业链延长。这是系统性工程,从育种环节开始,需要研究更加优质的种子,生产环节则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运用先进的存储技术,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之后的销售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互联网+”的技术,实现点对点销售。
2 实施科技农业工程,提升研发创新能力
智慧农业与传统的生态农业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新型智慧生态农业体系的形成,让农业实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农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保证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经营,满足城乡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为乡村产业振兴作出贡献[2]。实际上,实现智慧农业不仅是自动化控制与生态产业的叠加,更重要的是展现出生态农业的内涵与智慧农业的先进,两者互补,协同共进,保证了生态农业的先进性与智慧农业的高效性。其主要体现以下几点特征。
2.1 智能生态化智慧农业具有较强的便捷性,不仅传承了生态农业的精华与先进的农耕技术,还利用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进行精准控制,提高资源利用率。
2.2 系统和谐化在智慧农业中,其属于社会、经济、生态的复合型系统,体现了生态智慧农业的协同发展。
2.3 全程可控化通过对物联网的应用,在大数据平台上完善农业产品的投入采集工作。
以信息化为基础建设,完善整体的农业信息采集、分析、利用等体系,建立智能管理协同,对农业生产提供数据统计分析,为相关人员决策提供参考,融合农业产业。
在平山县,为了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建设智慧农业,搭建与河北农大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落实与河北农业大学的县校合作框架协议,搭建产业研究院和产业联盟,聘请省内农业特色产业首席专家,联合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加强智慧农业建设,积极发展数字田园、智慧农机,开展种植、养殖、林业等物联网改造,实施数字农业试点县项目,重点建设黑木耳数字化智能栽培管理系统、数字农业大田种植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溯源系统等,建设完善县域农业大数据中心,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3 实施绿色农业工程,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耕地环境同样十分重要,是实现农产品绿色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当地政府不断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绿色生产实力,良好的乡村生态是宝贵的资源,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需要进行统一开发保护,注重规划的合理性,坚持人员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不能让产业发展破坏农村生态环境。
平山县持续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快以节水为导向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节水高效生态种植,力争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500hm2。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以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推广为重点,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2020年,氮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强残膜回收与综合利用,提升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98%、85%以上。
4 实施品牌农业工程,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乡村产业的振兴离不开对当地特色资源的培育发展,让乡村居民形成共同艺术,将真正拥有的资源成为振兴乡村产业的底蕴。特色资源的利用可以使地域产物,也可以是文化古迹、民俗历史、特色农产品等[3]。挖掘特色资源就是实现现今社会中活用资源的目的。在自主自立发展根本中,将地域主体力量充分发挥,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若是想要实现产业振兴,脱贫致富,就应当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实现。因此,在乡村产业振兴中,需要以当地居民为主体,实现对特色资源的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得到社会、政府、专家的支持,不能过度依靠外来企业。主要是通过创造当地就业需求,维护产地特色,让居民得到自豪感,创造自身独特的产业品牌。
平山县主要是以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围绕中药材、食用菌、果品、蔬菜和杂粮等优势产业,打造农业领军企业品牌,争创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夯实品牌农业发展基础。同时,组织参加“河北品牌节”及农产品博览会、农贸会、展销会等各类农产品展会和品牌推介活动,充分利用益农社、农村365电商等新兴手段,加强品牌市场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
5 实施质量农业工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产业振兴的提出主要是推動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在农产品推广过程中,需要保证粮食质量安全,建设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耕地面积稳定的基础上围绕市场的消费需求变化,整体提升农产品质量。
平山县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活动为契机,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率先在43家县级以上农业园区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健全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将绿色优质农产品和农业领军品牌农产品优先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平台,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督促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全面落实自检制度,把好产品出厂(场)关,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
6 实施主体培育工程,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
依照现代化的产业发展趋势,若是想要将乡村产业振兴,就需要促进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指导意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其具体而言,就是利用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流转的提升,让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运维得到推动,深化农村资产产权改革,为产业的融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5]。同时,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以合作社、家庭农场为榜样,制定一些列优农惠农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人才基础。
7 总结
平山县在产业融合方面主要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融合发展,对现有的115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6家备案的家庭农场进行规范化管理,推动合作社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年底前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结合“空心村”治理和易地扶贫搬迁,在迁入地谋划实施一批适宜的种养业、手工业等特色产业项目,带动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农民合作社积极对接市场,向农户提供各类生产经营类服务,打造产业联盟。
参考文献
[1]张建刚.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产业振兴[J].经济研究参考,2018(13):75-79.
[2] 刘朋虎,赵雅静,赖瑞联,罗旭辉,陈义挺,翁伯琦.智慧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思考与技术对策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8,13(03):45-53.
[3] 潘梦琳.基于内生式发展模式的乡村振兴途径研究[J].中国名城,2018(04):32-39.
[4] 陈秧分,刘玉,李裕瑞.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状态与产业兴旺途径[J].地理研究,2019,38(03):632-642.
[5] 江维国,李立清,周贤君.中国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主要任务与战略重点[J].社会政策研究,2018(02):146-155.
作者简介:
李玺家(1986-),男,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