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玉米粘虫发生规律调查初探及防控技术研究
2019-09-25周红琴尹祥杰赵云娟
周红琴 尹祥杰 赵云娟
摘 要:玉米黏虫是当前玉米生产中主要的暴发性害虫之一,大发生时可以将大片作物吃成光杆,造成减产或者绝收,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因此,摸清临汾市玉米黏虫的发生规律,积极做好虫情监测工作,对指导农民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通过数十年对玉米黏虫发生情况的调查,总结了其在临汾市的发生规律,并结合气象条件、大田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发生原因,提出防治意见,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玉米粘虫;临汾;发生规律;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815009
临汾市是山西省玉米主产区之一,种植玉米350多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0%,年产玉米200多万t。临汾玉米产区多为平川和丘陵,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利资源丰富,加之充足的光照资源,玉米生育期长,产量高,品质优,富含维生素和多种人体所需营养成分,可以加工成多种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黏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当前在我国,除新疆未见报道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近年来在临汾市的发生总体呈加重趋势,严重威胁着临汾市玉米生产安全。
1 识别
1.1 虫体识别
识别黏虫主要有以下2方面:头部黄褐色,有一“八”字纵行;背部有5条纵纹。
幼虫头顶有八字形黑纹,头部褐色黄褐色至红褐色,2~3龄幼虫黄褐至灰褐色,或带暗红色,4龄以上的幼虫多是黑色或灰黑色。身上有5条背线,所以又叫五色虫。腹足外侧有黑褐纹,气门上有明显的白线。蛹红褐色。
成虫:体长17~20mm,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前翅有2个土黄色圆斑,外侧圆斑的下方有1个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1个小黑点,翅顶角有1条深褐色斜纹。
卵:馒头形稍带光泽,初产时白色,颜色逐渐加深,将近孵化时黑色。
1.2 为害识别
黏虫为害时,主要以幼虫啃食叶片为主。1~2龄的黏虫幼虫多集中在叶片上取食造成孔洞,严重时可将幼苗叶片吃光,只剩下叶脉。3龄后沿叶缘啃食形成不规则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大发生时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叶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2 发生情况
2.1 2011—2018年田间调查情况
2012年7月中旬,2代黏虫为害重于历年。个别田块发生偏重,偏重田块为害株率90%以上,百株虫量30~43头,最高90头以上,个别小块田叶片被吃光。
2013年8月中旬,襄汾县南曹里村重发面积20hm2,最高百株虫量160头。
2017年,3代黏虫在临汾市大发生。发生面积26.9万hm2,其中重发面积1.3万hm2,为害成灾面积0.35万hm2。发生区域涉及襄汾、尧都区、吉县、乡宁、洪洞、浮山、曲沃、侯马、翼城9个县(市、区)共23个乡镇。玉米重发田一般百株虫量300~500头,最高百株虫量达1800头;苹果一般田有虫156头/m2,最高638头/m2;谷子田一般百株虫量128头/m2,最高244頭/m2。
2018年零星发生。
2.2 黑光灯诱测
从黑光灯诱测结果可以看到,2013年、2014年、2015年、2017、2018年2代黏虫的灯下诱蛾量均高,但近年来只有2017年3代黏虫大发生,其他年份均在极个别地块点片发生。2017年临汾市3代黏虫大发生就是2代虫源迁飞过程中遇到适宜的气候条件造成的。
3 发生特点
3.1 暴食性
随着虫体增长,黏虫食量不断增大,可以昼夜不停的啃食植株。2017年临汾市黏虫大发生,晚上在田埂上甚至可以听到黏虫咬食的声音。
3.2 群聚性
在暴发年份,黏虫常聚集在一起为害。当一块田被吃光时,幼虫常成群结队转移到另一片田为害。由于黏虫的暴食性特点,转移速度非常快,故又名“行军虫”,所经之处几乎所有的绿色植物均被啃食一空,为害十分严重。
3.3 杂食性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2、3代黏虫在谷子、高粱上的为害面积略有增加;2012年,发现其在夏玉米间作绿豆田块为害;2017年,3代黏虫在临汾大发生,为害对象主要有玉米、谷子等。黏虫喜食禾本科作物,在果园发生的黏虫尽管数量很多,但只针对果园杂草,对果树几乎没有为害。
3.4 迁飞性
黏虫在临汾市每年发生3代,不在临汾市越冬,是典型的迁飞性害虫。
4 为害规律
幼虫多在早晚活动,一般在早晨日出到10:00以前和傍晚前后。成虫昼伏夜出,多在小麦中下部枯黄叶尖、叶鞘内产卵,单雌产卵1000~2000粒。成虫对糖醋液和黑光灯有较强趋性;成虫飞翔能力很强,具有远距离迁飞危害的特性。
5 2017年3代黏虫大发生原因
7月中下旬降水较多、气温偏低,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部分黏虫重发田靠近水源,为具有喜湿性的黏虫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秸秆还田、粗放管理、田间地头杂草丛生的田块为3代黏虫提供了很多的生存环境。
6 防治措施
大力推广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防治中要做到捕蛾、灭卵及杀虫相结合。严把“三关”,即捕蛾于产卵前,灭卵于孵化前,药剂防治于3龄前。
6.1 农业防治
中耕除草、合理轮作以破坏其生存环境。
6.2 物理防治
利用黏虫成虫产卵习性、趋光、趋化性,成虫发生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性诱捕器、糖醋液等诱杀成虫;成虫产卵期,在田间插杨树枝把、谷草把等引诱成虫产卵,在卵孵化前集中烧毁。
6.3 生物防治
黏虫的天敌有蛙类、鸟类、寄生蜂、食蚜虻、草蛉等,应加以保护。
6.4 化学防治
6.4.1 化学喷药
幼虫发生期,当小麦、谷子等矮秆作物田虫口密度达20头/m2以上、玉米、高粱田等高杆作物虫口密度2代达10头/百株和3代50头/百株以上时,每公顷可用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0~40mL,40%毒死蜱乳油75~100mL,或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mL对水30kg喷雾防治。
6.4.2 建封锁带,防止转移
做好封锁控制黏虫严重发生地块。在黏虫迁移危害时,用40%辛硫磷乳油75~100g加适量水,拌砂土20kg制成毒土,在其转移的道路上撒成15cm宽的药带进行封锁或在玉米田周围撒施进行隔离。
6.4.3 统防统治
大面积发生玉米黏虫为害时采用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可提高防治效率,迅速扑灭粘虫危害。
6.4.4 注意事项
施药时间应在晴天9:00以前或17:00以后,若遇雨天应及时补喷,要求喷雾均匀周到、田间地头,路边的杂草都要喷到。遇虫龄较大时,要適当加大用药量。虫量密度较大的田块,可以先拍打植株将黏虫抖落地面,再向地面喷药,防效较好。
7 工作措施
7.1 高度重视,加强防控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治虫保苗做为夺取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狠抓落实。
7.2 加强监测,准确掌握虫情动态
各级农业有关部门应加强黏虫动态监测,摸清发生数量与范围;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指导农民适时施药防治;严格重大病虫发生与防控信息报送制度,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3 强化服务,落实防控关键技术
各级农业有关部门要大力推广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并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
参考文献
[1]高元凯,龙林根,董华通.几种不同农药防治粘虫田间效果试验[J]. 江西农业科技,1990(04) :21-22.
作者简介:
周红琴(1975-),女,硕士研究生,实验师。研究方向:农业栽培、生态农业、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