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关新人不能忽视的12道“细坑”

2019-09-25佚名

公务员文萃 2019年9期
关键词:守时汇报科室

佚名

每年,我都能接触到不少新入职的同事,也都会发现他们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他们就像年轻时候的我,跌跌撞撞努力做好工作,却还是有着自身难以察觉的局限。

接下来,咱们就只说说机关新人容易忽略的小细节,并指出如何改正,相信对他们,以及对一些资深的机关干部都有助益。

行为细节篇:咣当一声,众人侧目

不要迟到。这是初入机关年轻人的基本素养,是红线,轻易不要逾越。有的人在上学时散漫惯了,上班之后也是这个作风,开会迟到,上班迟到,借口多多。其实再忙、再有事也不差那么几分钟,从做事的角度说,守时是一种端正的工作态度,不守时的人很难被领导和团队信任。

从办公室或会议室出来时不要使劲摔门。这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但确实有很多干部忽视。有时大家开着会,个别人出去打电话、上厕所,信手那么一甩,咣当一声,众人侧目。从别人的办公室离开,也应该注意轻关门,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有过堂风,门一开风一抽,力量很大。人的修养更多体现在微小的细节中,体现在对周边人的谦让和照顾上。

请示报告篇:能当面汇报尽量不打电话

有事需请示时,尽量当面汇报,不打电话。当面汇报可以有面对面的交流,方便沟通意见,领导要做决策也需要时间去思考,打电话承载不了这个任务。

因私事向上级请假,尽量要提前。“请假”本身就意味着“请示、给假”两种含义,你请,别人给,程序上不能错。不要发短信简单告知,更不要先斩后奏,比如我就收到过“我明天要出去旅游”这样的请假短信,这不是请假,这是通知,我不同意吧,人家票都买了,我同意吧,有一种被绑架的感觉,更何况有时工作真的安排不开。

不只对过程负责,更要对结果负责。一次,第二天要开会,我让一名年轻人通知,可第二天人不齐,我问他怎么回事,他却说不知道,“反正都发了短信”,我再问,他又说对方没有回短信,也就是在不清楚对方是没收到,还是有事不能来的情况下,他就不追究了。这种“你让我做,我也做了,至于结果和我没关系”的误区要注意克服,这背后还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状态。做事,做了不是目的,做到位、做到最佳才是目的。

养成反馈过程和结果的习惯。比如,有时我把文件转给某人落实,他领完文件后很长时间都没回消息,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落实,怎么落实的,有没有困难,我还要自己去找他问。另外还有些事情是层层落实下来的,上级领导安排到直接下级,再安排到具体工作人员,反过来也是层层负责,上级领导会找直接下级问结果,不会找具体人员问,所以及时反馈,掌握进度是很重要的。紧要的工作马上反馈,不紧要的工作适当的时间节点反馈是必要的素养。

处世为人篇:比起“滑头”,领导更喜欢真诚的人

工作中,犯错后要先承认,然后再讲述理由。我见过有些年轻人,一旦被发现工作出了纰漏,总是不断地强调客观的原因、别人的错误,我理解他们的感受,出错了,怕给领导留下坏印象。但问题是,这样的态度恰恰是领导最反感的,觉得你这是在推诿搪塞,逃避责任,小心眼的領导甚至会想:“你没错,那就是我有错了?”

要敢于表现真实的自己。有些人刚踏上工作岗位,机关人事关系复杂,会有害怕露怯的心态,可能会表现得谨小慎微,但若是总试图想做得滴水不漏,让别人看到好的、不看到坏的,那也不好。从领导心理上说,那些过分油滑,在自己面前一直戒备的人,是不足以信任的,太完美了反而假。年轻人都会犯错,只要认真、坦诚面对,错误也是进步的开始。据我所知,多数领导都愿意给真性情的年轻人机会,而不喜欢年纪轻轻就显得滑溜溜的人。

不拿人情来替代规则。我刚上班时有过这样的教训,那时我从A科室调到B科室,A科室组织一个会议忙不开,找我帮忙,我想的是大家相处得不错,部门之间应该互相配合,就去了。当时B科室的领导没说什么,后来他提醒我,说如果你是利用业余时间帮忙,没问题,但在工作时间,就应该走正规渠道,在部门和部门之间沟通,而不是你自己擅作主张,何况我们部门也非常忙。我当时还有点委屈,现在觉得真感谢他提醒了我。工作时间,我们不能完全按照感情和喜好用事,该讲的程序和规矩,该有的界限得有。

工作方法篇:正常询问被“反问”,很堵心

凡事不能想当然。人都有思维惯性,“我想应该是这么回事”是靠不住的。比如我问某个年轻同事,“你材料上写的这段,确实是出自某某领导讲话吗?”他随口说:“我觉得是。”我回去一查,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工作中因为想当然造成的失误特别多,尤其是新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很多事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一下子涌到眼前,很容易就没了章法,靠着自己非常有限的经验去处理,忽视了去查证和检验。

工作要严谨。有一次,向中办报表,有个数据我觉得不太对,问了填表的同事,原来这个数据他没时间找具体负责人,所以自己编了个。我很严肃地批评了他,并告诉他,这种事是坚决不允许的,一旦出了问题,责任我们承担不起。

不要经常用反问句或者设问句。这具有攻击性,体现了抵触心理,特别容易招致反感。比如我问某人:“你通知某某开会了吗?”他怎么说的,“我通知他办公室主任了,这没什么错吧?”这个回答就特别叫人堵心。因为我问这件事,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他这样撇清自己,反而起了反作用。

(摘自《廉政瞭望》)

猜你喜欢

守时汇报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最难办事科室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有一种尊重叫守时
爱紧张的猫大夫
守时的朱小美
领导难找
关于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