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贷问题探析
2019-09-24王纪红李丹
王纪红?李丹
随着网络借贷快速发展,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将触手伸向高校,因为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思想心智处于在成熟与半成熟之间,许多不良网络平台将黑手伸向在校大学生,并且打着无抵押、无门槛只需一张身份证就能贷款的便利旗号,诱导大学生网贷。现实的案例表明这让他们掉入“高利贷”的陷阱甚至是被逼自杀。校园贷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金融监管问题,这还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家庭社会的稳定幸福。
近年来,网络贷款公司快速发展,尤其是针对大学生推出层出不穷的各种优惠和无担保放款幌子,诱导大学生贷款,赚取不法高额利息甚至是诱导逼迫女生做违法之事。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法规禁止向在校大学生贷款,但是仍出现屡禁不止,因为校园贷问题,被利滚利逼迫走投无路的事件时有发生,令人痛心。
一、大学生网贷的客观分析
(一)消费理念以及消费商品比重的改变
我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广大人民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消费理念以及消费结构比重有了质的改变,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我们广大大学生群体的购买注意力逐渐放在高档电子产品、化妆品以及各种名牌服饰上,例如购买苹果手机,购买日韩化妆品,购买耐克、阿迪、斐乐等品牌的服饰。此外,消费超前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拥有信用卡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
(二)消费场域与支付方式的转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4G网络的覆盖,大学生从逛实体店转变为喜欢逛电商平台,例如天猫、京东、苏宁、唯品会,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各大购物网站会推出各种购物优惠节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目前大学生普遍具备网络购物经历。
在支付方式上,随着支付软件安全性的提高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无纸化软件支付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大到购房小到购买鸡蛋、吃早餐,大家习惯了支付宝或者微信等软件支付,不再依赖提现现金支付,无纸化软件支付逐渐成为主流。
(三)不法网贷公司以无门槛为幌子对大学生隐性恶意放贷
隐性恶意放贷表面上是无抵押无门槛,实际上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不良的,不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便利而是恶意赚取高额利息或者威逼学生就范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例如裸贷、娱乐控(提供资金网络赌球)等等。
二、大学生网贷的心理分析
(一)好奇与无知心理
其实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缺钱,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而后悔终生,比如很多人明明知道吸毒犯法上瘾,但是抱着好奇心以及侥幸心理去尝试了下,最终一步步上瘾走向犯罪以及家庭支离破碎的地步。有的同学甚至明知道可能是高利贷,但是自认为反正是高利贷不合法,我就只借不还,最终被告上法庭。
(二)盲目攀比心理
由于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一样,学生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相互攀比心理,有些同学为了面子不惜借高利贷购买昂贵的电子产品或者是奢侈品,例如上万的苹果手机、珠宝首饰,仅仅是为了发个朋友圈炫耀下。
(三)投机侥幸心理
有些学生自认为很聪明,盗用别人的手机号身份证件办理网贷,其实已经触犯法律而不自知;甚至有学生明知道网络赌博是违法,还是抱着侥幸投机心理,利用网贷资金进行赌博,最终背上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债务。
三、预防以及解决校园贷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立法禁止网络贷款平台进入校园
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对非法网贷以及高利贷说不,对于违反相关金融法规以及制度的网贷机构给予法律严惩。如果网贷公司未经审批而经营借款业务,必将涉嫌触犯非法经营罪,经营者将承担刑事责任,以此从源头上控制网贷风险。法律应规定网贷公司的严格审核义务,并明确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其中对学生信息真实性的审核义务为实质审查,违反此项审核义务导致冒名借款的,被冒名的借款人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二)加強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意识不到某些事情的严重性,触犯法律而不自知。例如将同学照片传到网络上,偷同学手机、酗酒打架等。要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学生恶性网贷的危害性,以及加强学生的普法教育,要有法制观念,要对法律有敬畏感;要提高自身的分辨能力,理性消费而不能因非理性消费掉入校园贷陷阱。
(三)加强大学生消费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信用消费
要加强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可以从加强学生消费心理教育这块入手,阅历丰富的心理老师定期开办讲座,或者开设消费心理学方面的教育课程,引导学生理性消费;要教育学生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一旦被纳入诚信黑名单将影响以后的人生信贷。在2016年11月“信青春·守未来——送金融知识进校园”启动仪式上,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骥指出,遏制校园金融诈骗要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理性消费意识。
(四)净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更高的精神追求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学生的防骗意识以及理性消费理念思想认识提高了,才能有效减少各种校园贷事件,教育学生要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而不是一味的追逐物质目标。当前网络发达,社会某些负面思想的传播以及一些网络平台主播的不良风气的诱导,使得攀比之风很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滋生。媒体对大学生群体形象和特征的描述形成了一种普遍行为规范,让大学生在消费中有意或无意地将符合这一群体的特征作为准则,从而产生消费的从众心理。(作者单位: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