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2019-09-24华莎

今日财富 2019年26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华莎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审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文基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教学现状和困境,提出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并建立配套的动态评价机制,并详细阐述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和过程。

一、 引言

近年以来应用技术型学科建设成为高校着重发展的新趋势,专业建设越来越强调人才培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是审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需要学生对财会类专业课程,如会计、审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管理学等知识进行再运用。在适当的时间引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非常必要,《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的设立是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财会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学生通过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学习,可以为将来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如注册内部审计师等),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二、教学现状和困境

目前很多高校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教学形式为主,即“师讲生受”的被动教学模式,而评价标准也是传统的作业加考试的固定量化标准。在教学和考核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是被动接收零散的知识点,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此外,固化的课堂学习思维难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求知欲下降,直接表现为“抬头率”较低。在课堂教学之外则表现为作业完成度较差而雷同度较高,考试刷题库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造成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与企业实际技能的严重脱节。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一般在本科教育阶段大三或大四开设,学生已经经过系统的财务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等基础课程,掌握了一定专业技能。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时,仍然会有明显的不适应感,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与上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差异性。《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不仅要求老师能够给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框架,让分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还学要在教学上更多使用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和启发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近些年来也有很多大学教师开始聚焦并参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的教学创新和改革。李洋,武生均,张宇提出了财务管理专业《内部控制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设计,他们针对《内部控制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制定了“实践模拟教学体系”,为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构建了“组合式教学法”;王李提出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中采用设计教学法,根据《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在不同的重点、难点章节中采用不同的设计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莫磊,胡国强提出并实践了将内部控制原理讲授与解构、系统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组模拟设计提高、全过程考评激励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将学习者对内部控制认知的概念框架的持续建构和完善提升为教学设计主线,始终贯穿“概念框架的建构主义”理念和思想;雷金英,李莉提出了《内部控制》课程任务驱动参与式教学模式理念,构建了“551能力链目标体系-1+6双导师制度-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多元化的标准化考核”四位一体的任务驱动参与式教学运作模式。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究

(一)課程理念和要求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以提高学生就业水平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本位,以锻炼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线,以课本知识章节为主题,以夯实理论基础、适应工作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充分理解包括公司内部控制基本知识和风险管理两方面知识,能初步掌握内部控制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内控分析,了解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并掌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同时不断完善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化教学体系,能更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广泛的运用于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互动式教学内容和方法

多元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逻辑理念是将学校、教师、学生与企业均为参与课程的元素,将每个学生作为教学任务的核心。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学习中,学生与同学、教师、学校和企业之间均有不同方式的多元互动,通过互动式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最终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1.学生与教师互动

教师建立课程小组,对教学资料、教材进行严格的筛选,改变以往单纯的使用课后练习作为回家作业的方式,编制专属的练习材料。教师在阐述某一理论之前加入“引导型案例”,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空间,并将其穿插于知识讲解与课堂讨论中;在讲述完该理论后,就其具体业务循环给出“单项应用型案例”,在畅所欲言的气氛中帮助学生迅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所有教学内容收尾之际,要求学生自行搜集“综合应用型案例”资料并提出解决方案。

2.学生与学生互动

学生在学完相关理论和知识点后,教师将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为每个小组队布置一个课题,可以是国内外经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案例,也可以是周边的一家企业;学生通过资料查询或实地考察等途径搜集资料,并运用相关知识对其内控制度进行评价与修订,探讨出更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教师在进行分组之前还需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依据学生的性格、专业背景、爱好等因素,优化教学设计方案和分组结构,以便组成更有效的学习团队。

3.学生与校企互动

学校应该适当开展专业学科竞赛,并提供适当奖励来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同时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大学生创新课题、百校百题等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合作企业给学生提供进入企业实习机会,帮助学生适应公司岗位,锻炼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引入企业导师制,安排企业有经验的人员定期来校讲座,给学生讲解企业现实需求,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引入合作企业实地参观调研活动,让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从而降低学生对进入社会的畏惧感。

(三)课程考核与实践

课程评价机制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建立基于反馈的动态评价机制,不断调整优化课程评价体系。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学习各个章节时的课堂表现、投入程度、活跃程度以及学习效果不断进行反馈调整。学生在学期的不同阶段都可以了解自己目前的得分情况,相对于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作为考核标准的方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程评价机制应是动态的,与学生整个学期的投入成正比,而不是由学期结束的一个考试決定。

在学生与学生互动环节、学生与企业互动环节,本文建议加入自评-互评机制。通过填写自评与互评表格,学生的课堂表现由自评得分与互评得分综合得出,这种评价方式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体现互动教学模式的核心。为了更好实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互动教学效果,课程评价应降低期末考试的比重,采取课堂表现、随堂测试、小组大作业设计、校企实践、期末考试五方面分别10%、20%、20%、20%、30%权重的评价机制。

四、小结与展望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作为审计专业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非常重要。在高校进行主动转型发展,深化教学改革与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搭建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条件下,本文提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下一步工作可以重点关注学生在寒暑假期间的企业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和企业的紧密互动合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作者单位:无锡太湖学院)

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跨专业云平台的会计学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模式与实践》(2017JSJG269)。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