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019-09-24孙曼曼

长安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朗读者文献综述

孙曼曼

摘 要: 近些年来各位学者对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的研究主要围绕“对作品多重主题的综合解读、《朗读者》与其它作品的比较研究、对女主人公汉娜的分析研究、对历史反思的研究、对《朗读者》作品地位研究”这几个方面,做出的文献研究进行说明,阐述近些年来对《朗读者》在中国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关键词: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文献综述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4-092-04

本哈德·施林克的长篇小说《朗读者》自1995年在德国发行以后已经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其被译成汉语介绍到中国后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不断有学界的学者及院校研究生从多维度对其进行研究。

一、对《朗读者》多重主题的综合解读

《朗读者》一经出版就因其主题的多重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当然也不乏对其主题的多重性研究。主要由殷倩的《论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南楠的《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创作手法与反思主题》,赵亚珉、张军的《让悲剧不再重演:<朗读者>多层主题解读》以及郭艳的《探寻历史的隐遁之迹,朗读生命的弦外之音:试论<朗读者>的多重主题内蕴》。

殷倩的《论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认为,《朗读者》在令人震撼的爱情故事主线索下,不仅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纳粹统治的德国人对待历史的沉思和反思,而且探讨了爱情与罪孽,情欲与道德等主题。而故事最后又以汉娜的自尽提出了另一个主题:在自尊与生命面前孰轻孰重?南楠的《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创作手法与反思主题》首先剖析了男女主人公跨越巨大年龄差的凄美爱情,其次又阐述了作品的多重反思主题,主要包括对历史、罪责、代际关系、人性等多重维度的反思。赵亚珉、张军的《让悲剧不再重演:<朗读者>多层主题解读》一文从生死、爱情、文明、罪与罚等视角,阐释小说深刻的主题,认为这部作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警醒人们: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而郭艳的《探寻历史的隐遁之迹,朗读生命的弦外之音:试论<朗读者>的多重主题内蕴》则主要从“如昙花般顷刻绽放的不伦之爱”“如声音般瞬间失去的生命常态”“如难题般无法周全的人生选择”“如审判般阉割真相的历史论断”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作品中关于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不伦之爱、不断失去的生命常态、人生选择、以及反思历史这几大主题。

从这几篇研究中可以看出,对历史的反思、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分析以及个人的罪与罚是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主题。然而在多重主题的论述中,很多研究者却忽略了作品中关于法律的阐述。作者本哈德·施林克作为德国的法律教授和法官,应该说,对于法律的批判与反思也是这部作品中不可忽略的主题之一。

二、与其它作品的比较研究

作为一部具有多重主题的文学作品,《朗读者》免不了被学者拿来与其它具有相关主题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朗读者》与其它历史反思类作品进行比较,主要有朱思佳的《<朗读者>与<广岛札记>中矛盾性研究比较》,刘雪梅的《比较<朗读者>与<德语课>中的罪责问题及主人公态度的异同》,王美平的《从人性反思角度比较<认罪书>和<朗读者>》;另一方面是从道德伦理方面出发把《朗读者》中的恋母情节与《洛丽塔》中的恋童情节进行比较,主要研究成果是赵君的《诗之思:由边缘向经典的位移——从<洛丽塔>和<朗读者>的恋童恋母情结谈起》。

朱思佳的《<朗读者>与<广岛札记>中矛盾性研究比较》一文把德国的《朗读者》这部战后反思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日本战后代表性作品大三健次郎的《广岛札记》进行比较,分析这两部作品的中各种矛盾因素,探究其背后蕴藏的不同民族的战后价值观。作者认为,“两国文学都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倡导和平。但不同的是,德国文学直面二战,不逃避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主要责任,而日本文学则是千方百计的逃避战争,“受害者”的意识深深扎根于他们内心。”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不同的战后文学作品,从中汲取对战争的反思,维护世界和平。刘雪梅的《比较<朗读者>与<德语课>中的罪责问题及主人公态度的异同》一文选取同为德国战后反思文学的《朗读者》和《德语课》进行比较,主要探讨作品中主人公对待罪责问题的不同态度及小说叙述者对待主人公罪责问题的不同态度和原因。作者认为,在《朗读者》中汉娜在经历人生的不同阶段后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罪责,作为叙述者的米夏对汉娜的态度是复杂的:“批判她在战争中所犯的罪行,同时又对她的诸多行为给予理解与辩解。”而《德语课》中的耶普森却始终未能认识到自己的罪责,因此作为叙述者的西吉“用冷静批判的眼光看待和观察他的父亲。在西吉的眼中,他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愚蠢、可笑、丧尽天良的。”王美平的《从人性反思角度比较<认罪书>和<朗读者>》一文把中国反思文化大革命的文学作品《认罪书》与《朗读者》进行比较,从人性角度出发揭示历史背后潜藏的复杂人性。作者试图通过两部作品在反思方式、反思力度上以及在对人性的揭示和忏悔救赎之路上呈现的差别来探索不同文化视域下对待历史态度的差异及其所包含的自省意识、人文关怀的不同。

赵君的《诗之思:由边缘向经典的位移——从<洛丽塔>和<朗读者>的恋童恋母情结谈起》一文将《洛丽塔》中的“恋童”因素与《朗读者》中的“恋母”因素进行比较,认为这两篇小说对题材中的这些边缘性话语,对复杂人性、伦理道德、风格、结构和人物形象做了成功的诗性处理,使之超越了庸俗和平凡,走向了经典。

三、对女主人公汉娜的分析研究

作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当然也少不了对汉娜的形象分析。主要成果有郭印的《<朗读者>女主人公汉娜的心理原型分析》,杜艳的硕士论文《本哈德施林克作品<朗读者>中汉娜受害者兼施害者角色分析》,王雨婷的《对<朗读者>女主人公汉娜的深層剖析》以及陈晨的《通向人性复苏之路——<朗读者>中汉娜形象解读》,亓畅的《作为主体的人的尊严与自由——小说<朗读者>中“秘密”的主题探究》。

郭印的《<朗读者>女主人公汉娜的心理原型分析》一文从荣格的原型理论出发,分析汉娜性格中的阴影、人格面具和阿尼姆斯原型,认为其悲剧结局既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而性格的悲剧主要来自其“为维护尊严而掩盖文盲事实的巨大心理阴影,为抑制阴影而佩戴的痛苦而无奈的人格面具以及为支撑两者可展现的冷静独立、果敢刚毅等阿尼姆斯心理特征”。杜艳的硕士论文《本哈德施林克作品<朗读者>中汉娜受害者兼施害者角色分析》分析汉娜身上作为曾经的战争罪犯的施害人身份与作为普通人内心挣扎的受害人身份,以此探究对主人公罪过与苦难的看待问题,并从中得出对历史与人性的反思。王雨婷的《对<朗读者>女主人公汉娜的深层剖析》一文围绕汉娜的爱情、自尊而又执着的个性、残忍而又忏悔的悲剧人生进行全面分析,认为汉娜的经历应该与德国的历史联系起来,以此呼吁我们在历史中反思自己。陈晨的《通向人性复苏之路——<朗读者>中汉娜形象解读》一文通过解读汉娜作为女人、德国人、纳粹与文盲的多重身份,对爱情的追求,她犯下的罪与受到的惩罚以及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自杀,以此说明其个人命运在时代背景下的悲剧性。亓畅的《作为主体的人的尊严与自由——小说<朗读者>中“秘密”的主题探究》从小说中秘密这一主题着手,结合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探究主人公汉娜的心路历程,解析其为了尊严与自由最终走向自杀的原因。

四、对历史的反思研究

对二战的反思是《朗读者》这部作品很明显的一个主题,加之人们对二战反思的关注度,因此从战争罪责的反思角度来研究《朗读者》这部作品取得了很多成果。主要有南楠的《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罪责反思》,申粒蒂、张剑的《不能承受的历史之重:评<朗读者>对德国历史的新型反思》,王冬的硕士论文《从二战反思的角度分析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寇芙蓉的硕士论文《历史与现实之间——<朗讀者>与“平庸的恶”》,麻煜霞的《文明是一种力量——评<生死朗读>》,胡明贵的《论<朗读者>两代人及“文盲”的隐喻》,高红梅、周海燕的《人作为主体而存在——<朗读者>的身体叙事与主体建构》。

《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罪责反思》一文从作品中父辈之罪责“平庸的恶”、以米夏为代表的后代的罪责以及罪责的延续这三个方面讨论了作品中的罪责问题,并认为这体现了《朗读者》作者本哈德·施林克身为法学工作者对罪责的高度敏感。申粒蒂、张剑的《不能承受的历史之重:评<朗读者>对德国历史的新型反思》认为作者通过塑造了女主人公“汉娜”这一性格复杂的纳粹形象以及她与少年米夏的情感纠葛,提出了当代德国人在反思历史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麻木僵化、极端评判、被动逃避等一系列问题,探讨了如何在深刻了解历史的前提下进行反思以及如何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重新出发的命题。王冬的硕士论文《从二战反思的角度分析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主要分析了小说中对参与战争的那一代人的人物塑造,对“战后一代”的人物塑造以及两代关系的探讨,进而深化到小说对罪责问题的看法,对“战争一代”罪人身份的解读,最后对“战后一代”是否对战争承担一定的责任以及其共同罪责如何界定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探讨,以此来确定德国社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二战的态度,并希望通过这部小说的分析来推动德国社会进一步思考该如何正确面对纳粹的过去。

寇芙蓉的硕士论文《历史与现实之间——<朗读者>与“平庸的恶”》以《朗读者》的文本本身提供的可阐释性来论述小说的经验与“我们”的相关性,并以此来表明作为个体存在的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历史与现实中的“平庸之恶”。麻煜霞的《文明是一种力量——评<生死朗读>》一文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 ,对小说的深刻内涵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挖掘 :文明是一种力量 ,它能敦促和警醒人类反思历史、拒绝罪恶、完善人性 ,以其高扬的理性去追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胡明贵的《论<朗读者>两代人及“文盲”的隐喻》认为小说以隐喻的方式揭秘了德国父子两代人各自对待奥斯维新集中营纳粹的不同心态,提出了德国人如何看待和反思纳粹历史的问题。高红梅、周海燕的《人作为主体而存在——<朗读者>的身体叙事与主体建构》认为作品充分发挥文学虚构的自由空间,以欲望身体的延展,指涉德国战后历史反思中的痛苦与挣扎,宣告了对传统价值观的贬黝,是对一种长久统领战后的所谓反思理性的颠覆。

五、对作品整体地位的研究

作为一部以历史反思为主要主题的作品,《朗读者》在二战反思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南楠的论文《<朗读者>德国反思文学的承前启后之作》,南楠与杨静的论文《<朗读者>对战后德国反思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殷倩的《论本哈德·施林克<生死朗读>中的反思文化构建》。

南楠的《<朗读者>德国反思文学的承前启后之作》分析了小说《朗读者》对揭露二战时期法西斯的罪行,以及对历史和罪责反思的价值意义,认为其传承了德国反思文学的总体特点,而小说对女主人公汉娜的形象塑造又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德国反思文学的禁忌,因此作者认为《朗读者》是德国反思文学的一部承前启后之作。在南楠与杨静的论文《<朗读者>对战后德国反思文学的传承与发展》中,作者认为《朗读者》这部作品传承了战后德国反思文学揭露战争残酷、揭露纳粹法西斯罪行、反思纳粹德国历史和个体罪责的总体特征,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多重反思融于爱情故事,可读性强,对于二战时期像汉娜一样的德国普通人既谴责又同情。殷倩的《论本哈德·施林克<生死朗读>中的反思文化构建》一文围绕“施林克式”的德国反思文化在《生死朗读》中的构建这一主题进行论述,认为“这部承载着德国人反思精神的作品是“枯燥晦涩”的高雅文学和好看易懂的通俗文学之间的文化桥梁,在德国民族回顾过去、反思历史的文化构建下标志着德国反思文学的新发展和变化”。

六、其它研究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还有其它学者从不同方面对《朗读者》进行研究,主要有张蕴睿的《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平庸之恶”》,杨文超的《论<朗读者>的女性话语权力意识》,冯亚琳的《<生死朗读>的叙事策略探析》。

张蕴睿的《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平庸之恶”》在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所提出的“平庸之恶”思想框架下解析小说《朗读者》中错综复杂人物的人性,重点分析小说女主人公汉娜作为一名从未接受过人性教育的普通人,在法律和道德面前,其人性是如何被展现和被定义的。作者认为人们总是对于“极端之恶”充满警惕却很少意识到正是那些不易觉察的“平庸之恶”逐渐浸润到社会生活体系的各个角落,期望通过此项研究反思 “平庸之人”的“人性”来唤起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参与营建“完整”精神这项富于“意义”的工作。杨文超的《論<朗读者>的女性话语权力意识》通过对《朗读者》中女性对话、内心独白等的分析,认为女性话语权力意识在“个人生活”中具有实在性,而汉娜所活动的社会场景,是她在个人生活中的话语权力意识的来源,在她所依托的社会环境中,其先前话语所体现的权力意识又具有虚妄性。冯亚琳的《<生死朗读>的叙事策略探析》从叙事学理论出发,借助叙述学和阐释学的研究成果,从悬念的设置、叙述者作为经历者与观照者、感知的叙事功能、对话作为场景框架、隐喻与象征等几个方面探析《生死朗读》的叙事策略, 以期揭示该小说文本内部的基本建构,以及这些表现手法深化主题的功能,说明《生死朗读》在某种意义上开辟了当代德国文学中的另一种倾向:以貌似通俗的叙事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

七、结语

《朗读者》作为一部以历史反思为主要主题,兼具其它诸多主题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问题,虽然《朗读者》的研究成果颇丰,从各个层面对《朗读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析,但是仍然还有诸多可以深入展开叙述的维度,且还有研究层面比较空白的维度,如对小说中关于法律的研究。因此,《朗读者》仍然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殷倩.论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J].陕西教育,2009(1).

[2]南楠.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创作手法与反思主题[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3]赵亚珉,张军让悲剧不再重演:《朗读者》多层主题解读[J].名作欣赏,2012(7).

[4]郭艳.探寻历史的隐遁之迹,朗读生命的弦外之音:试论《朗读者》的多重主题内蕴[J].名作欣赏,2010(2).

[5]朱思佳.《朗读者》与《广岛札记》中矛盾性研究比较[J].北方文学,2018(11).

[6]刘雪梅.比较《朗读者》与《德语课》中的罪责问题及主人公态度的异同[J].北方文学,2018(12).

[7]王美平.从人性反思角度比较《认罪书》和《朗读者》[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2).

[8]詹春花.诗之思:由边缘向经典的位移——从《洛丽塔》和《朗读者》的恋童恋母情结谈起[J].当代文坛,2007(3).

[9]郭印,张艳.《朗读者》女主人公汉娜的心理原型分析[J].时代文学,2010(11).

[10]杜艳.本哈德施林克作品《朗读者》中汉娜受害者兼施害者角色分析[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0.

[11]王雨婷.对《朗读者》女主人公汉娜的深层剖析[J].参花,2018(3).

[12]陈晨.通向人性复苏之路——《朗读者》中汉娜形象解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3]亓畅.作为主体的人的尊严与自由——小说《朗读者》中‘秘密的主题探究[J].青年文学家,2018(5).

[14]南楠.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罪责反思[J].名作欣赏,2014(30).

[15]申粒蒂,张剑.不能承受的历史之重:评《朗读者》对德国历史的新型反思[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

[16]王冬.从二战反思的角度分析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D].青岛:青岛大学,2017.

[17]寇芙蓉.历史与现实之间——《朗读者》与‘平庸的恶[D].海南:海南大学,2011.

[18]麻煜霞.文明是一种力量——评《生死朗读》[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

[19]胡明贵.论《朗读者》两代人及‘文盲的隐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6).

[20]高红梅,周海燕.人作为主体而存在——《朗读者》的身体叙事与主体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21]南楠.《朗读者》德国反思文学的承前启后之作[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22]南楠,杨静.《朗读者》对战后德国反思文学的传承与发展[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3]殷倩.论本哈德·施林克《生死朗读》中的反思文化构建[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0).

[24]张蕴睿.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平庸之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25]杨文超.论《朗读者》的女性话语权力意识[J].电影文学,2010(9).

[26]冯亚琳.《生死朗读》的叙事策略探析[J].外国文学评论,2002(1).

猜你喜欢

朗读者文献综述
多一些《朗读者》式的文化陪伴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公共图书馆服务成果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