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指导课初探
2019-09-24万晶
万晶
中高段的学生如何开展名著导读?笔者通过探索,摸索出一些阅读方法和路径。
晋级激励,兼顾全体。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在班级内开展“天天参与大阅读 人人争当小明星”活动,并通过家长群反馈学生的在家的阅读情况。规定每周阅读7小时的学生获得“阅读小硕士”奖牌;累计六枚“小硕士”奖牌可晋级为“阅读小博士”;累计三枚“小博士”奖牌又可获得“阅读博士后”的称号,成为班级的“阅读小明星”。
确定主题,明确目标。学生拿到一本名著时,教师需要为其确定阅读主题,或以作家为主线,或以作品为主线。学生围绕主题,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进行大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整合,从而提高课外阅读效率。有了主题,还要有明确的目标。低年级导读目标可以定为看图,读文,编故事,体验图画书阅读的乐趣,体会故事内蕴,感悟、分享美好情感。中年级目标可以定为通过猜测故事情节,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高年级目标可以定为学会多角度地阅读、评价作品人物,引导学生展开专题研读。
趣味引领,营造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是名著导读的首要任务。笔者尝试用如下方法进行阅读激趣。
导入激趣。执教《草房子》导读课,开课伊始,教师巧妙運用作家郑渊洁和一位小朋友的对话导入,一句“我就在书中等你”引领学生“与书本来一场不见不散的约会”;《城南旧事》导读时播放林海音的视频,唤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评价激趣。利用封面等介绍信息,引导孩子了解书籍的文学价值,产生阅读向往。阅读《不老泉》系列作品时,教师引入对该书及作者的各种评价。这一推介使得作者和作品在学生心目中一下变得神圣起来,阅读兴趣由此产生。
猜测激趣。导读《时代广场的蟋蟀》时,教师设计了“人物竞猜”环节。教师出示文字片段,让学生猜猜写的是作品中哪位人物。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不但习得了语言描述的技巧、学会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人物形象特点,还产生了一系列积极的阅读连锁反应。
习得方法,有效阅读。名著导读时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和策略。可以是“泛读和精读”相结合,也可以是“点与面”相结合,还可以是“重点篇章和章节介绍”相结合。一般来说,读前指导学生从封面、作者等开始对名著进行初探,引领学生走入阅读第一重境界;在阅读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提要式批注、圈点式批注、摘录式批注等,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深入文本体会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思想,品味语言的魅力;读后进行比较、拓展阅读等,挖掘文字背后的东西,让孩子习得一本书或某类书最适宜的读书方法。
特约编辑 詹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