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指导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应用价值
2019-09-24王甜甜隋丽丽
王甜甜 隋丽丽
【摘要】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指导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2018年1月-2018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68例围手术期临床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传统的凝血常规检测结果指导输血;观察组:采用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常规检测结果指导输血。统计临床疗效。结果:统计后,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输血前后及术后24h血栓弹力图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围手术期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临床输血,使围手术期输血治疗更加科学、有效、合理,并且对成分输血的选择明显优于常规输血评估指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围手术期;临床输血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9-087-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血液病及其他各种需要手术中输血病症的的发病率增加,临床上用血的现象特别严峻。围手术期精准输血是临床麻醉师与临床医师的工作质量的标准,及时确定患者的失血成分及失血量、把握时机和输血成分是临床的重要环节。为了研究血栓弹力图指导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临床上研究血栓弹力图指导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应用价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位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0例,年龄23-58岁,传统的凝血常规检测结果指导输血;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7例,年龄34-65岁,采用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常规检测结果指导输血,统计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围手术期输血处理
1.2.1 对照组 患者手术前对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进行常规检测,手术结束1h及术后24h行一次血常规及凝血常规检测,指导血液制品输入,临床医师和麻醉医师按照传统共识申请输注,输血科不加干预指导,,其余血液制品输入依据临床经验(按照麻醉或临床医师申请配血发血)。
1.2.2 观察组 患者手术前对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进行常规检测,术前、术中输血前、术中输血后、术后24h应用血栓弹力图进行监测,同时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检测,观察组患者输血方案依据血栓弹力图监测的行业共识执行,其主要检测指标如下[1]:R值(反应时间),指血样从检测开始到血块凝结的时间,R>10min说明凝血因子减少;MA值(最大振幅),反应血凝块最大强度硬度,可以反应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当MA<50mm,提示血小板功能抑制或减弱,包括血小板数量低下,则输入血小板2U。K值(R时间结束到振幅达到20mm的时间),反应血块形成时间和速率,若K>3min,则输入冷沉淀2U。对于悬浮红细胞的输注,按照既有规范执行。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结束后1h、手术结束24h患者血常规、凝血及手术期间2组患者血液制品使用量,患者术中及术后24h内失血量、术后再次出血的发生率,记录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输血前、后和术后24h血栓弹力图。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获取患者资料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输血前后及术后24h血栓弹力图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 讨论
输血对于实行较大手术的人是重要措施,在手术过程中,分离组织、各处病变的脏器,都不可避免的会流失一部分血液,患者需要及时补充血液,此外,输血还具有兴奋、刺激和解毒的作用,各种外伤、烧伤引起的休克,以及一些严重的内科疾病病人,也广泛地需要进行输血。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血栓弹力图是一種能动态分析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成分之间相互作用、血凝块形成和纤维蛋白溶解,由血栓弹性描记仪描记的凝血动态全部的曲线图,也是一种指导科学、合理用血,动态监测血液凝固全过程的实验技术[2]。长期以来,我国临床医生对临床输血指征的把握除了术野、出血量判断及主观判断外,主要依据凝血和血常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全面评估患者的凝血状况,制定合理的血制品输注治疗方案,避免盲目无效输血,使有限的的血资源得到合理应用。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既是精准输血治疗的有效措施,又同时是实现科学、安全、合理输血的重要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统计后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输血前后及术后24h血栓弹力图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临床围手术期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临床输血,使围手术期输血治疗更加科学、有效、合理,并且对成分输血的选择明显优于常规输血评估指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炳勇,彭红.血栓弹力图对围术期患者输血的临床指导价值[J].医学信息,2018,31(2):80-83.
[2] 潘严,李小静.血栓弹力图在体外循环凝血功能调控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3):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