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性化学习及推进建议
2019-09-24李保强白文昊
李保强 白文昊
当下教育行业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从关注教转向了关注学。个性化学习成为这个时代的教育主题,分布式、精准化教学也成为学生最热切的教育期待。教师的工作价值是通过“教学生学”来实现的,教师的教固然决定学生的学,但教师的学更直接助推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应将学习同教学一样视为自己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尤其应倡导个性化的学习。现实的问题在于,教师的学习是否拥有个性、个性发展程度如何、怎样彰显个性?
一、教师学习的个性化表征
教师学习在学习目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过程、效率和发展转化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学习往往源于满足个人兴趣、关注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发展水平和幸福指数等,呈现出认识多元化、专业差异性、潜力待挖掘的特点。
认识多元化。但名师大都有自己的学习特色,这种特色体现出他们对学习的不同认识。例如:孔子崇尚社会学习,强调“三人行必有吾师”;孟子主张向民众学习,成就了其“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司马迁重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将自然学习与社会学习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其内化于心;朱熹倾向于经典学习,强调“熟读精思”,心到、眼到和口到;陆游重视实践学习,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守仁倡导心学,主张“知行合一,以致良知”。这些先贤的学生们沿袭或秉承各自老师的风格,演化为不同的思想或门派。
专业差异性。不同的教师从事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久而久之形成了学习的专业化特点。例如,有的教师擅长品鉴诗词歌赋、民间故事,爱好舞文弄墨,惯于谈论自己的创作感受,展示自己的名篇大作,并与学生分享发表的喜悦;有的教师喜爱关注时事政治、解读国际经济和社会时尚,善于高瞻远瞩,预测和推断事件的发展态势;有的教师喜欢武术、足球、摔跤、格斗等项目,乐于在学生面前亮亮招式、秀秀绝技,展现步履矫健、性格活泼、猛劲十足的风姿,为教学平添活力和乐趣,等等。
潜力待挖掘。学习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但大部分教师除教材、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外,几乎不再关心其他的知识信息,暴露出学习自主程度不足、学习规律把握不够、学习指导意识不强、学习习惯不好等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足以发展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危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教师学习个性化的梯度嬗变
学习是一个渐次发展的过程。根据学习者的自我体验,我们可以将学习分为萌学、苦学、善学、乐学、慧学五级水平。
萌学。学习者在学习活动初期,对学习持有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寻求尝试的心态,但学习目标与内容不太明确,学习动机受情境影响较大,特定环境下的兴致、趣味、情绪体验成为其内源性动力。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借助外部刺激、助推、强化而发生的感性习得活动,学习者既有点滴的成就感,又处在半懂半懵的状态。杨万里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可以形象地阐释这一学习层级的状态。
苦学。学习者常常以“学海无涯”自勉,立志勤学苦练、发奋图强,但海量涌现的学习信息经常以高压形式迫使学习者限时将其输入大脑竭力认知,甚至发展为一种靠毅力支撑的负担。郑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以形象地阐释这一学习层级的状态。
善学。学习者从学习的苦海中挣脱出来,学习动力更加强劲,能主动地对既得知识进行选择、过滤、整合与归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朱熹的“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可以形象地阐释这一学习层级的状态。
乐学。学习者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冲破环境的约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学习从围城化、程序性、接受式的信息符号聚合,历经自主性探索和创新性发展的自我知识体系构建,转向对“闲逸出奇”“乐在其中”“自我欣赏”的追逐。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以形象地阐释这一学习层级的状态。
慧学。学习者深谙知识的意义及其局限,常参透人世、解构物象,将脱俗的价值观和高端的方法论升华为学习的核心旨趣,将知识信息还原并内化为人生的大智慧和非凡气度。畅当的“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可以形象地阐释这一学习层级的状态。
教师的学习也是如此。教师的学习是一个水平不断跃升的过程,优秀的教师总能突破瓶颈、渐入佳境,努力走完学习的全程,甚而再上台阶重启第二循环。教师要把自己独特的学习和发展体验传达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习。
三、教师学习个性化的推进建议
教师学习带有个性化特点,推进的举措自然也是个性化的。
首先,梳理并反思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准确定位自己的个性。这是改进和发展自己的基本前提,可以通过广泛收集和整理资料来获得结论。例如,通过平时的生活记录、学生的毕业赠言、同事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审视和思考自己在学生、同事和家长眼中是怎样的一个人,自我感受如何,自我兴趣、气质、性格、能力如何,待人、接物、处事、觉悟怎样,教育信仰、成功经验、发展特点和水平如何等问题,强化个人的“自知之明”。特别是可以通过撰写教学反思日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构建个人知识图谱、召开毕业生座谈会、举办教育教学成果展览等,重新审视和准确定位自己的学习个性,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育行动。
其次,积极开展个性化学习,努力形成个体的专长领域和优势特征。季羡林享有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等称号,但主要贡献在语言文字学方面;易中天在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研究,但主要建树在文学史领域。教师学习时固然可以广泛涉猎,但最好能精于一点,比如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专业领域中寻求自己的专长,并将其发展为个人优势。
最后,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进而影响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品质。有了个性化的学习基础,还必须尝试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这是成就名师的前提。教师学习的个性化越鲜明,越能吸引学生、触动学生,进而对学生产生更大影响。
(白文昊,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