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课堂“四部曲”
2019-09-24王小龙
王小龙
学习过程是艰苦的,但也应该是快乐的。如何将艰苦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快乐的体验?如何让“快乐”融入课堂,使学生轻松学习,快乐成长?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归纳出快乐学习“四部曲”。
快乐前奏。当今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宽。如果再按部就班、一成不变地进行课堂教学,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所以,笔者每节课上课前5分钟就提前进入教室,与学生进行一些互动和交流,比如结合本节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词语接龙、小新闻播报等,或者与学生交流见闻,或者与学生谈谈手游,有时甚至和学生合唱、对唱,让学生感觉老师容易亲近,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距离,提高了他们上课的激情。这种看似可有可无的课前小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大事小情,更锻炼了其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正式的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快乐学习也就顺理成章了。
快乐导入。经过课前小活动的热身,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集中了注意力,学习兴奋点被激发了,教师在这时可适时导入新课。比如,笔者在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给学生讲了《杯弓蛇影》的故事。当学生还在回味这个故事的时候,上课铃声响起,笔者相机导入新课:“乐广的朋友为什么生病?乐广是如何帮他治病的?”有了课前小活动,学生能轻易答出这两个问题。然后,笔者结合生活实际,设疑导入:“同学们,乐广的朋友因怀疑和恐惧而生病,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假如空中飞着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会用什么办法把它射下来?”学生纷纷回答:“用箭!”“用弹弓!”“用枪!”笔者又引导学生:“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正确,如果我们沿着大雁曾经受伤的思路来考虑,结合《杯弓蛇影》的故事,你们认为如何射下这只受伤的大雁呢?”学生恍然大悟:“用箭吓它!”“用弓弦的声音吓它!”笔者再次设疑:“的确,古时候有一个射箭能手不用箭,只拉了一下弓就把大雁射了下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由于悬念的设置,学生立刻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快乐体验。幽默是课堂的调节剂,教师在课堂上如能恰当使用幽默语言,就能调节教学气氛,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如在教学《燕子》一文时,笔者先让一名学生朗读课文,他读得很流利,却毫无感情,而且有唱读现象,这种情况在小学生朗读时经常出现。为了让习惯唱读的学生了解自己的读书状况,笔者决定模仿他们:“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小燕子。”学生听了笔者别扭的读书声,纷纷笑了起来,那名唱读的学生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笔者相机教育学生,读书就像唱歌一样,要想唱得动听,首先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带上感情。然后,笔者又结合这篇課文讲解了一些朗读技巧,如字词的停顿、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等。整节课上,学生都在愉悦的情绪下学习,无论是课堂气氛还是效果,都达到了笔者预设的效果,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非常深刻。
快乐评价。评价要抓住细节。课堂本身就是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教师要准确地评价一个学生,必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学生在课堂上说出的一个词语、脸上的一个表情甚至一个眼神都是教师应该及时捕捉的细节。教师如果通过这些细节及时评价学生,就会使学生感觉自己受到了关注,信心大增,上课时也会更加认真。
(作者单位:黄冈市英山县思源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