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019-09-24田润智

职业·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田润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在提高,社会对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进入职校无论在身体还是发展方向上都处在转折期,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新问题难免会出现一些迷茫和困惑,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负面信息严重影响到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逐年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值得学校、社会关注的课题。在服务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做好进入社会前的心理准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对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职业学校 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 建议

课题:本文系2019年聊城市科学规划课题(编号LJl900028)《基于服务社会视野下的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心理健康是指各种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和情感非常协调、人际关系良好、能够适应环境,有幸福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过上高效的生活。

一、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的发展“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据统计,过去10年来在美国公立中学所设课程中,设置有关社会学、心理学课程的学校高达77.1%。职业学校要培养出身心健康、富有个性、能负责任、能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人,而不是一种有用的工具人。

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具有知识能力,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积极因素。因此,了解学生的困惑,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服务社会人才,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走向社会,关注和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刻不容缓。

二、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分析

1.入学职业学校,产生挫折感

中、高职学校学生绝大部分初、高中时成绩较差,带着失落和迷茫,迫不得己进入职业学校就读,挫折感强烈。有一些学生是父母希望他们有一技之长,被迫无奈进入职业学校就读,进入职业学校没有进取心,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方向,对未来职业选择没有信心,消极情绪、负面情绪比较多,这种情绪会导致自我发展受阻。

2.就读职校,焦虑、自卑心理没得到缓解

学生进入职校前,由于成绩受到歧视,很少得到表扬和鼓励,他们本以为就读职业学校有所改变,可职业学校课程仍然较多,既要学习知识又要掌握技能,学业压力同样存在,本来基础不好,难以适应这种学习形式。部分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低,由于个体的同化和彼此影响,造成学习积极性不高,破罐子破摔。年龄的增长,使学生们学会了隐藏自己的心理,出现内在自我与外在自我的分离,用外在的骄傲掩盖自己的自卑情结,用外在的显性表达来掩盖自己内心的隐性需求,采取回避的行为,随之积累越来越多的不良行为习惯,容易产生苦闷,通过上网打游戏封闭自己、发泄情绪,致使心理出现自卑、焦虑相应问题。

3.职校生活,出现人際交往障碍

新生在人际关系上缺乏安全感,敌对情绪较重,这也是新生突发事件较多的原因。由于刚离开家进入一个陌生新环境,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二年级与三年级的学生,因性格问题,生活习惯问题,早恋、男女感情问题,同学之间往往容易产生矛盾。因为奖学金评选、模范、先进评选,同学之间也会产生摩擦。女生感情更加丰富细致,对外界的刺激更敏感,心理更脆弱,加之女生的心理具有内隐性,有时故意掩饰、隐藏自己的真情实感,它更有可能导致极端的人际关系。男生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外显性,固执、倔强、焦虑和敌意,常通过躯体接触解决。也有极少数男生因为早恋,男女关系解体做出过激行为。学生中,还有一些单亲家庭和留守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由于得到的关爱少,十分害羞,不爱说话,不敢说话,表现出沉默寡言的、敏感的、脆弱的情绪。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父母因为感情不好,易暴易怒,喜怒无常,这种家长本身可能就有人际交往障碍,父母不良情绪传染到学生身上,势必在孩子心理上留下阴影,造成学生情绪极度不稳定,不能与其他同学好好相处,还有些家长把对婚姻的不满转移到孩子身上,抱怨、忧虑、抑郁,影响到学生的正常人际关系交往。

4.社会接纳度低,学生缺乏成就感

对于那些已经完成学业、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来说,这一现状十分明显,他们学历低,又缺乏找工作经验,虽然有些企业改变用人观念,但大部分是私人企业,工资低,劳动保障得不到保护,难免出现心理问题。

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建议

1.提升认识,创新理念

心理教育是学生接受心理健康培训的主要途径,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没有以独立的学科纳入教学计划中,基本归于德育课。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课程确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区别,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渗透到德育课中,但不能完全替代。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互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表达,通过内化,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悦纳自己。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了激活课堂氛围,教师必须打破常规甚至反传统教学,如果学生在普通课堂上,很容易把平时的心情带到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影响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果,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和课堂纪律的特殊要求,反过来也会影响其他学科教学。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既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又可以通过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更好地控制教学过程,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一个温暖、愉快、令人赏心悦目的教室将给学生一个愉悦眼睛和心灵的感觉,体现感化学生、教育学生的性能,优雅的教室,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影响力。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责任感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课堂环境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二是教育学生面对现实,克服困难,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去提高,自我突破,努力调整学习方法,纠正不良学习心态,减缓或消除学业压力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3.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一是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在生活、情感上给予更多的关心,以表扬和激励为主,经过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融入课堂的积极性,设置多种多样“才艺”榜,发挥学生特长,重视学生个体优势发展,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尽量抚平他们的自卑心理。二是与学生加强情感交流,老师们可以使用基于信息的交流平台,了解学生心理趋势,实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加以纠正,如果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弥补课堂交流的有限性,交流更轻松无障碍,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三是减少学生自我为中心现象的发生,促进同学之间形成和谐关系。四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提醒学生不要随随便便表达自己的情感,珍惜自己,确立自我保护意识。从心理学的发展来看,青少年异性交往具有不同寻常的特殊意义。不要把早恋视为洪水猛兽,面对早恋带来的问题,最好是“疏”而不是“堵”,教师要顺势利导;还要帮助学生恋愛受挫后调节心理,以理服人,而不是站在相反的一面,使事情变得更糟。

与家长建立顺畅沟通渠道,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做到有备无患。强化家庭支持,让家长了解幸福温暖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有助于孩子的自我实现。尤其毕业季,家长在生活上应给与孩子更多关心,特别是面对选择自主择业、创业的学生,父母要增加积极应对方式,父母的支持鼓励,对减缓就业、创业压力造成的心理影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设立心理咨询室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如果学校条件允许,还可以增设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为一些需要帮助但不愿暴露自己姓名和身份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结合职业学校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邀请专业心理学家进行报告,通过信件、电话、网络、面谈等心理咨询,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提供有关心理问题的有效指导。

社会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国家要给予职业学校政策支持,社会也要改变对职校生的看法。通过校企合作扎实推进顶岗实习工作,做好与就业前的衔接。社会支持度越高,越得到社会的承认,学生的满足感越高,学生的心理越健康,对社会的贡献也越大。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让管理更有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