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顺市龙宫镇返贫预警机制研究

2019-09-24黄海燕盛红杨倩

商业经济 2019年8期

黄海燕 盛红 杨倩

[摘 要] 由于脱贫地区人口快速增长、自然环境受破坏,基础设施薄弱,人口素质低下,返贫现象不断产生,给扶贫攻坚时期的扶贫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和阻力。精准扶贫工作在龙宫镇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最不可小看的是返贫危机,如何处理并合理解决返贫问题成为当前热点。所以,以上述原因为出发点通过问卷调查对龙宫镇贫困情况,从贫困户自身、农村产业布局及政策三方面因素进行贫困预警分析,找出可能导致返贫的关键因素,结合当地实际,构建龙宫镇返贫预警机制。

[关键词] 龙宫镇;返贫;返贫预警

[中图分类号] F3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8-0032-03

自2013年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以来,扶贫效果直线上升。2012年至201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1.3%。[1]据相关部门统计,2013至2017年,贫困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4%,缩小了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2]但是,随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逐步深入,在彻底消除农村贫困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返贫。截至2017年8月,全国返贫贫困户达到了553户、734万人。[3]返贫成为扶贫工作中棘手的问题,而且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上又重申了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意义,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一、返贫概念界定

狭义上来说,返贫是指已经脱贫的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致使经济收入条件重新返回到贫困人口中去的现象。[4]广义上来说,返贫它既包括脱贫人口返回贫困状态的现象,又包括非贫困人口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导致家庭收入条件恶化而沦为贫困人口的现象。[5]概括来说,返贫就是贫困人口在国家的帮扶下脱离贫困,由于各种原因,脱贫人口又陷入贫困状态的一种现象。

二、龙宫镇现状

龙宫镇位于安顺城区西南面,距市区27公里,总面积93.8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71个自然村,117个村民组,总户数6616户,总人口26664人。[6]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和自然资源有限,属省级二类贫困乡镇,13个村(居)中,10个村被列为省级一类贫困村,有3个村被列为省级三类贫困村。2014年龙宫镇开始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在同年的扶贫调查工作中,统计出了龙宫镇有贫困户857户,贫困人口2872人,贫困发生率约为10.5%。

三、龙宫镇脱贫情况

2014年到2018年,龙宫镇脱贫人数稳步增长,其中2016年是脱贫人口最多的一年,累计脱贫了689户2621人,使贫困人口下降到251人,使全镇贫困发生率从10.5%降到了0.9%。从2014年到2016年两年间,龙宫镇有9个村退出了贫困村,2018年龙宫镇被市级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标兵。

龙宫镇脱贫人口大量锐减,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就业脱贫等方面也取得卓有成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龙宫镇截止2018年已实施硬化通组路29公里,连户路18.3公里,覆盖13个村居,61个自然村寨,危房改造覆盖率达90%以上,累计改造了475户危房,解决了90%以上人口的安全饮水;80%以上的贫困户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在产业扶贫上,流转土地8000亩,种植果树1850亩,中药材种植2700亩,蔬菜种植3000亩,在三个村建100万棒食用菌产业发展。为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对贫困户的带动范围,龙宫镇政府鼓励贫困户贷取“特惠贷”入股镇级平台公司,由镇级平台公司统筹使用资金助推发展各村农业产业,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进一步将政策红利辐射到更多贫困户,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确保贫困户稳步脱贫。在就业脱贫方面,龙宫镇针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通过整合培训项目,加强与集团、学校等单位合作,已培训贫困戶三期236人,提高了贫困户劳动技能,对接好劳动力的输入与输出,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与增加其收入。

四、龙宫镇返贫预警分析

脱贫户收入出现负增长,有“返贫”危机。目前,龙宫镇返贫情况并不明显,但存在很强返贫隐患。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龙宫镇近两年来收入出现负增长的已脱贫贫困户有145户,其中的致贫原因大多是因病、因残、因学、缺资金、缺技术等,稍有不慎其中的贫困户就会有返贫的风险。

(一)贫困户自身因素分析

1.贫困人口能力不足。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龙宫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约占致贫因素的30%以上,因残致贫的约占致贫因素的20%以上。根据对145户脱贫后经济收入出现负增长的贫困户的调查,发现龙宫镇贫困人口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他们文化程度低,没有一技之长,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外乎是务农、政府提供的生活保障性资金、政府提供的扶贫资金等方面。

2.贫困人口思想落后。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贫困户家庭人口多,家庭人口基数大,就连日常开销都是挺大一笔,就没有多余的闲钱去发展其他事业。另外,贫困户自我发展意识不足,依赖政府帮扶,存在等、靠、要思想。根据所发放的问卷统计,贫困户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中政府提供的生活保障性资金占57.48%,这严重制约了脱贫的步伐和导致已脱贫贫困户出现返贫的危机。而且,在调查中发现有40%的贫困户是由于缺乏资金而发展受限,问其原因,大多是说不敢去贷款,怕还不上,其保守的思想观念阻碍了家庭的发展。

(二)农村产业布局不合理

1.农民是产业扶贫的间接参与者。产业扶贫项目主要的直接的参与者是合作社,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只是间接的参与其中,给合作社打工,从合作社拿工资和土地的租金。贫困户确实大规模的参与了扶贫产业,并从中获得经济收入,但这些收入太少。

2.农业龙头公司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农投公司在扶贫过程中,聘请了村里不少贫困户上班,从根本上解决村里的就业问题。但农投公司主要目的是在扶贫的基础上,利用该村的地理优势和土地资源,不仅为公司实现利润,还能增加自己的收入,所以部分农投公司不仅不会让贫困户及其他的村民参与入股,还会压低工人的工资,压低村民土地的租金。

3.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扶贫运作模式。龙宫镇的扶贫产业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由龙宫镇所管理的企业、行政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直接或间接的投资,或者与农业龙头公司合作直接或间接投资的。如2017年青岛对口帮扶资金项目中的金盏菊在满嘎、陇嘎等村大规模种植,由政府和某公司共同负责,但是该项目自始至终政府都在掌控,现在已经显现出失败的迹象,而投资大额资金建设相关加工场地和基础设施正在闲置,最后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4.产业扶贫模式单一。龙宫镇整个地区都在落实农业产业扶贫,包括下苑村、龙潭村、满嘎村等地的蔬果种植,油菜湖村、六合村等地的茶种植,新田村、山泉村等地的家禽养殖,六合村、满嘎村的食用菌种植,以及其他村寨的中草药、花卉种植等。此外,龙宫镇扶贫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大多处于原料生产阶段,根据调查各村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和村级公司发现,除了最初就签订收购合同的农产品,能够大范围销售出去,而那些由本组织自己申报的农业产业项目,产品生产出来之后的销路就成了大问题,就包括镇级的平台公司也一样,产品出来销售成了难题。

(三)政策因素

1.社会保障程度较低。在龙宫镇目前未脱贫的人口中,因病、因残的贫困人群占比较高,如今这类贫困人群全部都是由民政部门兜底,或者政府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低保金、五保金、养老金、补助金等扶贫资金和财政资金成为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根据调查,贫困户中因病、因残、因学问题得到的社会保障程度较低,约占了近两年贫困户收入负增长家庭的39.37%。如果社会保障力度不够,会给其经济生活带来很大的问题,从而增加政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难度。

图4 龙宫镇145户脱贫户收入出现负增长原因分析

2.驻村扶贫管理制度不完善。一是驻村帮扶人员责任感不强,部分人员对走访工作流于形式,帮扶措施单一,帮扶效果不明显;帮扶责任人涉及部门多、领域广、距离远等问题导致调度困难。二是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贫困户、部分扶贫人员互不了解,对政策不精通;产业扶贫政策未得到有力宣传,相关制度不够完善,贫困户参与率不高,内生动力不足,导致政策受惠率低。三是激励和保障有所欠缺。就贫困村的物质条件、工作环境等来说与派驻人员原工作单位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没有太多的人愿意前往。

五、龙宫镇返贫预警机制对策

(一)贫困户自身

1.提高贫困户的发展能力。贫困户大多身体综合素质差,发展能力欠缺。对于身体素质不好的贫困户家庭,扶贫人员要做好农村参保工作,要确保贫困家庭人人都享有医疗报销资格,避免贫困家庭因病致贫现象产生。对于身体素质好的贫困户,从提高贫困人群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基本生存技能入手,由扶贫人员和志愿者进村精准入户了解贫困户情况,对每家劳动力情况和个人就业意愿进行大规模的摸底,并对第一手资料建档立册,再结合该村的村社合作模式和扶贫产业发展需求对这些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同时,龙宫镇政府和当地高校、职业院校或农业研究所、产学研研究基地合作,为贫困户开展一些农业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就业能力,增加其家庭经济收入水平。

2.转变贫困户的思想。在问卷调查中针对扶贫人员所做的几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扶贫人员认为“扶贫先扶志”,从思想上来动员贫困户,转变贫困户传统思想,能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扶贫干部可定期召开贫困户参与的座谈会、院坝会,宣传国家的大扶贫政策,把扶贫资讯如实通知贫困户,让贫困户充分认识国家对他们的关注,会助力其脱贫。并积极与其深入交流,了解贫困户内心的真实想法,鼓励其树立脱贫信心,让其首先在精神上脱贫。

(二)优化农村产业布局

1.改变农民产业扶贫的参与方式。农民在农业产业扶贫中,不应该仅获靠土地扭转的租金或是参与农作物的种植、采摘等获劳务费,而是应该直接参与其中,做产业扶贫的主人。加入合作社就相当于将农民组织化,农民可以充分利用合作社的共有资源,如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灌溉、提供市场信息等,让农民掌握动态前沿的农业信息,这样更利于农民的增产增收。

2.龙头企业公司担起社会责任。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谈到脱贫要靠企业和政府相联合。因此,应充分发挥企业在脱贫帮扶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强化政府扶贫力量的不足。政府应给予配合,给企业提供扶贫信息;其次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尤其是对企业税收方面有足够的优惠,企业不会担心自身的生存问题,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当地扶贫中,发展当地产业经济,带动贫困村整体发展。

3.转变产业扶贫的运作模式。产业扶贫的运作模式,应是根据各村实际情况而决定。龙宫镇可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基地,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通过产业化贴息引导龙头企业在龙宫投资,引导贫困户流转土地、务工、发展“农家乐”等方式增加收入;发挥各村致富能人的积极性,通过扶贫资金补助、扩大生产规模,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项目的建设。

4.探索新型产业扶贫模式。让龙宫镇形成“农业产业+旅游+电商”的扶贫模式。龙宫镇可调整农业产业的结构,实施“农旅一体化”产业,将农业与旅游业充分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将目前各村种养植的金盏菊、猴头菇、黑山羊、黄柏等种养业发展成特色农业,让各村有其支撑的独特产业,并根据产业发展相关的旅游业,将龙宫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旅游乡镇。而对于产业链条短的缺点来说,龙宫镇政府可向外引进或鼓励当地村民成立农产品加工厂,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提高农产品的商品价值,并且利用网上推广售卖成品。

[参考文献]

[1]赵倩.2018年全国1386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EB/OL].人民网,2019.

[2]陈炜炜.2017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046万人[EB/OL].中国江苏网,2018。

[3]王亦君.国务院两部门负责人回应因病致贫返贫硬骨头怎样啃:全国因病致贫返贫人口734万人2097万贫困人口——获基本医疗保险[EB/OL].中青在线,2017.

[4]柯元.我国农村返贫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九江学院学报,2007.

[5]赵玺玉,吴经龙,李宏勋.返贫:巩固扶贫开发成果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D].石油大学,2003.

[6]宋晟锟,曹禹含,陈建青.借助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龙宫镇依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9(5):252-253.

[責任编辑: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