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适宜环境 共谱启美教育

2019-09-24张菊芳

教育界·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创设环境教育

张菊芳

【摘要】儿童是天生的、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者,创设支持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室内外环境,是课程游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教育厅文件《关于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中强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要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适时、动态地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调整,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从显性环境到隐性环境,营造课程游戏化的情境。”结合我园启美教育,我们进行了诸多尝试,为幼儿快乐玩、有效学提供了空间和材料支持。

【关键词】创设;环境;共谱;启美;教育

一、改造户外游戏环境,释放幼儿的天性美

1.改造户外场地

我们原有的户外环境以大型玩具、绿化草坪、戏水池等观赏性格局为主,并不能使孩子充分、尽兴地游戏。为了打造自然丰富、童趣盎然的游戏环境,我们对原有环境进行了改造。

沙水湾:我们原来的沙池面积较小,不能满足幼儿充分地游戏。于是,我们将种植园改造成沙池和水渠,面积扩大又临近水源,满足了幼儿多样化的探究需求。幼儿既可以用各种辅助材料挖沙、筛沙、沙中藏宝,还可用PVC管、竹筒、水管引入水流,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和合作,实现深度学习。

嬉水渠:原来的水渠浅窄单一,趣味性不够,我们进行了沙水一体化改造,将上游延伸至山坡,下游和沙池相邻,给幼儿提供了足够的玩水场所。在水渠中,沉浮实验、捞小鱼、玩瓶子等活动吸引着孩子,他们乐此不疲。

工具屋:改造前的工具屋,由于幼儿收取材料不便,一度冷冷清清。改造后,储物柜和多种探究材料的投放,使得工具屋与幼儿的互动率大大提高。孩子們自主取用、整理、做标识,学习品质得到了提升。

清洗池:基于幼儿在玩沙活动中的需求,我们将这块闲置的场地利用起来,改造成清洗池。玩沙结束,幼儿自主更换,自主清洗,提高了自我服务能力。

涂鸦墙:我们清除了原来的葡萄架,采用钢化玻璃,创设了涂鸦墙。主题绘画、信天游式的涂鸦、合作共绘等等,孩子们均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用画笔展示出来。

创意秀场:原先的沙池被改造成了创意秀场,幼儿可以自主讨论表演内容、准备服饰道具、与同伴共同表演,展示风采和自信。也可选用多种材料自主拼搭、合作拼搭,发展秩序感、平衡感、对称感,以及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

一米菜园:原先的小树林偏僻灰暗,利用率不高。我们将其改造成了“一米菜园”和“萌宠家园”。每块菜地的面积都在1平方米左右,幼儿不管走到哪个位置,都可以近距离地观察植物的生长,参与植物的照料。

萌宠家园:我们将原先的饲养角搬移到了小树林的西南角,形成动植物一体化的幼儿观察、照料场所,为生命科学课程的萌发提供了契机。

秘密花园:小菜园闲置的地方,也进行了精心设计,融入了陶艺、花卉、低矮灌木,彰显了现代园艺之美。

益虫屋:这是供幼儿观察、发现昆虫的场所,也是一个充满刺激的无声邀请的环境。经常有幼儿在这里停留,寻找观察昆虫的踪迹,充满了吸引力。

2.精选游戏材料

户外为幼儿的探索提供了活动室里无法得到的学习机会。在户外游戏中,探究主题确立后,幼儿需要具有多种使用方式并且能引发有趣的挑战和活动的材料。精心选择材料是十分重要的,它为幼儿对科学概念的探索、技能的发展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供了许多可能性。因此,为了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我们老师常常需要考虑为这个活动创设充分的空间,挑选能激励幼儿继续探索的材料。老师首先自己弄清楚材料可以做什么,能够预见幼儿可能会做会问的一些事情,想到有可能引导出有趣想法的挑战或者关注点,确定哪些材料需要及时增加或者暂时拿走以促进深入的科学探究。

例如:大一班,户外玩沙《江中小岛》

在沙水湾,教师观察到大班孩子在多次的玩沙活动中对挖渠引水非常感兴趣,就和大班孩子一起讨论、制定了建造江中小岛的计划:通过挖沙、运沙、堆积,拍打造出小岛,通过挖深、延长,挖出水渠、引入水流,并在工具屋准备了水桶、铲子、塑料水管、劈开的毛竹片、PVC片等材料,以期望幼儿能将这些材料利用起来,从沙池周围引水入渠。

起初,孩子们只选用了水桶,从旁边的嬉水渠盛水、运水,倒入已经挖深的沙道中,速度较慢。老师看到后,将装有塑料水管、毛竹片、PVC片的箱子从工具屋搬移到了沙池附近,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发现了这些材料。有的将PVC片放在沙池边缘,用水桶盛水,倒入PVC片中滑进沙池;有的将塑料水管从沙池接入嬉水渠中,请同伴用水桶往水管中注水。

在孩子们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两个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一个叫森森,一个叫然然。他俩并没有到嬉水渠里取水,而是来到了青蛙洗手池。森森将PVC片横放在水龙头下,然然拿着塑料水管在PVC片的尾端接水。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问题:塑料水管的入口小,水从PVC片里流下来时会漏到外面,然然就用手掌托住水管和PVC片的衔接处,企图不让水漏出来,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然然手掌心的水会往手腕流动,毛衣袖口会弄湿。这时,老师看到了,想过去提醒孩子,取一个圆柱形的材料做支撑物,谁知,然然一下子就有了主意,他直接拿掉了PVC片,把塑料水管的一头接在青蛙龙头上,另一头直接通往沙池注水,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他的办法也被其他同伴争相模仿。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的经验是建立在对材料的充分探索之中的。一个简单的引水方法,也许对成人来说很简单,但儿童却要经历一段过程。他们需要分析经验,对形式和关系进行思考,通过操作不同材料试验新理论,与他人进行交流等。这些过程使得幼儿能够用新的方法思考他们做了什么、如何做的以及什么最重要,认知在不断丰富,经验在不断上升,成长也在不断加快。

总之,改造后的户外场所清新靓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探究学习活动随时随处发生,真正实现了让课程融入环境,让学习融入游戏中。

二、优化室内游戏环境,彰显幼儿的灵性美

1.优化学习环境

在室内环境的打造上,我们整合丰富的资源,进行精心构思, 落实以幼儿为本的思想,使用孩子们喜欢的图案、色彩、造型,创设有准备的、无声地邀请的环境。

我们两次接受了南京市中小学教研室幼教研训员毛曙阳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王海英教授的莅临指导。融合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我们每个班都开辟了幼儿信息墙、作品墙、进步墙、海报墙、立体作品展示台,举办了幼儿个人画展,鼓励家长撰写育儿心得,在家园栏发起话题互动,和幼儿共同撰写绘画日记等。毛曙阳博士还强调,环境创设要摒弃无效的装饰,要能让儿童参与进来,让儿童元素更丰富。为此,我们也进行了不断的自查反思和优化调整,使每一面墙都能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一日弹性作息时间的优化

起初,班级的一日作息时间只是一个静态的呈现,一日16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点均进行了标注。经过对指南的学习后,我们把它调整为动态可变式弹性作息安排,教师和孩子一起做计划,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这样的形式存在环节拖拉、过渡迟缓等缺陷,对幼儿的时间观念培养存在一定局限。于是,我们又借鉴毛曙阳博士的指导理念“打造有底线的放手教育”,将一日作息时间固定了几个预设板块,每个板块有具体的时间段,教师和幼儿在做计划时,可以调控每个板块里几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这样的改变优化了一日活动流程,班级常规张弛有度,过渡有序,幼儿时间观念强,行动能力快,获得了多元发展。

2.美化功能室

科学活動室是“启美教育”建设的主要阵地。首先,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了恰当的科学室游戏材料,如天体区、声音区、实验区。其次,我们以主题形式开展了课程活动,布置主题墙面环境,如好吃的苹果、有趣的叶子、可爱的猪宝宝。这些主题均以班组为单位开展,内容的选择均来自教研组共同交流商讨,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组内教师智慧和经验的交流共享。

在尚美活动室的建设上,我们保留了原有的区域格局和色调基础,也以主题形式进行墙面布置、立体作品展示、空间装饰,如瓶罐大世界、奇妙的线、纸的一家。幼儿在班组的探究活动中,感悟到了艺术之美、创意之美,提高了审美情趣。

3.构建“玩·美区域”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还以读书实践为抓手,开展了以“玩·美区域  玩转童年”为主题的深度改造,让区域既有美感,又有乐趣。

语言区:根据指南语言领域听、说、读、写的四个目标,创设出阅读区、书写区、倾听区、表达区四个子区域,使静态的语言阅读空间充满师幼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形成一个活动不断延展的动态场所。

美工区:深化材料区、操作台、成品区、半成品区的创设,材料摆放立体化,富有层次感;充分利用空间,增强了与幼儿的互动,成品、半成品的呈现在方法和技巧上得到了创新。

建构区:添置了多种不规则形状、多种材质的积木,扩大积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大与小、包含与被包含,更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更换了原有的陈列架,幼儿根据比例关系自主设计摆放标识,自主收拾整理,习得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科学区:将班级科学区和STEM探究区进行了充分融合,增设STEM项目学习操作台,呈现项目开展的过程性展板,投放观察、实验、测量、粘合四类技术工具,添置STEM工具书籍,以支持幼儿的学习需求。

总之,幼儿阶段是审美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的环境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将继续利用好多种资源,使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同时存在,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创设环境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环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