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助一名弱势孩子融入普教班的个案实例

2019-09-24涂建秀

教育界·下旬 2019年7期

涂建秀

【摘要】为了适应幼儿教育的发展,全面服务孩子,幼儿园普教班内,需要接纳个别弱势的孩子。他们的能力测试还不足以达到进入特殊学校的招收条件,但是和同龄人相比,会存在与普通孩子有这样那样的某种能力上较大的差距。本案列中,恩恩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弱势孩子,从特殊的角度分析,她有轻度的交往障碍的特点,所以,需要运用情感交融法、谈话法、行为强化纠正法进行多方面的引导教育,帮助恩恩改善提升,自然交往,融入集体。

【关键词】弱势孩子;正面交流;情感引导

一、学生背景

恩恩,女,3岁8个月,小班第二学期开学时入学。

二、问题概述

幼儿园的新园区开始投入使用,寒假班招收的新生直接进入小班第二学期阶段。恩恩本来并不符合招收条件,但是其母亲进行了信访,才被批准进入我园,我任此班的班主任。

通过观察,恩恩表现为——

1.表达少,口齿不清,语句短小。喜欢用肢体语言交流,如看人、摸人,对人笑,会打人。

2.集体活动中会突然发出叫声,或者东张西望,不能够专心地听讲和完成指令要求,自由活动时没有玩伴。

3.害怕响声,害怕一个人进入空旷的地方。

三、成因分析

开学前家访的时候,妈妈告知——恩恩小的时候被爷爷和爸爸家暴,胆小敏感。弟弟出生期间,由婆婆看管的时候,基本上被忽略,老人家的教养方式就是关在家里不闻不问,没有沟通交流,没有拥抱爱抚,更加没有机会接触外界的人和事。恩恩的母亲,对于孩子缺失爱的经历有内疚和担心,但是,同样抱有强烈的望女成凤的希望,对感情的抒发和传递没有重视,更不懂得讲究方法。

很明显,曾经冰冷的家庭氛围造就了恩恩缺少安全感,对外界人和事虽然很好奇,但是不信任。家长忽略对恩恩的语言和社会能力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导致恩恩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相对弱势。同时,家长也缺少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观,不具备引导调整孩子的能力。

四、辅导策略

1.观察表现

恩恩在集体中,是话最少的、最孤单的一位。平时,恩恩常用眼神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想说话的时候,马上不分场合地喊叫。所以,她无意中会干扰集体活动。

其实,恩恩与人交流的愿望很强烈。站在孩子群中,她常常会到处搜寻身边孩子的眼神,总是微笑着看着他人,等待着他人的回应,如果那孩子没反应,她就忍不住用手去摸别人的脸、握别人的手,有时候甚至用手拍打别人的头和身体,拉拽他人,容易引发许多误会。在班里,小朋友都会不自觉的远离她。班里一有人出现,恩恩就会走去,一直笑着看着对方。这就是恩恩与人交往的方式,还停留在2岁多孩子的交往水平。

另外,恩恩会害怕一个人走进洗手间,听到雷声或者大的响声会尖叫并抱着人发抖。

2.情况分析

综合恩恩的表现,可以看出来,恩恩其实是个直爽而又善良的孩子,从来不会掩饰自己的想法。在恩恩的眼里,所有人都是美好的,所以,不管遇到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她都会笑眯眯地看着对方,希望对方回应。她有强烈的交往意愿,但因为有轻微障碍、缺乏交往能力反而出现了失当的行为。她是特别需要关注的人,很渴望得到爱和认可,哪怕一个眼神,也能够让她满足。

3.具体引导

(1)亲近式交流,引导恩恩和老师小朋友拉近距离

首先,我在一个适当的自由活动机会,和恩恩面对面,用平视的角度对视,然后拉着她的手,让她感觉到我的友善,再和她缓缓地说起来。师:“恩恩,你喜欢幼儿园吗?”恩:“不喜欢。”师:“为什么呀?这里那么多小朋友。”恩:“小朋友不好玩。”我明白恩恩说的“不好玩”是指无法交流而引起的困惑和失望逃避的小心思。师:“我知道,恩恩很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是吧?”她看着我的眼睛,愣愣地点点头。师:“涂老师告诉你一个好办法,你学会了,就会有好朋友的。”她又愣愣地点点头。师:“当你想和别人玩的时候,试试用小嘴巴告诉别人,千万不要用小手,大家都不喜欢用小手说话的小朋友。老师知道你一定能够学会这个好办法的。”

我又问:“你现在想和谁玩?”恩恩指了指在玩拼砌的杰杰,我说:“你要用小嘴告诉涂老师,我才知道呀。”恩恩才轻声的说:“我要跟杰杰一起砌那个。”我说:“好,来。”我拉着恩恩的手,走到杰杰跟前,在恩恩耳朵旁小声地说:“你说‘杰杰,我和你一起玩好吗?”恩恩靠近杰杰,响亮地说:“杰杰,我和你一起玩好吗?”杰杰看看恩恩,笑了笑说:“好呀!”两人高兴地坐在一起了。

分析:恩恩是个典型情感缺失的孩子,这种孩子让人心疼。所以,首先,要从情感方面给予她最贴心的关爱和真挚的理解。同时,帮助她满足交往的渴望和解决不懂交流的困惑,让她尝试走出交往的第一步,体验到主动交往的愉悦感受,逐渐激发出她内在的自发交往潜能。

(2)具体情景活动中,引导恩恩在规则中正确的交流。

这天,我又和孩子们进行集体音乐活动,恩恩开始还会东张西望,逐渐被我的表情和动作吸引后,激动地站起来,准备冲过来,嘴里还发出叫声。我笑眯眯地轻声对恩恩说:“坐下来,慢慢听,不着急,不乱叫。”并点头用手势示意她放松坐下来。旁边的老师也很配合的把恩恩带回到椅子上,恩恩逐渐安静下来,和我们一起继续活动。

活动结束后,我走到恩恩身邊,说:“刚才吓到涂老师了,以后,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的时候,仔细听,和大家一起玩,一起做才会更开心。还要不要大声叫呢?”恩恩摇摇头:“涂老师,我不叫了。”我笑着摸摸恩恩头说:“嗯......恩恩会越来越棒的。”恩恩笑了。

分析:恩恩的直观性很强,想到的事情就马上要做,就如在集体活动过程中,发现喜欢的,突然很想表达,语言表述能力又不足。这时候,就会着急,所以出现“冲出来,叫起来”的一系列行为,而忽视了当时的集体活动情景。我解读出恩恩的心理意念,用安稳的平息手法进行引导,不仅提醒了恩恩,也对集体中的所有孩子起到了教育影响的作用。维护了常规,同时,也让恩恩开始理解,在集体活动中要听从指挥,仔细听讲的道理。这种情景教育,还需要不断重复进行几次,在不断地强化提示过程中,恩恩逐渐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懂得在集体活动中的基本交往流程,感受到遵循集体规则下的交往乐趣。同时,在恩恩的意识中建立了交流的不同场景。

(3)消除不安全感,愿意勇敢面对人和环境。

恩恩因为害怕洗手间没有人,就会邀请老师陪同进入洗手间,刚开学时,为了帮助恩恩适应新环境,我会陪着她。这一次,我就鼓励她:“洗手间又干净又光亮,老师站在这里看着你,你放心地进去吧。”恩恩就会说:“我怕。”我会笑着摸摸她的脸说:“这里很安全,不用怕。”给予她肢体上语言上的鼓励和安慰。恩恩一步一回头,进去了还要喊着我,做完事情,马上冲出洗手间,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这样的训练,持续了一个月。恩恩刚开始还会紧张,后来,在老师的注视中愿意轻松走进去不再喊叫,到最后完全不需要老师的陪伴,独立进入空旷的洗手间如厕了。

分析:恩恩缺乏安全感,容易被恐惧心理笼罩,这会是她在进行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所以我必须利用这种纠正行为的过程,帮助恩恩在心理放下各种顾虑,接受环境,接受独立做事情的环境,进而接受人。当恩恩消除内心的屏障,学会和环境交往,自然改善对事物的态度,生成开放的心态,对于与其他人交往有积极的作用。

五、实施效果

一个学期过去,恩恩已经开始和同伴有交流了,每天的笑容多了,说话的语句具体丰富了,集体活动中,也能够和大家一起有秩序的参与。恩恩妈妈也告诉我,现在恩恩早上不赖床了,能够主动上幼儿园,也能够独立去洗手间了,还会跟妈妈说出自己的小想法和见闻,以及幼儿园里一些小朋友的名字。

在幼儿园的一次评选“微笑天使老师”的活動中,恩恩笑眯眯地对我说:“涂老师,我把小花给你啦!”我笑着回应她:“谢谢恩恩!”很明显,恩恩的轻微交往障碍得以逐渐消除,许多交往行为往良好的方向发展了。恩恩正融入我们的大集体中,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六、反思与建议

1.本案案例的分析和反思

恩恩是一位从情感缺失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对情感的需求更强于同龄人。情感的缺失导致一连串的问题出现,本案中的恩恩就表现在表达交往能力方面。我运用情感交流,和恩恩成为朋友,获得她的信任;然后对她进行情绪疏通,提供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再通过行为的尝试,让恩恩寻求到正确舒适的表达途径,让她有机会体验到交往的美好感受,一切的交往障碍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最不能吝啬的就是赋予孩子各种爱的表达和传递。一切以爱为基础,才能够有一切良好有效的教育行为产生;一切以爱为基础,才能足够理解孩子,从孩子的立场和角度感受他们的需求;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和力量,让孩子行为越来越好。

2.建议

在普教班中,总会有这一类孩子,他们总是很安静,容易被人忽略,但他们也是最需要关注的孩子。他们可能不是最可爱的,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漂亮的,但是,他们一定是最纯、最真、最诚实的人。每一位孩子,都具备优势和劣势,没有好与不好,只有需求多和少。老师要用平等的眼光多观察孩子,采用的教育方式都要以孩子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把和孩子之间情感交流的把握作为开展教育的基石,创设合理的教育制度,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