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

2019-09-24朱徐一小

教育界·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自主学习

朱徐一小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校不再忽视美术、音乐等艺术类学科,而是逐渐将其与语文、数学等主科同等对待。但是,在我国小学美术欣赏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都远不如其他学科。基于此,本文围绕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进行研究,旨在为广大小学美术教师提供一定帮助,并切实提高小学学生的美术探究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要求;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自主学习;美术素养培养

基于新课改要求,小学义务教育更加强调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能力进行培养,而美术作为小学义务教育基础课程之一,虽并不算作学生的考核科目,但仍承担着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职责。但是,从我国小学美术欣赏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以教师认识存在误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为主的问题依旧十分常见。如何就新课改要求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进行创新,并增强学生的美术探究能力,仍是广大小学美术教师所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概述

进入21世纪后,现代人才培养除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素养外,还需要其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在此背景下,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人文学科,在当前的教育行业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地位。同时,在学生生涯重要的小学阶段,由于学生仍处于思想认识初步形成的过程,因此美术欣赏不仅仅承担着给予学生美术启蒙的角色,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否正确形成。

二、以往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认识存在误差

诚然,伴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进步,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专家经过不懈努力,逐步构建了当代课堂教学体系。但从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开展的情况来看,对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视力度仍有所不足,以美术教师素质较低、对美术欣赏课程认识存在误差为主的问题仍十分严重,这使得极大多数美术欣赏课堂的教学质量仍无法与主科教学质量相比拟,贯彻新课改要求下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理念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同时,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很多小学美术欣赏教师并没有摆正自己的身份,其普遍认为美术课不过是学生的放松时间,只需要达到一定的放松效果即可,这使得多数美术欣赏课堂普遍教学效果一般,既无法按照教学要求严格完成教学任务,也无法就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进行较为显著的培养。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美术欣赏是一个针对性较强、独特性较高的学科,这使得教师在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时,必须结合美术欣赏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以及教师自身对于所授学科美术的不重视,使得许多传统美术欣赏课堂并未形成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许多教师对美术欣赏仍存在认识误区,往往并不会就欣赏这一内涵进行深入剖析,这使得美术课堂沦为单纯的理论教学,对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起不到丝毫的促进意义;另一方面,受美术教师能力的限制,多数小学美术欣赏教师在开展日常课程前,并不会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进行充足的备课,这使得整节美术欣赏课程的利用率极低,用于学生练习美术欣赏的时间较少,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应有的美术知识,还与国家美术人才培养所要求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相悖。

3.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小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身心健康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便是小学教学强调引导式教学的原因所在。但是,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并不会就学生的想法和心理进行了解,所采用的課堂教学方法多参照以往的教学经验,这使得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普遍不高,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比较僵硬。同时,由于美术欣赏学科并不算作小学考核学科,因此许多教师并不太看重教学评价,对学生时常按照其他学科的奖罚标准来进行评价,进而导致学生的行为习惯得不到有效规范,课程教学过程只能维持应有的纪律稳定,而不能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有效发挥。此外,基于情感交流方面,虽然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多存有一定的好奇,但受教师教学态度的影响,学生并不愿意向教师倾诉烦恼,且很容易对教师乃至美术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这也同样是当前我国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三、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的具体方法

1.注重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欣赏兴趣

基于传统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与欲望较小的现状,教师需进一步加强引导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美术欣赏学习兴趣为根本教学目的。一方面,应逐步转变以往对于美术欣赏教学的错误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美术欣赏教学的教学理论体系,为课堂教学做好充足准确;另一方面,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理念,逐步摒弃以往的灌输式错误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兴趣,在兴趣影响下提高美术素养。

例如,针对美术欣赏的《未来建筑》一课,由于该课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通过巧设引入环节以及课程结构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首先,教师可在课前准备与建筑有关的图片、视频,并在课堂开始时向学生展示,这样一方面可让学生了解不同世界建筑物的建筑特点,起到引入课堂主题的效果;另一方面基于生动、具体的多媒体视频和图片,学生能够对该课所学知识——建筑产生一定兴趣,从而使其以较为积极的姿态投入至学习之中。其次,在课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其中可借助分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就不同建筑物特点进行比对研究,这样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培养其团队精神的同时,也提高其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其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后,在课堂临近尾声时,教师可就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其中可采用PPT形成总结报告,并给予优秀学生及时的表扬,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注重情境式教学,营造和谐审美氛围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自主学习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实践与体会
浅论参与式教学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