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互动 合作共生
2019-09-24谢志萍李孟平
谢志萍 李孟平
【摘要】共生课堂,通过师生、生生、生本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构建师生的共识、共学、共生、共享的关系,从而实现师生真正的成长。由此提出了共生课堂的校本建构:通过构建课堂共生圈,让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通过优化细化课堂基本环节来提高课堂效率;精心编制学案进行导学,做到以学定教;采用个性化、多元化的评价体制,使师生都能从中得到自信和激励,获取继续发展的动力。共生教学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共生圈;课堂环节;课堂预设;教学评价
一、课堂组织形式的构建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多少有点取决于你和谁一起上学,这里有一种‘共生效应。”[1]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史蒂文·溫伯格如是说。为了营造良好的“共生效应”,学校主要从以下四个步骤推进。
步骤一:恰当选择组合——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根据异质同质,兼顾学生的自选和推选,六人为一个“共生圈”,确立圈长,给圈子命名,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步骤二:明确权利义务——圈长负责本圈的常规督促工作;每个组员要增强责任意识,圈内成员互帮互助,形成合力;共生圈的目标是互助合作,共同探究,共同进步。
步骤三:建立评比机制——主要从两方面考核,圈子学习考评和圈子行为常规考评,两项考评平时单独考评设奖,大型考试后综合考评设奖,主要考评圈子的探究深度、协作程度和进步幅度。
步骤四:定期交换重组——根据考评重新组合,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了每个小组重新做起,从头再来的竞争意识。
围绕各科有学习优势的同学,形成一个个小“共生圈”,各个“共生圈”中异质同质的学生各自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各个小“共生圈”之间进行竞争,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大的班级“共生圈”。
在共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其主体部分是分圈活动,即按照不同的内容、要求和方式分圈展开学习活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分圈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点。
1.相互支持
主要有学习任务、目标、材料或奖励的相互支持,各成员之间的协作程度。
2.团队意识
完成全组学习任务每个成员都负有责任,团队意识越强,个体的参与度越高,圈子的竞争力就越强。
3.合作技能
圈内协同学习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调能力等。
能力不可能与生俱来,学生的分圈学习必须得到教师的指导,否则课堂看似热闹,实则收效甚微。教师应当定时对圈内成员尤其是圈长进行合作技能的培训,指导他们怎么合理分工,确保事事有人做;怎样协调圈内关系,保证人人能做好事,培养圈内各成员的任务意识和合作意识。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说,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2]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如是说。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发挥分圈学习优势的关键。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协调好虚心聆听和积极发言的关系;让学生学会思考,协调好独立思考和合作共进的关系;要让圈内成员都主动参与,要特别关心分圈学习中“讷于言”的学生,为他们多创造表现的机会。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将为顺利开展圈子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分圈学习将发挥最大的效果。
在分圈活动中,教师要边巡视边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状况,他们如何构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必要时教师可以介入,成为圈内的一份子,为学生突破思维瓶颈牵线搭桥。圈内成员通过与伙伴的相互协作,明确目标,确定任务,制定方案,采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探讨交流,共同探索问题的结论。
在不同的学科中都会出现启发思维需要探究的一个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发挥团队共生的效应,以达成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环节的规范
从新授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来看,不管是什么科目,通常情况下分为导入、新授、探究、总结四个阶段。学校将共生理念融入优化细化各个阶段,将课堂分为回顾共识、探究共学、合作共生、总结共享四环节,由此来规范课堂。
1.回顾共识
系统复习更早学过的知识,通过预先布置的练习来解决。
(1)不断温习,解决遗忘问题。
(2)温故知新,推进新课学习。
(3)培养习惯,利于潜能发展。此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指导,为新课的学习做知识上的铺垫。
师生双方对一些重要知识点达成共识,为学生充分进行主体性、创造性的探究做准备。回顾共识的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为备课组集体备课确定的内容,二为科任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补充的内容。
2.探究共学
“精讲”是该环节的核心。教师的讲依据学生的学,教的课堂转为学的课堂,教师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根据课堂知识生长点及时调整课堂,打造生态课堂。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的教学活动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为学生思维过程和学习感悟的展示搭建各种平台。此环节师生双方通过平等互动、对话交流,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旧问题生成新问题,进而达成理解,形成共识。这是个师生共同参与、思维碰撞、相互学习的过程。
3.合作共生
“精练”是该环节的核心。以生为本分层训练,注重思维,当堂消化,突出效果,强调效率。通过导学案中的“当堂训练”环节,学生分圈合作,积极思维,教师巡回指导兼顾全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有明确的任务意识,安排有质量有梯度的练习,各共生圈内学生同质互激,异质互补,各展其能,共同发展。圈子与圈子之间良性竞争,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4.总结共享
该环节是在完成一课教学内容时,教师或学生对该课知识进行的总结归纳。总结应该系统化、条理化,便于学生巩固和记忆;总结应该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明确课堂的侧重点;总结应该启发学生思考和引导学生探究,学会课堂的留白艺术,给学生一个再创造的空间。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布置自主学习下一堂课“回顾共识”的内容;学生及时反思课堂学习情况,思维得到训练,习惯得以养成,旧知识得到有计划的巩固。此环节利于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优化成熟,利于学生学会自我消化、自我归纳。“通过再现课堂基本知识体系和总结知识内在逻辑,完成所学知识的个性改造,自我主动建构新知。”[3]
共生课堂的环节安排上教师要考虑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共生;要考虑知识的层次性和结构性,突出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建构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这四个环节只是共生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环节,每个环节如何安排和实施学校不做硬性规定,教师完全可以依据学科特点进行设计和创新。 因此,我们的共生课堂是有弹性、创新的课堂。
三、课堂教学路径的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亦如是。课前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预设充分引导学生去解读教材,感悟教材。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改思想,更利于从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入手展开教学。共生课堂教学路径的预设主要体现在对导学案的精心编制上。以集体备课的智慧和力量精心编写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导学案。其操作过程中注意以下要点。
第一,“案”是课堂教学的路径图,必须贯穿课堂始终,落实到课堂四环节的每一个环节中。(内容上包括:自学检测、分层设计、当堂检测、迁移拓展、归纳小结、学习反思等内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学案应有所侧重。)
第二,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包括自学检测中的问题串、突破课堂重难点的精选例题、需要及时巩固的当场检测题等。自学检测中可以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暴露知识上的漏洞,便于教师了解其认知状态,以调整教学策略。
第三,导学案应该“大胆整合教材,突出学科特点及课型特点,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要求,做到重点突出难易适中”[4],基础典型,兼顾不同层次,训练到位。
第四,充分体现学段目标意识,切实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导学案应该是个‘桥梁,连接‘三维目标的学习,连接课内外学习内容,连接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5]导学案要体现基础性和典型性,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坚决避免训练偏、难、怪。
第五,训练更要关注学习方法、思路,精选精做,精批精改,根据练习情况,掌握学情和教情,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导学案编写的原则是以学定教、以学导教,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学情进行课堂预设,并根据课堂知识的生长点对预设的内容加以增删调改。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动态生成,并不是说师生可以在课堂上信马由缰, 而是要实现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互动共生[6]。
课堂路径的预设是教师课前对整个课堂进行的一个理性的构想,是教师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的预见及相应对策的准备,所以导学案的设计是一个教师再创造的动态过程。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有效开发资源,全面了解学生。课堂路径的预设要有弹性,只有预设和生成兼容兼顾,互动共生,才能成就课堂教学的科学高效,成就课堂教学的人文关怀和创造灵性。
制订导学案编制的程序和要求,要提前一周确定编制人和审核人。分工进行编制导学案,提前一周开始,初稿形成后,备课组集体讨论,充分考虑不同意见进行二次修改。定稿后印发给每位老师,电子稿上传至FTP,实现资源共享。导学案的编制体例要规范,可由学校统一格式。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转变
共生课堂教学评价着眼于师生、生生亲切友好伙伴式的关系与和谐良好的互动,在互动中实现真正的成长。共生课堂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归宿点是人的发展,因此要转变评价理念,立足评价多元,方法多样,注重过程。因此我校在共生课堂改革的推进中探索出了新的发展评价机制。努力做到每一位学生都有成长档案,每位学生都会得到老师同学的欣赏性评价,每位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人,并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实施。
1.目标达成度评价,让学生越跳越高
每一个学习阶段学校会根据学生之前的学习现状定一个跳一跳就能达到的目标。目标宜小一点,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实现的可能性尽可能大一点,参照物尽量多一点,这样就能更客观地看到学生个体的发展变化。
2.分圈评价,让学生充满合作竞争意识
分圈评价法的评价标准是肯定整个圈子的成就,其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圈子里学会相互关心,相互协作,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我为圈子努力,圈子以我为荣。这样的评价,对于形成学生集体的观念,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是卓有成效的。
3.分层评价,让学生保持满满的自信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教师肯定性的评价,不再将表扬集中在班内少数的所谓“尖子生”身上。这样大多数教师容易忽略的中等生和一些学困生,同样能从分层评价中获得激励、自信、帮助以及成功的体验。
4.足迹评价,让学生收获点滴进步
足迹评价是先让学生自我收集一点一滴的成长印记,如自己最满意的作业、最深刻的学习体验、最喜欢的一本书、探究性活动的记录、对解决问题的反思、试题分析、自我评价,或老师、家长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材料等等,然后由班主任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档案。
5.欣赏性评价,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
欣赏性评价法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性、发展性学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眼神。
6.参与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一切
參与评价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在共生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纳入评价主体的范畴。强调对学生现实学习情境中的真实性评价,从不同侧面关注学生的一切。
共生课堂的评价体现对人生命的尊重,凸显人的主体性,关注教育评价活动中个人的体验与感受。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7]学生不仅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成长中的人,有很大的可塑性,有自身的差异性,他们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所以我们的评价也不应该仅仅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而应立足于学生的现在,面向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共生课堂的教学评价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贯穿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实现学生的最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培养出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中学[N]. 参考消息,1987-08-15.
[2]叶圣陶.学习不光为了高考[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何忠锋,曹光明. 预学 探究 提升——师生自能发展同构共生的课堂模式建构[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1):20.
[4]杜天军. 新课标下导学案的编写[J]. 考试周刊, 2012(11):9.
[5]吴永军. 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11(20).
[6]吴玲,郭孝文. 有效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
[7]第斯多惠.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