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人群的医学生与在职医师人文素养知信行调研分析及思考
2019-09-24钱红英
黄 培,钱红英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科教处, 江苏 无锡 214002
医学生是医学的传承者和未来的医务人员[1]。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人文意识也逐渐觉醒,医学呵护的是人类的生命,人文素养在医疗服务中更显重要[2]。近年来,国内医学高校、医院就人文素养构建做了系列的探索,但由于起步晚、高校教育与临床脱节、社会人文氛围整体仍较薄弱等因素,社会、患者对医院人文服务的期望值与实际提供者仍存在较大差距[3-5]。该研究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知信行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并与在职医师比较,努力探索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 材料和方法
问卷调查医学生100人,均为在该院见习或者实习的医学生,其中见习生(本科三年级、四年级)64人,实习生(本科五年级及研究生一年级、二年级)36人;男性36人,女性64人;年龄21~25岁,平均年龄为22.48岁。
在职医师190人,均为医院各科室临床医师,其中工作5年之内50人,5—10年50人,10—20年50人,其他40人;男性50人,女性140人;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42.5岁。
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不同人群对人文素养的知信行情况,如对人文素养内涵的认识、影响人文素养形成的因素、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及提升途径等。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及结论
2.1 医学生与在职医师人文素养知晓情况
医学生知晓率(完全了解及了解)62人,占62%,在职医师占56.8%,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在职医师均首选制约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因素为社会主流导向,分别占66%、73.7%,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在职医师均首选人文素养最大影响因素为社会环境,分别占52%、49.5%,其次为学校环境,分别占30%、31.6%,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医学生与在职医师人文素养认可情况
关于人文素养对医学生成长的重要程度,医学生占64%;在职医师占6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于对日常提高人文素养的程度,医学生将顺其自然作为首要选择,占50%,其次为会着意,占48%;在职医师将会着意作为首要选择,占61.1%,其次为顺其自然,占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医学生认为人文素养首先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占38%,其次有利于团结他人,占32%;在职医师认为提升个人素质、开阔个人眼界并重,均占28.4%,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表1 医学生与在职医师人文素养知晓情况
表2 医学生与在职医师人文素养认可情况
2.3 医学生与在职医师人文素养执行情况
对收受红包的看法,医学生以道德不允许为首要选择,占52%,在职医师以规定不允许为首要选择,占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于人文集体活动参与情况,医学生、在职医师均将积极参加作为首要选择,分别占90%、93.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于上年度专业外书籍阅读量,医学生、在职医师均将1~5本作为首要选择,分别占60%、71.6%,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于日常提升人文素质的最有效措施,医学生将参加社会实践作为首选,占42%,其次为增加人文类课程,占36%;在职医师将参加增加人文类课程作为首选,占67.4,其次为社会实践,占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表3所示。
3 讨论
3.1 医学生、在职医师的人文素养理念均需提升,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服务态度好或技术好,更要关注团队协作、全程管理
问卷调查发现,医学生与在职医师关于人文素养的知晓率均为60%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个人现场访谈发现,对于人文素养的概念,超过60%的被调研者将人文素养等同于服务好,在工作中对患者态度好、应用尊称,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等,10%左右的被调研者认为人文素养就是技术好,手术加强医患沟通。从一定程度讲,这些理解并没有明显错误,但只是停留于概念的表面,对人文素养的内涵缺乏真正的理解,导致在工作中流于形式。
表3 医学生与在职医师人文素养执行情况
人文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价值观,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管理办法[6]。医学服务的对象是生命,生命属于人类只有一次。医学上的人文精神更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的是全程管理[7],包括入院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针对性预防保健,住院中的整个诊疗过程,还包括出院后的随访及健康维护;体现的是全员协作,包括不同科室之间的医师协作、医师与护士及医技科室的衔接,还包括医师与患者之间的无缝沟通。从这个角度讲,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培训,还包括循证临床思维的形成、团队协作精神的建立,同时还应是精细诊疗过程的把控者。
3.2 要积极构建有利于医学生、在职医师人文素养提升的社会文化,形成于日常,作用于当下
调查问卷中,医学生和在职医师都已认识到新时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认为人文素养最大影响因素主要为社会环境;医学生认为人文素养可以提升个人素质和利于团结他人,在职医师则认为提升个人素质、开阔个人眼界并重,这也说明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已成为医学生、在职医师的共识,至于对人文素养提升带来的益处见解差异,与工作和生活经历有关,在职医师长期从事临床工作,认为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加深医患之间的了解,从而有效应对医患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人文素养文化的形成是个系统过程,包括校内和校外环境[8],如社会环境和家族环境,这里更关注的是后者。在关于收受红包的调查中,在职医师以规定不允许为首选,医学生以道德不允许为首选,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某种程度而言,就是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在发挥作用,影响在职医师更多的因素在于社会环境,关注的是制度,而医学生在于学校教育,关注的是道德。毫无疑问医师收受红包是“雷区”,但社会传统红白喜事、记者“软”报道、甚至影视剧中红包似乎成为礼尚往来的一种介质;社会上近期发生的争议事件,如见义勇为造成小偷伤残、南京彭宇案以及常见的一些“碰瓷”现象,虽然有一些理性的思考及基于人文的呼吁,但总体来讲还是模糊甚至是暧昧的,这也可能会给人文的理解带来“灾难”[9-11]。这就要求社会首先形成风清气正的人文导向,鼓励、倡导正能量事件,旗帜鲜明地反对反人文事件。
人文素养不能空喊口号,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做法。如果这样,反而破坏了人文素养的本来含义。应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做起,从家庭教育做起,从细节做起,从社会的小事情关注做起,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扭转不良风气,作用于当下。
3.3 高校要建立科学的人文素养培育体系,内化于心,外显于形
调研中,医学生、在职医师均认同学校环境在人文素养的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提升人文素养的途径上,医学生将参加社会实践作为首选,在职医师将增加人文类课程作为首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深度访谈中,医学生在提及学校人文课程设置时,也反映课程枯燥,认为更重要的应在医学实践中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职医师更关注学校人文课程的设置,认为其是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首要选择,可能在参加工作后认识到规范高校人文课程的重要性。
在人文素养的培育过程中,高校责无旁贷,一方面是高校本身的职能,另一方面医学生在校期间恰恰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最好时期。高校应建立科学、高效并基于目标的人文培育体系,要让医学生认为人文同样也是一门科学,与医学并重。对于人文课程要有考核要求,包括人文素养的概念、重要性、提升途径等专门课程,这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激发医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潜在动力,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感悟[12]。人文素养的形成不应局限于专门课程,而应贯穿于在校学习的全方位、全过程。如在进行疾病的诊治授课时,应强调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适当引进卫生经济学概念,让医学生在缓解病重和减少患者负担间找到平衡;在讲授医学史时,描述前辈在探索医学高峰过程的艰难,让医学生体会到医学传承和发展的不易;在进行动物实验时,要让学生感恩动物对医学事业所作的奉献,学会敬畏生命,珍惜机会。技术与人文不能是两张皮,而应紧密相融,相得益彰[13]。
在人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中,还应邀请医学老专家现身说法,做知人情冷暖的好医师;到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做公益,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现人文价值;鼓励医学生读史,在与哲人、名人的对话中,感悟优秀的传统人文文化;倡导阅读叙事医学,调查中发现医学生、在职医师年专业外书籍不超过5本,更不要讲叙事医学的阅读量了。阅读叙事医学是积累人文知识的有效形式,同时也使自己沉淀人文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形。
3.4 人文素养提升应坚持创新,因时而宜、因人而异
人文素养形成、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变化、持续发展的过程[14]。人们生活水平、认知层次的提高,社会对人文素养的要求也随之变化[9]。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患者及家属也反映有些医师或医学生口口声声讲人文,但在操作中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也有患者反映在向医师询问新药使用时,医师往往是“专业问题你们不懂”搪塞患者,事实上患者已从网络上获得一些信息,但更希望获得医师的专业指导。
医学教育的本质不是把人塑造成知识的载体和工具,而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品质[15]。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同时更要勇于创新,适应新时代要求。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尤其是当前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不再是点对点,而是多点甚至群对点,人文素养的提升也应随之变化。要及时发现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潜在需求,同时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需求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在早期可能仅需获得及时诊疗,而病情缓解后可能希望获得尊重,后期出院后可能希望医院继续关心,也可能希望医患从此不相往来。医学生和在职医师应准确把握患者心态,因人而异,提供恰如其分的人文服务。
医学生和在职医师应勇于担当优秀人文素养的引领者,而不是陈旧观念的逢迎者[16]。如脑死亡患者,出于医疗资源的相对有效性,医学生和在职医师应在减少无效浪费与传统尊重亲情间找到平衡;吗啡是毒品,同时,又是缓解重症癌痛患者的最有效药物,医学生和在职医师要作好宣传,解除患者及家属毒品成瘾之忧。创新是一种变化,同样也是一种扬弃,在医患矛盾日趋加重的今天,坚持人文素养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文就是素养,也是素质,是那种潜移默化、自觉自发的良知良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或爱的表现,是一种自动、自发、自愿地礼让与爱意,是善良与真心的表达[17]。人文素养应当成为医学生和在职医师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只有如此,医师、患者、社会才可能共同携手,医学才可能取得不断进步,高效、优质、便捷、价宜的医疗服务才能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