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2019-09-24

文物季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国家宝藏国宝宝藏

□ 李 姣

文物展现文明印记、记载历史事实、传承精神文脉,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17年2月《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在“十三五”期间,要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1]。《国家宝藏》节目(下文简写为“节目”)就是在“让文物活起来”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2016年中央电视台将其列为重点项目,2017年12月3日首播,正式与观众见面[2]。它是一档大型的文博探索节目,央视与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立足于馆藏文物,通过“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3]。

一、文博类电视节目“走红”

节目自 2017年12月3日开播到 2018年2月4日展示完第27 件国宝,文物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文博类电视节目迅速走红,网络媒体播放、平台议论、网络报导、微博微信转发点赞等等都显示出该节目备受瞩目(由于电视观众不便统计,所以未在本文中探讨)。以下用几组网络数据(截至2018年2月5日)说明节目受关注的程度:

1.在线视频网站播放量

节目在多个视频网站上播放,本文主要对优酷、腾讯、爱奇艺、B 站播放量及评论数量进行统计,可见节目在社会上的热度,并且数据在持续增长中,详见下表1:

表1 在线视频网站播放量及评论量

2.微博微信链式传播

央视在新浪微博和微信开通了“CCTV 国家宝藏”官方账号,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节目,促进观众与节目的互动交流。“CCTV 国家宝藏”微博粉丝数量高达38.6 万,播出期间共发布827 条微博。除了央视官方微博微信,各博物馆,国宝守护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的官方微博等等也大力为节目进行宣传,产生了链式传播的效果,迅速扩大传播范围,拓展了观众源,同时也扩大了节目影响力。微博和微信部分消息数据见表2、表3。

3.网络平台热议节目

在百度用“国家宝藏”进行检索,查找到相关网页约1630 万个,相关新闻9110 篇,百度贴吧里“国家宝藏吧”帖子22575 个,“百度知道”近一年共约24.7 万条结果。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设有《国家宝藏2017》专栏话题,关注人数为18170 人,问题数196 个,既有关于节目的评价讨论,也有关于各博物馆的讨论,还有关于明星国宝守护人的讨论等等,每一个讨论问题都引起大量网友的关注。例如话题“如何评价CCTV 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考古及历史类专业人士怎么评价央视《国家宝藏》这个节目”,浏览总量约887.4 万次,关注总人数约1.4 万。节目超高的浏览量和关注度,可见其引起了网友的积极互动讨论,焕发了传统文化节目的鲜活生命力,点燃了公众对文博类节目的热情。

表2 “CCTV 国家宝藏”微博消息部分数据统计

表3 “CCTV 国家宝藏”微信消息部分数据统计

二、《国家宝藏》节目成功因素分析

节目播出后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豆瓣评分9.1,猫眼电影评分 9.4,优酷评分 9.4,B 站评分9.9。节目既展示了国宝风采,挖掘了国宝背后的故事,又和现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联系,激发了观众的民族自信心,提高了民众的文博鉴赏力,充分发挥了普及、弘扬、传播传统文化的功能,节目集娱乐性、艺术性、故事性、参与性于一体,使文化遗产与观众贴得更近,一期期精彩纷呈的节目,具有综合性、大容量、立体化的特点。

1.内容特色分析

首先,精选文物,深入解读。节目所展示的27件国宝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选择过程,先由博物馆从各自上万的藏品中精选一个备选名单,节目组以展示不同层面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反复挑选,最终所选的27 件文物涉及瓷器、乐器、书画、兵器、青铜器等等,都是每个类别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宝,且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大众对其并不陌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观众能在节目从感受到文物知识、欣赏能力、精神层面的提升,从而更加追捧节目。

其次,结构清晰,故事性强。每期节目展示3件文物,片头由馆长简介博物馆,每件文物由“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组成,明星走入博物馆,贴近文物,然后回到舞台,演绎“前世传奇”,加深了观众印象。接着由各领域专家、文博工作人员等等带观众走入“今生故事”,最后宣读守护誓言。

最后,形式多样,语言生动。节目集合了情景剧、音乐剧、演播室综艺、纪录片、拟人化、T 台秀等等表现方式。如辛追墓T 形帛画采用了音乐剧形式,以歌表意,讲述帛画上的内容。又如越王勾践剑和皿方罍采用拟人化,演员饰演文物,站在文物的角度发声。再如撒贝宁变身秦朝基层法官“喜”,为观众上演了一出“秦朝版《今日说法》”,用独特的方式科普了一次秦朝法律[4]。

2.视听动人,效果震撼

作为一档演播厅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的舞美、特效、音乐为节目起了锦上添花的效果,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让观众在一幕幕表演中感受到恢弘气势。舞台上的背景大屏幕,在展示《千里江山图》卷、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壁画等时,国宝的精美透过屏幕扑面而来,让人肃然起敬。舞台上的9 个立柱屏幕,具有灵活性,完成了表演舞台的无缝切换,可以模拟故事的任何场景。这种一动一静使演员容易入戏,也使观众有代入感。节目的配乐起到很好的烘托效果。《国家宝藏》的灯光具有隐形的烘托效果,带动节奏,引导视线,衬托焦点,完美地给节目增光添彩。这样的声光电效果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效果非常震撼。

3.公众人物影响力

总导演于蕾指出:诸多文化艺术界顶级专家、学者和明星组成顾问团,共同为这档内蕴深厚的节目保驾护航[5]。九大博物馆参与、九个馆长齐亮相是前所未有的,权威感扑面而来,观众与“神秘”文博专家零距离接触。明星国宝守护人是节目的又一亮点,也是吸引观众的一张王牌,流量明星、实力演员、著名主持人、歌手等等参与其中。在人选上,每一个明星与他要讲述的文物不是随意结合的,考虑到了文物与明星在某个元素上的贴近。

4.节目的情感共鸣

节目从情感入手,观众在节目营造的情境中领略国宝的风采,与文物隔空对话。一方面体现在见人见情的“今生故事”中,例如《千里江山图》,传统中国画颜料工艺传承人仇庆年讲述了如何在深山老林中挖出矿石制作颜料的经过,让人感受到他对祖国文化的热爱;老中青三代故宫志愿者的亮相,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们的虔诚和敬业;石鼓曾历经上千年的历史变迁,几遭战乱,在几代人保护下,最终运回到故宫;苏州潘家守护国宝大克鼎,几代人守护历史;正是因为在节目中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才让这一节目更加打动人心[6]。

三、社会评论批判之声的分析

节目播出之后良好的口碑不胫而走,但文博类综艺节目为了娱乐性和收视率,往往容易忽视文物故事的真实性。社会上对节目存在一些批评的意见,尤其以历史、考古行业批评居多,批评的焦点集中于故事的真实性、内容的学术性和严谨性。

1.文物故事信息真实性问题

节目在片头已说明“前世传奇”是基于史实合理虚构,表明其具有文学创作、推论的性质。以石鼓为例,讲述了司马光之父司马池受宋仁宗之命在关中寻找石鼓,收集先秦石鼓十只进献朝廷,后发现其一“乍原”鼓为伪造,不顾对自身影响,如实上报说明。但《详注昌黎先生文集》53 卷《石鼓歌》记载:古之石刻存于今者,惟石鼓也。本露处于野,司马池待制知凤翔日,辇置于府学之门庑下,外以木棂护之。由此可知司马池是把“露处于野”的石鼓移入府学保护,没有“进献朝廷”的行为,也没有发现其中有假,亦没有毅然上报真相、甘冒前程风险的感人抉择。节目总导演于蕾说:关于司马光父子守护石鼓的故事,“宋史上并没有这种记载”,节目组根据史料“做了一个合理的演绎”。

2.文物本体真实性问题

以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为例,其真伪引起社会争议。律和古琴研习社提出了质疑,指出“彩凤鸣岐”琴有腹款“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与传世唐代官斫琴,琴腹内款往往四个字,如“至德丙申”、“太和丁未”等有所不同,该刻款略显可疑。并且故宫博物院古琴鉴定著名学者郑珉中先生在《论日本正仓院金银平文琴——兼及我国的宝琴、素琴问题》列出15 张唐琴名单,后又有文章增补到17 张,其中都未见“彩凤鸣岐”踪影。对此质疑,有专业人士提出:腹款的内容、落款形式、题款及题款的年代不能质疑腹款作伪,参考唐代书法碑帖的落款来看,例如唐开元十八年(730年)著名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的《麓山寺碑》,落款即为“大唐开元十八年岁次庚午九月”,唐人在落款时使用“大唐某某年”这样的写法反映了唐人对于一个伟大时代的热爱和自豪。郑珉中先生作《蠡测偶录集》,在古琴断代上多有建树,在书中虽然未将“彩凤鸣岐”列为唐琴,但是也没有明确的证据指出“彩凤鸣岐”不是唐琴[7]。

3.文物研究结果真实性问题

以贾湖骨笛为例,学术界已有学者发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居中教授发文声明:目前社会上流传的关于贾湖骨笛的信息误传,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认识的渐进性,导致阶段性成果有出入造成的;二是时间较久,导致有些老先生记忆模糊不清造成的;三是信息混乱,传播过程中以讹传讹造成的。张教授指出他找好友萧兴华鉴定贾湖骨笛音乐功能,萧先生当时一见到这件骨器便大吃一惊,因为它的构造与新疆哈萨克族的吹奏乐器斯布斯额(汉名应为直吹木笛)以及新疆塔吉克族的鹰骨笛极为相似,认为它就是一件乐器[8]。而这一过程也在萧兴华教授发表在《音乐研究》上的《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得到证实[9],但是节目中呈现的“今生故事”并非如此,萧兴华介绍:1983年,他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小摊上发现了这支骨笛。张居中教授说:“作为此节目顾问团成员,在前期策划时多次向他们详细全面地介绍骨笛发掘和历史意义,但播出后才发现‘今生故事’还是出现了事实错误。”[10]

以上可以看出节目的学术性、严谨性确实有待商榷。“让文物活起来”是挖掘文物背后的客观史实,而不是照着文物编故事,对于节目所受到的肯定和批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进行学术普及,如何将学术的严谨性与节目的精彩性相结合,如何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

四、“文物活起来”方式的再思考

文物不是博物馆束之高阁冷冰冰的古董,文物背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传奇的历史故事,有传统的民族精神。让文物活起来,主要是在“活”上下功夫,虽然社会评论对节目褒贬不一,但其毫无疑问是“文物活起来”的一个有益探索,让民众接触到广大考古工作者的成果,走进博物馆,了解文物,了解历史。

1.关注文物故事“真实性”是核心

节目通过综艺的形式推广文博知识,是博物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次新尝试。节目向公众讲述了很多文物背后的故事,但是对于故事的“真实性”把握不够,解读时缺乏历史依据,应对文物故事进行更为精细的筛选和演绎。例如石鼓文传承,从韩愈《石鼓歌》开始,到靖康北迁,到虞集等北京寻护,可供选择的动人故事很多。宋向光教授认为:“博物馆最基本的底线就是‘真实’,物件要真,信息要真,研究结果也要真,不得虚构。”文物故事的“真实性”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核心。

2.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是前提

保护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一个共识,“让文物活起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下提出的一个口号,《国家宝藏》是在“让文物活起来”政策下应运而生的一个节目,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既是节目产生的一个前提,也因为节目的播出而进一步增强,尤其对于年轻一代,让他们更贴近文物,对文物产生由衷的喜爱,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也在“春风化雨”的体验中得到增强。有数据证明,自节目开播以来,关于“博物馆”的国内旅游产品受到关注,搜索数据骤然上升了50%。由此可见,“让文物活起来”和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互为促进,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尊崇文化、忠实历史的风气。

3.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基础

互联网、新媒体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节目通过创新的表达方式与大众发生联系,让“正经到骨子里”的博物馆成为新一代“网红”,刷新了大众对博物馆、文物、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认识。“活”起来的文物必将是融入现代生活的文化遗产,这样才能增加文化的厚重感和百姓的归属感。《国家宝藏》通过节目内容和一系列在线上线下开展的主题活动,让博物馆融入到百姓的寻常生活之中,让文物在公众中活起来。

4.提倡“公众考古”是趋势

上世纪60、70年代公众考古理念首先出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传入中国后,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11]。在公众眼里,考古一直都是专业、晦涩、学术的形象,如何把学术内容转化为公众接受的形式是公众考古的研究问题之一。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认为:应该构建一种更加新颖的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必须是互动的,不是像以前一样的单通道,现在必须是一个双通道。“让文物活起来”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让文物活起来”中,去发现、呵护、激活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提倡“公众考古”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必然选择。

五、结 语

《国家宝藏》节目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有益探索,通过真实地、立体地、“零距离”地接触国宝,让观众感受文物背后的文化韵味。祖先的聪明智慧、精湛技艺、创造能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以专业的态度、准确的历史事实、创新的思维,才能激活文物,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创新文化遗产宣教方式,促进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公众与文物的对话,让观众领略到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辉煌,深刻认识传统精神、传统文化,由此提升文化自信心,也必将让文物背后的古代社会“活”起来。

[1]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2月21日。

[2]杨海龙《〈国家宝藏〉是怎样炼成的——对话制片人、总导演于蕾》,《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1月5日。

[3]吴晓东《央视联手九大博物馆〈国家宝藏〉要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中国青年报》2017年12月4日。

[4]杜恩湖《今晚〈国家宝藏〉撒贝宁上演“秦朝版〈今日说法〉”》,《华西都市报》2017年12月9日。

[5]王梦茜《让文物“活”起来,央视〈国家宝藏〉探索文化节目原创新模式》,《广电时评》2017年8月25日。

[6]章门仁《〈国家宝藏〉为啥这么火?》,《内蒙古日报》(汉),2017年12月25日。

[7]刘笔华《〈国家宝藏〉大名鼎鼎的宝琴遭质疑?看专业人士如何解答》,《南国文艺》2018年2月2日。

[8]张居中《舞阳贾湖骨笛的发现与研究历程回顾》,CCTV 国家宝藏,2018年1月13日。

[9]萧兴华《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试论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发掘及其意义》,《音乐研究》2000年第1期。

[10]赵一尘《〈国家宝藏〉真的做到文博类节目的极致了吗?》,《参考信息网》2018年1月12日。

[11][美]尼克·麦瑞曼著,周晖译《公共考古学的多样性与非调和性》,《南方文物》2007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国家宝藏国宝宝藏
什么?海底宝藏
漫话国宝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解析《国家宝藏》中的美国文化意蕴
寻宝记
国宝收藏:朱旭佳
巨大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