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明代菩萨造像小考

2019-09-24任旭峰

文物季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观音菩萨坐骑观音

□ 任旭峰

一、引 言

东汉时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佛像也同时传入,经过中华民族的吸收融合、兼容并蓄之后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由神坛走向民众,由神秘走向普世,由异域走向本土的过程。同样,佛像的中国化也是一个由佛国走向凡尘的过程,其中观音信仰及其造像的中国化格外突出。由于观音信仰是佛教菩萨信仰的典型,而菩萨信仰又是全部大乘佛教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集中体现,所以观音信仰的中国化不但是所有菩萨信仰中国化中最彻底的一种,也是整个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代表。

自白马西来,初期,观音信仰并未兴起。从西晋《妙法莲华经》得以翻译之后,观音信仰开始兴起,开始出现观音造像。现存最早表现《观音普门品》的造像出现于南朝梁元嘉二年(425年)魏晋南北朝时期,观音菩萨造像的宗教性较为浓厚,其特点为身体健壮,上身赤裸,下身为衣裙紧贴在身上的“曹衣出水”样式,且身体修长,面容丰润。隋代在观音造像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推动造像向世俗化发展。到了唐代,造像的本土化开始成熟,呈现出一种既威严神圣,又慈祥感人,庄严而不可畏,慈祥而不可犯的形象。宋元时期,三教合流以及印度佛教没落使得造像本土化成熟,观音菩萨像穿上了衣服,身体曲线被完全遮盖,化动为静,变大唐的华丽为简单朴素,有返璞归真之感。明清之后宗教活动更加民间化,观音造像风格也更加多样,前朝各种式样均有出现。

二、各菩萨与其坐骑的总结

诸菩萨的坐骑各有不同,普遍认为普贤菩萨坐骑是白象,文殊菩萨坐骑是青狮,地藏菩萨坐骑是谛听,而观音菩萨可以显化为多种宝相。依据观音菩萨随意显化这一特点,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各佛教宗派和民间供奉着各种观音,如密宗和天台宗所传为六观音,而中国民间流传的三十三观音多是唐以后逐渐定型流传至今的,三十三观音的形象为中国古代画家依据流传故事而精心创作的。其中观音菩萨乘坐的有龙、麒麟、犼、五彩祥云、莲花、白狮、蛤蜊等。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内藏有三尊明代骑兽菩萨铜像。其中两尊分别为文殊菩萨骑狮像(图一)和普贤菩萨骑象像(图二),另一尊造像所塑菩萨尚存在争议。文殊与普贤两尊菩萨像,皆黄铜基体,通体鎏金,菩萨皆半结跏趺侧坐于坐骑之上。文殊菩萨骑立狮,狮子四爪张开,狮头向前呈怒吼状,十分威武,狮子背托莲座,装饰华丽;普贤菩萨骑卧象,象跪卧于地,低眉俯首,虽然象鼻已断,但不失佛家风范。

三、争议造像的形象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内所藏此尊骑兽菩萨铜像,高约40 厘米,黄铜基体,通体鎏金。菩萨半结跏趺坐,侧坐于异兽背上。异兽跪卧于地,兽首朝前并向上张口作怒吼状,獠牙露出、怒目圆睁。异兽头部并没有鬃发,眉骨高耸,眼睛向外凸出,下颌有两撮胡子,胡须卷翘。异兽脖子上挂着流苏,四肢呈马蹄状并且跪卧于地,背上披有鞍毡,驮一仰莲座,莲瓣圆润,刻划层次分明。菩萨右手平端结说法印,左手上举捏莲枝,但莲枝已不存。菩萨头戴冠饰已经遗失,面形方圆丰满,弯眉细长如柳,眼目大而圆,鼻直长短适中,鼻翼丰满,嘴小而唇厚适中,大耳垂扁,双耳垂肩。菩萨身体比例较头部略小,周身装饰璎珞,身着裙袍,裙部褶皱流畅写实,裙上装饰刻划精致,有飘然欲动之感(图三、图四)。

四、身份的猜测与探讨

这尊造像中,上部菩萨像残缺不全,佛冠、持物等不存,无法从菩萨形象衣着等方面确定其身份;但造像下部分异兽保存完整,可通过坐骑异兽种类确定菩萨的身份。通过菩萨与坐骑的对比不难发现,该尊菩萨造像并非普贤;而异兽为四足为蹄状显然不是狮子与谛听,虽然四足为蹄状但头部没有角所以不是麒麟,故推测该异兽为犼,菩萨身份为观世音菩萨。

关于观音菩萨骑犼的记述与造像元代以前并未发现,明代以后才有了骑犼观音造像以及记述。《大藏经》中并没有关于犼的记述,可见观音菩萨骑犼是观音菩萨形象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的。

关于犼这种神兽,文献中有些许记述。宋代《集韵》解释:“犼,兽名,似犬,食人。”明代许仲琳著《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金光仙情知不能脱逃,就地一滚,现出原形,乃是一只金毛犼。仙翁至芦篷下回覆法旨。元始吩咐与他颈上挂一牌,书‘金光仙’名讳,就与慈航为坐骑。仙翁一一领命施为,慈航骑了,复至阵前,此乃是三大士收伏狮象犼,后兴释门,成于佛教;为文殊、普贤、观音,是三位大士,此是后话,表过不提。”明代吴承恩著《西游记》第七十一回:“观音菩萨喝了一声,那怪打了个滚,现了原身,让菩萨骑上。只见这金毛犼四足莲花生焰焰,满身金缕迸森森,大慈悲回南海不提。”清代东轩主人的《述异记》中记载:“东海有兽名狃,能食龙脑,腾空上下,鸷猛异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辄不胜。康熙二十五年夏间,平阳县有汛从海中逐龙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见三蛟二龙,合斗一犼,杀一龙二蛟,犼亦随毙,俱堕山谷。其中一物,长一二丈,形类马,有鳞鬣。死后,鳞鬣中犹焰起火光丈余,盖即犼也。”清代袁枚《续子不语》:“常州蒋明府言:佛所骑之狮、象,人所知也;佛所骑之犼,人所不知,犼乃僵尸所变。”以及“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清代同治《续修永定县志》上载:“同治二年,邑南有异兽,大如牛,尾似团扇,口阔,径直如盆,周身红毛,长数尺,噬人及诸恶兽,或以为犼云。”

在文献中对于犼的形象屡有记述,而犼的造像也有许多留存于世,它们形象各有不同。故宫华表上蹲坐的便是望天犼。望天犼的形象是多种动物结合而成,传说其角似鹿、头似驼、耳似猫、眼似虾、嘴似驴、发似狮、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前爪似鹰后爪似虎。这种形象可以说是犼的官方形象,而在民间又有许多与此不同的形象。浙江现存一尊明代木雕观音骑犼像,观音呈游戏坐于望天犼瑞兽之上。双手结说法印,法相庄严慈祥,双耳垂肩,双眼微闭,俯视众生。发髻、法衣、璎珞等细节刻画精美,座下望天犼表情细腻,比例匀称,各部细节处理得当,犼头生独角回首望天,周身鳞片,后尾翘起,四足为蹄状迈步向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犼作为一种人造的神兽,形象脱胎于犬,综合了鹿、马、猫、狮、鲤等动物的形象,形象并没有确定。古代匠人对犼的理解与认识各有不同,所以塑造的形象各有不同。山西省艺术博物馆内所藏此尊菩萨铜像的异兽,身形如犬,但综合了马、虾、蛇等动物形象,所以推测该异兽有很大可能是犼,菩萨身份为观世音菩萨。

五、结 论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本土文化元素,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得以推广与普及,有着“户户观世音,家家弥陀佛”的说法,而犼这种异兽也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被加入到了观音信仰的集群当中,成为观音菩萨区别与其他菩萨的一大特点。山西省艺术博物馆内所藏这尊造像虽存在残缺,但根据上述坐骑的分析,可以推测得出造像为观音菩萨像。骑犼观音菩萨铜像,对菩萨坐下犼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动,也是犼造像中十分特别的一尊。

猜你喜欢

观音菩萨坐骑观音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汉风古韵、观音祈福
观音送子图
分析《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
我的坐骑
东渡日本的德化窑“玛利亚观音像”
莫高窟经变画的依据与艺术表现
奇特坐骑
外婆的坐骑
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