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池市稻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推广效果探析

2019-09-23黄理俊

南方农业·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技术模式

黄理俊

摘   要   稻田是广西河池市最重要的耕地资源,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河池市水稻栽培中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和有机肥料施用量的减少,稻田土壤地力退化、种粮效益下降。为培育高产稳产农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河池市农业部门围绕“促增产、提质量、保安全”三大目标,分析了冬种绿肥改土、稻草还田培肥、增施有机肥养地为主要内容的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的主要模式和实施效果,并提出了“稻草还田仍需扶持、培肥地力应强化宣传、稻草焚烧应当禁止、农艺农机相结合”等推广建议。

关键词  稻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模式;广西河池市

中图分类号:S153.6+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2.022

河池市地处桂西北地区,全市下辖11个县(区),人口429.87万人,水田面积10.28万公顷,占耕地总量的30.4%。2018年河池市稻谷总产量53.12万吨,稻谷平均单产344.3 kg·(667 m)-2。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池市农民为追求农田高产,在水稻栽培中大量地施用化肥。据2010—2018年统计,河池市稻田年化肥平均施用量达67.9 kg·(667 m)-2,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农田环境污染和稻米品质下降等,从而严重地影响到粮食安全生产、农田持续增效和农民脱贫增收。为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2014年以来,河池市农业部门在环江、宜州、南丹、天峨等县(区)研究推广以冬种绿肥改土、稻草还田培肥、增施有机肥养地等为主要内容的土壤有机质提升集成技术。经过5年的示范实践,低产土壤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稻田持续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

1 稻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的主要模式

1.1 冬种绿肥改土技术模式

此模式是以恢复和发展绿肥为主的冬季绿色生物覆盖方式,即采用“稻—稻—绿肥”或“中稻—绿肥”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秋冬闲农田光、温、水气候资源,改变传统的“冬闲田”“冬泡田”为“冬种绿肥田”,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冬种绿肥以红花草、苕子、茹菜为主,油菜、豌豆、蚕豆等为辅,一般鲜草产量为1 800~2 500 kg·(667 m)-2,连续种植2~3年压青,土壤团粒结构明显改善,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显著提升[1]。据2014—2015年河池市在南丹县开展绿肥鲜草压青改土试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冬种绿肥压青一年后土壤容重变轻,有机质与养分含量均有所增加[2],不同绿肥品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效果如下。

1.1.1 苕子绿肥改土效果

稻田压青苕子鲜草[2 000 kg·(667 m)-2]一年后土壤容重变轻0.05~0.07 g·cm-3,平均变化值为-0.06 g·cm-3;有机质增加1.60~2.36 g·kg-1,平均增加值为1.98 g·kg-1;全氮增加0.15~0.33 g·kg-1,平均增加值为0.24 g·kg-1;速效磷增加1.8~2.7 mg·kg-1,平均增加值2.25 mg·kg-1;速效钾增加11.8~14.7 mg·kg-1,平均增加值13.25 mg·kg-1;pH值提高0.19~0.27,平均提高值+0.23。

1.1.2 紅花草绿肥改土效果

稻田压青红花草鲜草(1 000 kg/667 m2)一年后土壤容重变轻0.04 g·cm-3;有机质增加0.91 g·kg-1;全氮增加0.11 g·kg-1;速效磷增加1.3 mg·kg-1;速效钾增加7.4 mg·kg-1;pH值提高0.13。

1.2 稻草还田培肥技术模式

此模式主要推广水稻收割留高桩还田、稻草机械粉碎还田、早稻低割桩稻草还田免耕栽培晚稻、稻草易地覆盖还田及稻草催腐还田等技术。据2015—2016年河池市农业部门在环江县水源镇含香村韦宽克农户责任田开展稻草还田试验,供试水稻品种为深优9723,试验设3个处理,即处理1(稻草不还田),处理2(稻草全量还田)(早稻按稻草1 200 kg/667 m2鲜重还田),处理3(稻草全量还田+腐秆剂)。各处理施肥量按每667 m2施化肥纯N 9.5 kg、P2O5 3.5 kg、K2O 8.5 kg,大田插秧规格和水分管理保持一致。试验前、后分别采土化验,土壤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1)稻草还田处理(处理2、处理3)比对照处理(处理1)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25~2.65 g·kg-1;加入腐秆剂的稻草还田要比单纯稻草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40 g·kg-1。2)稻草还田处理(处理2、处理3)比对照处理(处理1)土壤全氮含量增加0.06~0.09 g·kg-1;加入腐秆剂的稻草还田比单纯稻草还田土壤全氮含量增加0.03 g·kg-1。3)稻草还田处理(处理2、处理3)比对照处理(处理1)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1.98~2.55 mg·kg-1;加入腐秆剂的稻草还田要比单纯稻草还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0.57 mg·kg-1。4)稻草还田处理(处理2、处理3)比对照处理(处理1)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30.4~33.5 mg·kg-1;加入腐秆剂的稻草还田要比单纯稻草还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3.1 mg·kg-1。5)稻草还田处理(处理2、处理3)比对照处理(处理1)土壤缓效钾含量增加27.6~32.3 mg·kg-1;加入腐熟剂的稻草还田要比单纯稻草还田,土壤缓效钾含量增加4.7 mg·kg-1。

1.3 增施有机肥料养地技术模式

此模式以增施农家畜禽粪便、蚕沙、沼气沙、桐麸和菜籽麸为主。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一方面有机体矿质化为作物提供营养元素,另一方面有机体腐殖化为腐殖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使土壤疏松、透气、易耕,变瘦土为肥土,恢复农田地力[3]。据2016—2017年河池市在天峨县六排镇、岜暮乡、坡结乡等开展增施有机肥料试验,供试肥料品种为河池产尿素(纯N46%),柳州产过磷酸钙(P2O512%),加拿大产氯化钾(K2O 60%),桂林产漓源牌有机肥[施用量300 kg·(667 m)-2]。参试水稻品种为Y两优1号。试验结果见表3。

从表4试验结果看,稻田施用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增加幅度为0.7~1.1 g·kg-1,说明施用有机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培肥农田地力。

2 推广稻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的建议

稻田通过采取冬种绿肥改土、稻草还田培肥、增施有机肥养地等为主要内容的土壤有机质提升集成技术,能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对改造中低产田、培肥农田地力、提升农产品质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抓好现代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议在今后的推广工作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稻草还田仍需扶持

目前,河池市稻草腐秆剂的推广全部采用政府项目补贴的方式实行。虽然农民认为腐秆剂应用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大面积连片推广还需政府继续加强补贴。同时,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摸清稻草还田数量与腐秆剂的最佳搭配用量,在成本与效益上找到最佳结合点,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2.2 培肥地力应强化宣传

稻田土壤有机质提升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广泛性的农村工作,人力、资金与物资投入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大示范带动和宣传推广力度,解决技术推广中的难点问题。建议政府和上级农业部门增加宣传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技入户工作,建立长效推广机制。

2.3 稻草焚烧应当禁止

少数偏远山区农村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焚烧稻草的現象,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建议政府和环保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严加禁止。

2.4    农艺农机相结合

近年来,虽然河池市农业和农机部门共同推广播种、施肥、收割适用的农机具,但农机具的普及应用还不够,特别是广大山区,与稻草还田、化肥深施、深耕深松、绿肥翻压还田等实用技术相匹配的农机具还较滞后,耕、播、管、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足60%,使一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面积无法进一步扩大,有待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建议进一步加大农业与农机部门的技术合作,共同探讨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路子,简化田间操作程序,加快优质农田培育与耕地质量提升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史绪梅.稻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初报[J].科技创新导报,2011(32):126.

[2] 王胜佳,陈义,李实烨.多熟制稻田土壤有机质平衡的定位研究[J].土壤学报,2002,39(1):9-15.

[3] 杨景成,韩兴国,黄建辉,等.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J].生态学报,2003,23(4):787-796.

(责任编辑:敬廷桃)

猜你喜欢

技术模式
榆阳区沼气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的探析与应用
安徽省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应用现状及建议
浅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及其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
豫西旱地小麦农艺农机融合节本增效技术模式
农牧配套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研究
马铃薯大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保护性耕作技术浅析
设施草莓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猪生态养殖技术探讨
学术期刊云出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