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云出版研究

2016-04-20赵文义

出版广角 2016年4期
关键词:技术模式数字出版云计算

【摘要】学术期刊云出版就是利用云计算技术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为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与数字出版平台之间矛盾的缓解提供一种技术基础和可能性,可以促进中小学术期刊出版机构通过云出版技术实现独立自主的数字出版。笔者从云出版的内涵与技术基础入手,解读学术期刊云出版的技术模式与商业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客观分析学术期刊云出版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关键词】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云出版;云计算;技术模式;商业模式

【作者单位】赵文义,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长安大学文献资源研究所。

从2008年起,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开始流行并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云计算概念起源于戴尔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亚马逊EC2产品和Google-IBM分布式计算项目。2006年亚马逊的EC2产品,是现在公认最早的云计算产品,而戴尔则是最早从企业层面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1]。按照云计算的理念,超级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通过互联网自由流通将成为现实,绝大多数行业即将摆脱IT技术的包袱而专注于主营业务的发展。云计算的兴起是生产力进步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商业模式创新需求拉动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云计算的发展潮流中,学术期刊出版行业也自然地被裹挟进来,学术期刊云出版成为大家探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问题时绕不过去的议题和方向。回顾近年来有关云出版、学术期刊云出版的学术文献,其更多是聚焦于云出版的优势和展望,也不乏对云出版过于乐观的期待,涉及云出版所面临的难题基本上都会提到数据安全、数据标准、数据产权等共性问题[2-5]。至于云出版的本质是什么?学术期刊云出版如何实施?学术期刊云出版的技术模式与商业模式之间是什么关系?实现学术期刊云出版的美好预期需要突破哪些技术和制度上的障碍?这些问题目前还鲜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笔者试图从云出版的内涵与技术基础入手,解读学术期刊云出版的技术模式与商业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客观分析学术期刊云出版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云出版的内涵与技术基础

云出版就是利用云计算技术的出版行为模式,因此云计算技术就是云出版的技术基础。从本质上来看,云出版作为一种新的出版模式所强调的只是技术基础的创新,而并不意味着技术基础之上的商业模式的必然改变,但是如果把技术基础也纳入商业模式的组成要素之一的话,云出版既是技术基础的创新,也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从概念范畴的角度来看,云出版应该从属于数字出版,数字出版应该包含利用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出版和没有利用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出版。

云出版是数字出版的一种模式,主要强调数字出版的技术模式。云计算技术的核心是虚拟化技术,主要针对计算资源(CPU)和存储资源(存储器)进行虚拟化,在互联网物理连接的基础上进行逻辑连接和逻辑重组,使闲置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能够得以在逻辑上的重新集聚和重新利用,通过管理软件的分布式计算技术重新调配,以按需付费的方式租赁给用户,使用户对IT基础设施的利用就像利用中国电网一样方便,从而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促使用户从IT技术的约束中解脱出来,把全部精力都能够放在主业上。云计算使互联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理念的进一步实现和落地。从云计算的理想目标来看,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应该像中国电网一样,作为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面向所有行业提供IT基础设施服务,但由于各个行业都有非常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基于IT基础设施的个性化二次开发或者多次开发是各个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从而也导致建设像中国电网一样统一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梦想还难以实现。

云的概念主要指向在互联网物理连接的基础上进行逻辑连接和逻辑重组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如果云只是为特定的用户提供服务通常称为私有云,如果云能够为不特定的用户提供服务则称为公有云。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划分是以用户的属性为标准,但是从云设施建设主体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国外的戴尔云、亚马逊云、微软云、IBM云、Google云等云设施,还是国内的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盛大云、华为云、金山云等云设施,都是企业为解决自身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问题而建设的,由于对外提供云服务,这些云服务提供商所建设的云设施都属于公有云。从云设施的建设历史来看,首先是企业的私有云建设,然后通过对外提供云服务,使私有云向公有云逐步转化。自从2010年中国把云计算作为战略重点,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无锡、重庆、天津等云计算基地相继开始建设,直接建设公有云的历史才得以拉开帷幕[2]。

二、学术期刊云出版的技术模式与商业模式

学术期刊云出版就是利用云计算技术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模式。通常情况下,学术期刊云出版主要指向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技术模式。在理论上,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难以严格地区分开来,商业模式往往需要技术模式作为支撑,技术模式更多意义上是商业模式的技术实施路径。从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的相互关系来看,虽然二者之间具有互动、互构的高度关联性,但是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进行区分,也就是说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之间还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都具有不同的层次,从整体来看,由于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往往更加难以区分,但是将二者都区分为不同的层次,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技术模式可以分为技术基础层次和用户应用层次,用户应用层次的技术模式通常是基于技术基础层次的再开发。从技术基础层次来看,学术期刊云出版就是利用云计算的技术模式,但是从用户应用层次来看,不同的技术基础可以有相同的技术模式,相同的技术基础也可以有不同的技术模式。例如,中国知网模式和淘宝模式都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基础来实现;同样是中国知网,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基础来实现,也可以不通过云计算技术基础来实现。

商业模式可以分为技术基础层次和商务应用层次,商务应用层次的商业模式可以通过不同技术基础来实现。从技术基础层次的商业模式来看,中国知网模式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基础来实现,也可以不通过云计算技术基础来实现。从商务应用层次的商业模式来看,中国知网模式可以基于云计算技术基础进行再开发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常规技术来实现。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在技术基础层次和用户(商务)应用层次都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进行这样的细化区分可以进一步深入认识学术期刊云出版的技术特性和商务特性。

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与数字出版平台之间由于产权分立而导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相对于数字出版平台来说处于弱势、缺乏主体性、品牌逐渐消解、利益分配失衡。学术期刊云出版模式能够为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与数字出版平台之间矛盾的缓解提供一种技术基础和可能性,可以促进中小学术期刊出版机构通过云出版技术实现独立自主的数字出版,但是在云出版技术基础之上,还是需要在商务应用层次的商业模式上或者在用户应用层次的技术模式上进行技术开发,对于中小学术期刊出版机构仍然会有很大的负担。因此,学术期刊云出版模式虽然理想是很丰满的,但是现实依然还是很骨感的,距离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自主出版、自主销售、自主定价、自主宣传、透明结算的目标仍然遥远。

三、学术期刊云出版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学术期刊云出版在中国的发展,从整体上看概念性炒作和宣传大于实际的应用和实施。比如,一些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机构希望利用云出版的概念进行宣传,目的是吸引眼球、申请政府财政补贴,并尽可能地为自己的出版模式提供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依据,但事实上,其从事的可能是传统的主营业务;科研机构及其所属的学者以云出版的名义申报各层次的科研项目,事实上可能只是给原有技术赋予新的名称而已;某些地方政府自己或者与相关企业合谋以云出版的噱头搞发布会和开发园区,实际上可能只是为了招商引资和房地产开发[1]。无论发展现状如何,学术期刊云出版也应该是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的一个值得期待的方向。

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已经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基于云计算技术推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在全国13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中,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湖南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重庆北碚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都在主打云出版的概念。从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云计算中心的建设目标来看,大家还是希望通过一个云计算中心囊括所有的出版形态。对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个性化需求如何实现,垄断和竞争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基础的云设施服务与连接终端客户的运营商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中间层次运营商与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中间层次运营商的数量规模如何布局,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通过实践才能给予回答。

从全国从事云出版的企业来看,方正阿帕比、番薯网、盛大文学、中国数字出版网、大佳网等都在积极进行云出版的实践和摸索,而以学术期刊云出版为主业的云出版服务商主要还是中国知网。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云出版理念是,使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成为真正自主的数字出版主体,但是除了优先数字出版系统以外,其他方面目前还很难看出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拥有多少主体性。从学术期刊云出版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应该成为数字出版市场的真正主体,对学术期刊的内容应该能够自主定价,不仅仅是限于整刊的自主定价,对每一篇论文都应该能够自主定价。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可以选择部分学术论文允许免费下载阅读,以便吸引更多的读者,同样也可以选择部分学术论文进行付费阅读。

对于学术期刊云出版平台的建设模式,在笔者看来,应该依托于现有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采用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授权企业来建设,同时政府应该给予大力扶持和资金资助。BOT建设模式不仅适用于学术期刊云出版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适用于中间层次运营商的培育和服务设施的建设。

学术期刊云出版属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新兴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还有赖于市场制度和市场环境的支撑。技术与制度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有时技术的发展走在了制度的前面,从而推动制度的改进,这时是制度内生于技术;有时制度的发展走在了技术的前面,从而推动技术的创新,这时是技术内生于制度[6]。在当下讨论云出版、学术期刊云出版的热潮中,我们不能忽视技术与制度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要充分关注制度对新兴技术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传统模式向云出版模式转换,势必会受到路径依赖的束缚,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学术期刊现有的数字出版机构以及读者都会存在习惯改变和转换成本的问题,因此学术期刊云出版模式的真正普及具有内生的阻力和困难。突破内生阻力往往需要制度来提供外生动力,因此学术期刊云出版的发展需要改革现有的学术期刊出版制度,使学术期刊出版市场能够实现自由竞争,使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机构的垄断得以有效规制。

中国知网对于学术期刊云出版已经有了非常诱人的规划,该计划通过建设知识超市使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成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市场的真正主体,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对每一篇论文都可以自主定价、自主销售,同时能够通过合理透明的支付和分成系统获得大部分的销售收益,而中国知网自身只是作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问题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中国知网的预期收益必然会远远少于目前的收益,那么中国知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可能的原因应该包括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压力、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机构相互之间的竞争、政府出版主管部门对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市场的垄断规制等。如果这些原因都不存在或者中国知网面临的压力还不够强大,那么中国知网对于学术期刊云出版的美好规划或将成为永远的规划,因为享受垄断利润总是比真正的市场竞争和商业模式创新要容易得多。

[1]刘黎明,王昭顺. 云计算时代:本质、技术、创新、战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张诚. 加快期刊云建设 推进出版业转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

[3]张博,庄子匀,陈敬良. 云出版是解决数字出版面临问题的根本出路[J].出版发行研究,2012(2).

[4]毕潜. 基于“云出版”的出版和发行应对策略[J]. 出版发行研究,2012(11).

[5]汪全莉,徐志武. 我国云出版:发展与问题[J]. 出版发行研究,2013(1).

[6]赵文义,赵大良. 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内在要求与内生条件[J].出版发行研究,2014(6).

猜你喜欢

技术模式数字出版云计算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猪生态养殖技术探讨
马铃薯大垄三行栽培模式与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