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聚集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效应研究
2019-09-23朱玮玮
朱玮玮
内容摘要:文章基于空间滞后的OLS、面板FE和系统GMM模型,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聚集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我国中西部的商贸流通集聚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表明商贸流通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转变流通发展方式,提升流通产业集聚水平;第二,引导投资向农村倾斜,深化城乡流通对外开放;第三,加大对农产品现代流通的财政投入支出,发挥财政资金对民生经济的促进作用;第四,重视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第五,提升中西部流通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性,令两项建设发挥相辅相成的互动作用。
关键词:商贸流通集聚 新型城鎮化 城乡收入差距
引言及文献综述
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学者的研究热点,部分学者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来考察了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其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先导产业。流通业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还通过流通产业的集聚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这提升了其相关产业的产值规模、资源协调、经营效率,催生了丰富的商业业态,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从而通过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升农村居民收入,降低了城乡收入差距。对此,本文考察了商贸流通业的产业聚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各地方政府制定商贸流通业的调控规划、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公平性提供理论依据。
城镇化是经济产业布局的基础,其提高了农村地区居民的内需水平,提升了农村地区生产效率,并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2012-2017年间,我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上升1.2%。对此,我国下一个阶段应进一步完善全国各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可借助新兴科技来融合农业与工业,发挥农业与工业发展的协同效应,将城镇与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有效结合,以互联互通、分工协作来建立农村产业与城镇产业的联系,从而优化农村与城镇资源的流动和配置,布局城乡经济发展共同体、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孙文娟(2017)基于2001年到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苏俊华等(2017)、唐丽君(2017)和林岚(2017)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得出,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郭崇和李晓梅(2017)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认为商贸流通业对农村地区消费的影响不足,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过去的文献主要考察了商贸流通发展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而本文基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视角,考察了流通产业集聚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性作用。
商贸流通业集聚的作用
(一)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收入的影响
第一,商贸流通业可提高居民收入的便利性。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设施不发达,流通设施的不发达导致了农村商贸市场供给能力低下、农产品流通效率不高,农村地区有效供给不足抑制了农村收入水平的提升。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能开拓农产品销路、促进农贸市场繁荣、提高农村居民创收的便利性。例如,农业生产和商贸流通通过“农超对接”等合作形态,开辟了农产品多元销售渠道,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牛鞭效应;第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村收入。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城镇人口占49.68%,可以看出,农村消费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我国在推行城镇化初期过于粗放,其只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城镇化,并未考虑产业布局结构的调整,这就导致了城镇化后大量农村人口的收入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下,商贸流通业为农村居民创新了收入方式(如农村电子商务)、提升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从而降低了城乡收入距离;第三,商贸流通业态集群制造了大量工作岗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升,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其对高端消费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需要。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推动了城镇商圈建设,商圈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对服务性劳动人口的需求,其为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创设劳动岗位,解决了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匮乏的现状。
(二)商贸流通业与城乡经济的协调性
第一,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我国城镇与乡村的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协调,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产业规模小,这加剧了城乡间商贸流通业和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由于城乡一体化与商贸流通业存在耦合协调的效应,在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背景下,商贸流通业才能充分发挥促进消费增长的积极效应,换而言之,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将进一步为商贸流通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其通过推动交通运输、道路建设、政策扶持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的激励了商贸流通业在农村地区的投资;第二,农村地区商业发展空间大,农业产业的工业化、服务化的投资,可为产业融合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能够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这也提高了商贸流通业的劳动力供给。由于流通产业对教育学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较低,这就吸纳大量农业转移劳动力,在满足商贸流通业的市场空间和人才供给的同时,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第三,城乡一体化连接了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为商贸流通业发挥了桥梁性作用。商贸流通业基于流通产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优化物流运输体系,从而提高了不同区域间商贸流通互动性,最终促进了商贸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比如,随着农村地区物流运输体系的不断优化,农产品冷链运输技术孕育而生。
综上所述,城乡一体化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创造了市场环境、地理环境和资源环境,在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下,商贸流通业为促进居民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其降低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稳固平衡了城乡间的财富差异。
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在控制变量的选择上,本文采用以下控制变量来降低研究的多重共线性、伪回归等计量回归模型的常见问题。分别包括了经济增长水平(GDP)、工业化水平(Industry)、对外开放程度(Open)、城镇化(Urban)、基础设施建设(Infra)、农村社会保障(Prsrc)、政府行为(Govexp)。本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实际使用分析的数据,使用1997-2016年我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样本,采用计量回归模型来进行经验分析。数据均来自1998-2018年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的数据,具体的变量统计描述略。
(二)MoranI空间数据检验
鉴于城乡消费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结构,周边地区的收入差距过大势必对邻边省份产生溢出效应。因此,首先需要判断居民收入差距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以保证本文所建立的计量模型的合理性。本文研究計算了MoranI 指数,MoranI 指数来表示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当MoranI 指数显著为正,代表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空间正相关;MoranI 指数显著为负,代表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空间负相关;MoranI 指数值不显著,代表了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没有空间相关性。表1为各区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MoranI指数。通过表1指数可以得出,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
在此之后,本文对模型变量进行了平稳性检验,以避免模型中的变量产生“伪回归”令模型估计产生偏误的问题。平稳性检验的方法是ADF检验法,统计结果显示ADF检验都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变量的单位根假设,从检验结果可以认为变量不存在单位根,时间序列具有平稳性。
(三)回归分析
鉴于本文使用的是动态计量经济模型,故应加入因变量的滞后项来降低估计偏差,普通最小二乘法不适用于面板数据模型,而传统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难以获得无偏估计结果。另外,尽管模型中已经添加了诸多控制变量,但区域经济发展自然存在空间效应,其会造成对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时发生结果偏差。对此,为克服共线性、内生性、有偏性问题,本文采用了基于空间滞后模型的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本文使用Stata12.0对1997-2016年我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算。出于对模型估计结果的一致性考察,本文采用了Bond等(2001)的处理方式,采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固定效应估计法(FE)以及系统GMM估计法进行比对。由于存在不可观测的个体效应μi,OLS估计和FE估计结果往往会让滞后一期因变量估计系数产生偏高或偏低的误差,而系统GMM估计结果往往介于OLS与FE估计量之间,相对更合理而一致。另外,使用系统GMM估计应当进行过度约束检验与序列相关检验,即Sargan统计量是否通过显著性检验,以及AR(1)与AR(2)的显著性。
表2为OLS、FE及GMM的回归结果,通过比较三个模型中滞后一期因变量的影响系数可得出,GMM模型的估计系数为0.814,小于OLS模型的估计系数0.893且大于FE模型的估计系数0.747,这说明系统GMM估计结果相比于无偏估计结果的误差更小。而且,AR(1)的检验结果低于0.1%的显著性水平,AR(2)的检验结果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不能拒绝二阶自相关假设,Sargan统计量也没有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工具变量的设定没有过度识别问题。根据三个模型的结果,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了显著的负向关系(P<0.001),这说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业集聚能够改善城乡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虽然不同模型的结果系数大小不同,但其仍呈现统一的影响关系,即这个结论是稳健的,且与本文的理论假设相符,即商贸流通集聚有利于地方缩小贫富差距,并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有序、良性、稳定发展。另外,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是由于相邻省域的经济环境与制度建设较为接近,经济关系紧密,导致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有较大的趋同性。
政策建议
第一,我国中西部地区政府应因地制宜,积极提高地区流通产业集聚水平,通过产业集聚来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的优化平衡。因此,我国中西部地区应整合省域流通资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与层次,建设区域化、地区化的集聚核心区域,增强并扩大流通产业的辐射范围,从而发挥流通集聚的就业吸纳作用。
第二,引导投资向农村倾斜,深化城乡流通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仅有助于激发地区经济增长动能,而且能显著缓解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政府要注重农村经济开放环境的改善、积极引导投资向农村地区倾斜,可通过适度引导建立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一体化集聚区,提升优质农产品的出口外销竞争力。
第三,加大对农产品现代流通的财政投入支出,发挥财政资金对民生经济的促进作用。对此,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贷款优惠等政策,扶持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的企业,帮助其在农村建设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农产品加工链、连锁零售超市等现代农产品的商业模式运作,进而推进农产品产业链的专业化、规模化、范围化生产。地方多层次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地方政府扶持农产品流通的效率,积极引导流通市场迎合现代消费升级,打造一流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是提升地方农民的收入能力与多样性必然需要。
第四,加强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对此,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地区交通设施、流通业的财政扶持力度,稳步建成全面覆盖城乡的流通网络,进而实现城乡双向流通服务网络。另外,还要重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农产品的现代化流通体系发展,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最后,还可通过规划城乡一体化的各自产业定位,在保障乡村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如,可通过打造农家乐、特色小镇、农业体验等方式来带动农村地区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吸引城市游客消费,提高农村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第五,提升中西部流通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性,令两项建设发挥相辅相成的互动作用。对此,要加速推进覆盖全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高度重视流通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与协调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提高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机制是一大关键。在过去,人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能够从农村自由流向城市,但生产要素的反向流动则受到了制度阻碍,人力、资本及土地难以从城市流向农村。因此,农村地区应加快对产权制度的改革,通过为农村地区建立商贸流通发展的制度环境,提高农村地区对城市资源的吸纳能力,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的消费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崇,李晓梅.基于“互联网+”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20)
2.孙文娟.我国商贸流通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基于2001-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7(18)
3.林岚.商贸流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9)
4.唐丽君.商贸流通和增进消费相关性实证检验——基于流通和消费现状的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7)
5.苏俊华,彭海阳,吴丹洁,朱智杰.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5)